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自然科学基金--怎么逃脱最卷的肿瘤口
2024/10/9 14:49:09 阅读:183 发布者:
一提到肿瘤口,大家都知道这里卷的不能再卷了,2篇一区文章的青年项目也不一定能申报的上,所以很多小伙伴都在想是否能逃脱肿瘤口?
当然是可以的,但也有个问题就是聪明人到处有,咱们这么想的时候是不是已经有人已经做了呢,会不会导致卷的方向又换了呢?退一步说咱们换的方向人不多,那咱们自己是否有相关前期基础呢,毕竟能否立项还是要看前期基础的。
说了问题,那咱们有哪些可以选择规避的方向呢?
1.中医药
大家都知道中医药口申报人前期基础相对弱一些,当然不是绝对哈,前期基础比较好的小伙伴或许可以选择试下,但要注意两点:
1)中药复方比较难发比较高分值的期刊,结题以及后期再延伸研究可能需要考虑;
2)中医药的资助率算得上是最低的了,咱们如果跨领域申报,最好可以了解下中医药口子专家认可的本子结构是咋样的,写作方法是啥,比如用中药复方申报项目一定要讲清楚依据的中医理论;
3)考虑到专家的想法,毕竟资助率已经这么低了,竟然还有人想跨界摘桃子��
2.材料相结合
现在从材料口申报也很常见了,毕竟算交叉学科嘛,而且材料+肿瘤的确很容易发高分,但也要留意几点
1)创新点具体落实在哪里,是临床特色还是基础问题又或者是材料工艺,又或者是怎么把这几点有机结合在一起,这个一定要处理好,尤其是青年项目;
2)材料+肿瘤的文章容易发高分值,但也有个问题就是评审的时候肯定会有一个专家老师是材料方面,这也是流行在评审专家的说法材料+肿瘤的高分值需要打对折才是真实的分值。
3.新技术、新方法的角度
这个范围就比较广了,比如早筛、诊断、治疗、预后等等都可以,不过侧重点会有所不同:
1)检验口可以选择早筛,基于某项新技术对特定指标的肿瘤早筛,重点体现申请人在新技术的积累、新技术的特点用于肿瘤早诊的优势;
2)影像口可以结合影像开展特定细胞、指标与疾病问题研究的项目,至于后面是以影像技术的创新为主,还是综合性的分子、通路、表型+影像,怎么把基础和影像特点更好结合,也是要考虑的问题;
3)随着各项新技术的普及应用,很多之前“很高端”的技术比如单细胞转录组测序等陆续成为了相对普通的技术,咱们可以把单细胞测序作为引出科学假说各个要素的手段,重点放在经典的故事逻辑和验证上;
4)关注点放在肿瘤相关的并发症、不良反应,不过从这个角度的话除了关注咱们自身的前期基础外,每个具体问题的情况也都不同,也要再具体斟酌一下。
转自塞聊科研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