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国自然落榜竟然是因为没选对科学问题属性?

2024/10/23 15:36:18  阅读:259 发布者:

2018年以前的国自然评审体系是建立在代码、关键词的架构上,而旧的体系在行使过程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即使有了代码和关键词,依然无法细分项目类型,比如做应用的和做基础的项目都混杂在一起,专家评审匹配研究内容不对的情况时有发生,很难做到高效精准地推荐合理专家进行评审,因此需要构建一个更为精准的评审体系规则。这就是科学问题属性存在的意义,与选代码,填关键词一样重要。

说得通俗一点,选择科学问题属性就相当于是选择自己比赛的项目,重点是阐述自己为何选择该项目,而不是自己能力有多强,因此如果找不到自己在学科发展中的位置,就很难为自己的项目选择正确的科学问题属性类别。依据科学问题属性进行分类评审可以说是国自然近五年最大的改革举措,也在不断调整之中。在一开始执行的时候只有面上项目需要选择,后来根据实际需求又将青年基金纳入分类评审范畴。在那个时候,每人还要求写一个800字符的选择理由,凭空给大家增加工作量,忧伤。

2024年初公布的国自然指南中,科学问题属性由原来的四类变成两类。并且不用写科学问题属性选择理由800字了。

那么科学问题属性评审对于我们的标书申请有什么影响呢?很简单,你的选择不同给到专家在线填写模板是不一样的。主要区别在于前两条,后面都一样。

第一条评审条目今年变得非常的明确,就是评议一下大家选择的科学问题属性是否合适。在实际评审过程中“目标导向”类专家主要会去看第一段,看看疾病是否存在重大需求,然后再根据研究方案等方面探究的应用性是否足够强,如果是纯发病机制探索这个属性一般就不建议选择。

如果选择的是“自由探索”那么对应的专家就会着重看假说的创新性,这个整体故事性是不是足够的新、技术使用是否新颖,其实这一类型的评审和以往评审标准差别不大,标书没有硬伤的情况下,做好创新性,那么获得A的概率就会比较高。

现在有了这第一条评审条目(以前是不会直接问专家觉得科学问题属性选得合不合适),大家以后选择科学问题属性一定要慎重,第一条就不符合的话,后面写的再好也没用。

第二条其实是两类属性的差异最明显的体现,“自由探索”注重领域内的潜在贡献而“目标导向”注重预期成果的价值,这就提示我们在写标书的时候针对不同属性要有不同的侧重方向。

“自由探索”类大家要将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作为重点部分花时间去打磨,一定突出创新性,重点描写填补了哪些理论空白,说的更好理解一点就是:你做了哪些别人没做过的事情。相对而言,对于为什么要做这些事情或者做这件事有什么意义,言之有理即可,毕竟指南明确写了“源于研究人员的好奇心或者创新性学术灵感”。

“目标导向”类则要注意项目的应用价值,首先你得研究得有个大概率能落地的应用性成果,光有高水平文章可不行,要写明有专利甚至转化方面的计划。还有就是这个类型的研究要面向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需求,这点要突出一下,方便专家轻松了解到你选择这个属性的原因。

所以以后在科学问题属性选择的时候,大家如果做的是发病机制等探索性机制研究,就选“自由探索”,一定不会出问题。如果是做的药物、材料等的交叉研究或者疗效机制研究,那么就选“目标导向”。还有就是注意每个科学问题属性最后都写得是基础问题,所以机理还是要涉及,不能光是疗效对比、生物安全性等表征研究,这样也是不符合科学问题属性的体现。

转自思元课题中标专家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