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社科申请书撰写应注意的15个问题
2024/10/23 14:11:48 阅读:130 发布者:
填报项目申请书与学术规范和治学方法
填报项目申请书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这里谈的,是自己20多年来参加国家社科基金课题评审的一些体会,供大家参考。
1.仔细阅读当年国家规划办公布的课题指南。选择有学术积累、有前期研究成果、熟悉该领域国内外研究进展,且自己最熟悉、最擅长和最有可能研究好的题目;尽量与指南题目结合起来;论证前做好预备性工作,如相关领域研究现状调研调研等;
2.填写申请表前务必上网查阅社科规划办发布的当年基金项目申请办法,严格按照各项有关规定填写;
3.填写申请表本身其实就是一次课题研究的总体设计和缩微过程,不仅仅是为了获得批准,更是为了将自己的研究方案提请各位专家审核的一次演练,非常重要。不仅对课题申请能否被批准将产生重要影响,也是申请被批准前的一次预研究。从某种意义上说,如果申请书写得很好,就预示着今后的研究走的弯路会比较少,因此应该认真对待;
4.指南不可能包罗万象,万一从指南中选不出合适题目,也不排斥自选课题,每年都留有一定选择空间,自选的余地会逐年增大;
5.组织好研究团队,跨地区的团队不宜跨得太多、太大;研究团队的组成不必一锤定音,个别成员在研究过程中是可以调整的;
6.认真论证,严格按申请表要求填写,不要有缺项,在论述研究现状及自己的创新之处时,千万不要贬低前人,抬高自己,慎用填补空白一类的提法,这一点非常重要,否则会引起反感;确定完成的时间时要留有余地,不可定得过死;申请经费数量不要“狮子大开口”,调研任务较大、课题组人数较多的项目可多申请一些;
7. 在规定的篇幅内尽可能论证地详细一些,有的论证太简单,似未下功夫,让人感觉无话可说;不要把申请表论证得跟一本书的写作提纲或大小标题一样,一定要严格按照层次把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目标、意义、研究方法、路径和思路论述清楚;应用对策性研究课题一定要重视实证性和可操作性;
8.这里要特别强调一下研究现状的国内外文献调研和文献综述及分析。这项工作是判断一个学者对所研究的领域的现状是否了解的重要标志;我们强调研究创新,但不了解别人的研究,如何在别人研究的基础上创新和突破?
9. 不必扎堆儿追捧热点问题,如前些年的数字图书馆问题;
10. 题目简洁明了,不要过长,切忌看了很多次都难以理解的题目(最长的有30多个字的题目);注意语句通顺,慎用只有自己才懂的怪僻术语,慎用自创怪癖术语;
11. 不要有其他硬伤,如事实性错误、文不对题、简表暴露申请人单位或个人信息等;
12.选择题目不宜过大,不能片面强调吸引眼球,要自己能够驾驭的,“雄狮搏兔”的精神很重要;注意研究过程的科学性和衔接,慎下过分绝对的结论,尊重“言有易,言无难”的重要治学原则;
13. 如有可能,申请表初稿完成后,最好组织相关专家进行一次到几次讨论,集思广益,鼓励大家挑毛病,反复修改,使申请内容臻于完善。正式提交前还须有专人从头至尾将申请书认真通读一遍,检查容易出现的疏漏如中外文拼写等。
14.处理好跨界研究与过界研究的关系
15.申请成功后应立即抓紧时间实施研究,现在实行“严进严出”的原则,要把认真严谨的原则贯彻到全部研究过程中去,直至课题结项,争取做成精品。
以上是自己20余年来参加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审工作的一些切身体会,向在座各位同行学者作一个交流,供大家参考。祝同志们成功!
转自高教科研会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