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课题申报书中预期成果部分的写法与技巧

2024/10/23 16:21:40  阅读:294 发布者:

“在撰写课题申报书时,预期成果部分是展示研究价值和目标达成的关键环节。它直接关系到课题的立项和评审。清晰地表达预期成果,能够让评审者快速把握课题的研究目标和潜在价值。但是有些老师喜欢先吹牛皮,但是自己自己许下的宏天大愿得自己还。自己种下的恶果要自己尝。那么如何写合适的预期成果呢,以下是关于如何撰写预期成果部分的一些建议和技巧”

1.逻辑清晰,简洁明了

预期成果部分的字数不应超过一千字,否则显得太啰嗦了。这要求作者用简洁的语言明确表达预期成果,避免冗长和啰嗦。写作时逻辑要清晰,一般按时间顺序排列预期成果,如先中期成果后最终成果,使读者能够顺畅地理解研究的阶段性进展。

如果预期成果有多个,可以采用项目符号或编号来分点列出,以增强可读性。成果要具体,明确指出预期的具体成果,如发表的论文数量、专著的名称或数据库的规模等。使用量化的指标来描述成果,如“发表3SCI论文”或“建立包含5000条记录的数据库”。责任要明确,出预期成果的责任主体,是个人还是团队,以及各自的贡献。

2.区分中期成果与最终成果

中期成果可以视为课题研究过程中的关键里程碑,它们标志着研究的进展和阶段性成果的实现。中期成果应反映课题研究的实质性进展,如初步理论构建、实验结果或数据分析等。中期成果应尽可能量化,如发表的论文数量、数据库的规模或完成的实验次数,这有助于评审者评估研究的进度和质量。在设定中期成果时,应考虑到研究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变数,保持一定的灵活性,以便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最终成果是课题研究目标的体现,它们应直接关联到课题的核心问题和研究假设。最终成果不仅要展示研究的深度,如理论的创新性或技术的先进性,还应体现研究的广度,如对相关领域的贡献或对实践的影响。

中期成果与最终成果之间应存在逻辑上的连续性,中期成果是通向最终成果的必经之路,反映了研究的逐步深入。中期成果更侧重于研究过程的展示,而最终成果则侧重于研究目标的实现和研究价值的体现。

在规划预期成果时,应考虑到研究的可行性、资源的可用性和时间的限制,确保预期成果的设定既合理又可实现。

3.避免过度承诺,留有余地

预期成果的设定应基于团队的实际情况和研究领域的可行性。避免设定过高的目标,如你写预期要发表3篇南大核心论文,那你结题将会很困难。论文或完成技术难度极高的项目,以免增加不必要的研究压力。如果为了能立项就脱离实际夸海口,可能导致课题无法按时顺利结项。比如要求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你不用说明那么清楚是南大核心还是北大核心,那么结题时候也许可以用更好发一点的科技核心来结项。如果你没把握发表核心期刊,那么也可以就写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高质量论文多少篇。这样的话如果到时候真的没办法发核心,也可以发普刊来结项。

如果打算出版专著,那么国内出版社普遍书号贵,国际出版社的书号便宜。那么不要限制死要在国内出版社出版专著,这样可以给自己留个退路。所以心中要有备选方案,包括替代的成果形式或调整的研究计划等。

在设定预期成果时,遵循SMARTSpecific, Measurable, Achievable, Relevant, Time-bound)原则,确保目标具体、可衡量、可达成、相关且有时间限制。

通过以上技巧,可以有效地撰写课题申报书中的预期成果部分,不仅能够提升课题的立项成功率,也能够为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和结项打下坚实的基础。

转自江南医学科研职称指导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