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自然评审专家:拟解决关键科学问题与创新点应该怎么提炼
2024/10/23 15:38:15 阅读:276 发布者:
拟解决关键科学问题与创新点的提炼不足是很多申请人在标书评审的时候被专家指出最多的问题,大家应该经常会遇见这样的评审意见:“创新性欠佳”、“科学问题不明确”等,其实有的时候不一定是大家的申请书创新性真的很差,而是你们书写问题导致创新性不足或者专家get不到你的关键科学问题与价值。
那么这两部分应该怎么写才能给专家以评审重点呢?那我们先来说说拟解决关键科学问题。这一部分我们一般凝练2-3个关键科学问题,可以从小到大也可以从大到小去写科学问题,然后有个细节大家要注意:一定要写本项目针对该科学问题的解决方案。下面给大家一个模板大家可以模仿:
(1)XXX中XXX诱导XXX组蛋白乳酸化的机制是怎样的?
拟解决方法:为了探究该科学问题,申请人首先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对XXX患者与正常对照组XXX细胞差异表达分析,确定了XXX上调表达促进XXX的发生;然后申请人构建了XXX敲减/过表达载体转染XXX细胞模拟XXX细胞模型,并检测细胞线粒体代谢功能变化,确定细胞线粒体铜耗竭与XXX呈正相关;结合先前的高通量分析结果验证XXX通过调控线粒体铜耗竭阻断细胞氧化磷酸化促进乳酸生成,并介导XXX组蛋白乳酸化加重XXX微环境炎症水平;进一步通过体内动物实验证明小鼠XXX细胞铜离子耗竭和XXX的相关性;然后通过全面的分子机制实验确定XXX中XXX细胞铜离子耗竭通过何种具体分子机制促进XXX组蛋白乳酸化的发生。
(2)XXX是如何诱导XXX细胞XXX形成介导XXX细胞激活加重XXX的?
拟解决方法:申请人首先构建XXX敲减/过表达载体转染XXX细胞模拟XXX细胞模型,检测细胞乳酸生成水平及XXX的表达;而后将上述细胞与XXX细胞进行间接共培养,确定XXX的表达对XXX细胞的招募能力;同时检测XXX细胞死亡率及XXX相关指标,确定XXX的表达与XXX 形成相关性;然后构建XXX敲减/过表达载体,与XXXs细胞间接共培养,确定XXX的表达与XXXs细胞活化的相关性;进一步通过体内动物实验证明糖酵解抑制剂/乳酸化抑制剂可通过抑制模型组小鼠XXXs细胞活化减轻XXX微环境炎症水平。
那么我们再来看看特色与创新之处该怎么写。这一部分是让专家发现你的研究与众不同以及够前沿,所以你可以分点来写或者分段论述,然后把重点突出出来即可。给大家分点和分段两个模板参考:
分点版:
(1)XXX该基因编码一种多通道膜蛋白,是钠和氯离子依赖转运蛋白家族的成员。关于其转运铜离子影响线粒体功能的研究,还未见研究报道。
(2)本项目揭示XXX细胞线粒体铜离子耗竭通过调控乳酸生成诱导XXX形成胞外诱捕网络激活XXX加重XXX的作用机制,国内外尚未见相关报道。
(3)组蛋白乳酸化修饰,是一种组蛋白翻译后修饰方式,可改变蛋白结构引起相关基因的表达发生变化,但目前其在XXX中的具体作用机制还未见研究报道;本项目以XXX细胞中上调的XXX调节细胞线粒体铜离子耗竭抑制细胞线粒体有氧呼吸诱导细胞乳酸生成为出发点,创新性的发现了XXX组蛋白乳酸化参与其中,进而招募XXX形成胞外诱捕网络并激活XXXs细胞这一机制,因此本项目的作用机制也具有较好的创新性。
分段版:
本项目属于源于自身基础研究与课题组临床实践的科学问题探究,通过临床面临的XXX发病机制不明、XXX缺乏干预手段等问题获得原始创新源泉,并设计相对完善的预实验从而提出科学假说,并拟通过体内外分子实验深入解析机制,为XXX通过何种具体分子机制调控XXX疾病进展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国内外较少使用的XXX测序进行因果关系明确,为XXX相关研究提供了新的范式,此为本项目的特色之处。
本项目科学假说为:XXX。目前已报道研究中,虽然常有XXX与XXX的相关报道,但并未解决两者之间最根本的因果关系问题。本项目基于文献报道提示在前期扎实的预实验支持下得出“XXX—XXX—XXX”这一细胞表型串联在XXX进展中的重要作用,此为细胞功能上的创新之处。对于XXX如何调控XXX转录水平高表达,申请人发现XXX这一XXX机制在其中起到非常核心的作用,目前该基因与机制于XXX相关中均未见报道,此为分子机制上的创新之处。
转自思元课题中标专家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