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普通老师真的能成功申报国家社科基金吗?

2024/10/24 17:32:27  阅读:326 发布者:

1、普通老师真的能成功申报国家社科基金吗?

可以的。每年的国社科立项名单里,除了985.211等头部高校,普通高校也占部分比例,很多三四线城市的普通大学甚至可能连名字都没听过的大学都有几项到十几项不等。所以普通老师也是有希望的。

国社科和教育部社科基金申报,有点像高考,但是比高考更残酷。虽然没有绝对的公平,但是比起其他类型的社科基金来说,它的公平程度应该是最高的了。

不是一棒子打死,会给“弱势群体”机会。比如会对普通教师适当倾斜,会对青年项目适当放宽,会对西部项目有专门的政策,还有各种专项项目。所以普通教师,是有机会成功立项的。

但是它是有难度的,全国高等学校有3000多所,每所高校的老师有上千位,那全国又有多少位高校老师?现在非升即走的高压下,又有多少老师不得不努力申报国社科课题,从而获得晋升?这个难度可而知。

2、怎样做好选题呢?

普通老师和头部高校老师的平台不一样,资源肯定也不一样,那怎样才能转变弱势成功申报呢?

立足所在省市、高校和专业,寻找自己的独特之处,选出有新意的研究方向和选题。

比如人在云南或广西,就尽量避开对外贸易、人工智能等选题,利用地缘优势,立足非遗、少数民族、或东南亚进行选题。结合地域特色,区域特点。

3、要花多久去准备国社科申报呢?

一般建议是提前一年开始准备,本子写作也最少是寒假就开始。

我遇到过不少老师,都是在等公告下来。刚下来的指南的时候都比较兴奋,想要努力一把,在接下来的两个月好好打磨本子,都抱有成功立项的期待。

但是一般情况下,单位并不会有整块儿的时间单独留给你写作,课还是要上,会还是要开,学生问题还是要解决,杂七杂八的事情堆起来,想要申报的心思可能就又慢慢被消耗完了,然后年复一年。

单从申报书上看,短短7000字,要把重点浓缩,申请到一个国家级项目,是极其需要技巧的,更何况还有很多前期资料要梳理。

① 文献综述。想要在意向选题上有所突破,一定要对现有的国内外研究进行深入了解。如果想申报这个选题,建议是已经提前1-2年在这个方向上有所研究和涉猎,不然仅靠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在一个自己不熟悉的领域去研究,立项成功率可想而知。

② 前期成果。如果说申报书内容可以优化润色的话,这个前期成果是没办法作假的。这一部分和选题也是息息相关的。我也见过不少选题不错的本子,但就是前期成果太少,就像是木桶原理,整个本子写的都很好,但是成果是最短版,让所有的理论都少了支撑,缺少说服力,那评审专家会不会支持你研究,就要打个问号了。选题的时候也要结合自己的前期成果,这个成果可以是论文、报告、专注,也可以是校级、实际或者省部级的课题。

③ 团队成员。团队成员选的好一定程度上会给申报书加分不少。很多时候,不需要等到指南出来再确定自己的选题,提前确定好大方向,然后组建自己的团队成员,会高效很多。每个人在团队中起到什么作用,一定要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别临到用的时候随便邀请,你敷衍本子,本子就会反过来敷衍你。

对于每一位普通老师来说,不论是不是申报青年课题,一年拿下国社科的情况都是有存在的。有的老师还跟我说:“我感觉他跟我身份成果什么的都差不多,甚至可能还不如我,但是他就中了,我就很不理解。”

课题申报,影响因素有很多,但是最重要的还是本子过硬,这样才能有好的结果。希望每一位认真对待的老师都有好的收获。

转自科研课题申报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