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思想积极、态度端正
带着必胜的信念!奥利给!!
不要因为资助额度较少,自身实力“强大”,轻视申报书的撰写,做到态度端正。
申请书一定要认真撰写,争取做到尽善尽美。即使是标点符号的规范使用,错别字的排除、语句的流畅通顺也要花功夫不断打磨。
二
学习借鉴,受益良多
找几份申请成功的申报书,特别是和研究方向一致的申报书去研读学习。阅读优秀的申报书,可以让我们对申报书有更为直观的认识,了解申报书的结构由哪些内容组成,撰写风格是怎样,做到心里有底。
在阅读他人申报书时,记得学习借鉴各种小细节。例如:技术路线图的格式设计,实验装置和步骤的展现,利用序号、加粗、下划线等使申报书条理清晰,重点突出。认真研读优秀的本子,可以在各个方面给予我们宝贵的经验,也是进步最快的方式。
三
几个具体经验的分享
1.选题依据
大背景简单讲,国内外研究现状逻辑性强(适当加入先前工作成绩在本领域的贡献),突出本研究意义,每一段之间要环环相扣,层层展开。
2.研究内容
研究内容由科学问题决定,是介绍为了实现研究目标需要完成哪些任务。
与技术路线相对应,内容层次分明,逐步深入,相互印证。
研究内容需要保证可实现研究目标,项目数不需过多,突出重点。
3.研究方案
研究方案是指实施研究内容的具体的、可执行的工作方案和流程。
重点做好技术路线图的设计与排版,保证
简洁、美观。
在字数限制内,可以较为详尽的描述实验步骤,突出前沿技术方法。
4.特色与创新之处
特色与创新之处是申请人要开展的研究项目的特色和新颖的学术思想。
结合研究现状和研究内容,充分挖掘本项目的特色和创新之处。例如:独特的视角、解决问题的方式、理论的创新、研究方法的创新、研究思路的创新等。
5.研究计划及预期成果
根据先前研究内容填写,每年约3-4项计划,预期成果不夸大。
6.研究基础
总结自己先前的工作成绩和科研成果;
介绍与本项目直接相关的工作基础(图表专业、美观);
还可以简单介绍合作导师的研究方向和科研成果(不要透露个人信息)。
最后充满自信、认真准备,一定可以成功!
一
遵循基本的指南规定
和写作规范至关重要
例如,项目书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否则会被一票否决。此外,文字排版、语句通顺、错别字和标点等细节问题也不容忽视,这些“无伤大雅”的错误往往会使得申请书在激烈的竞争中被淘汰。
二
关于申请书的字数问题
申报书模板上明确标明了字数限制,申请书的字数限制在语言精炼、表达清晰的情况下是完全足够的。如果字数大幅超出,可能是描述了过多无关背景或是设置了过多的实验内容。
三
按照评分标准准备材料
在把握好这些基金申请的“基本素质”后,我们可以按照评分标准准备材料:
学术绩效:由于有成果限项,填报时应优先顺序为知名Top SCI一作≥国家基金主持>普通SCI一作>其他项目主持>其他成果。
创新能力:这体现在申请书的内容上,也是占比最高的评分项,一定要突出研究的特色和亮点。这比系统性和工作量更为重要,千万不要妄图以工作量取胜,过多的实验内容会显得实验计划不合理。简单而有亮点的实验设计和技术路线更容易通过评审。博后面上资助鼓励青年学者开展创新研究,只要有可靠的理论依据和可行的研究手段,研究内容不妨“大胆”一些。
研究基础和条件保障:这一部分相对简单,实验室前期申请书的内容可以借鉴,但需注意不要泄露个人和平台信息。如果有特色的实验技术或材料,可以在此部分着重描述。
中国博士后基金面上资助是博士后们科研工作中重要的经费来源之一,想要获得资助离不开高质量申请书的撰写。本人经过多次申请,最终有幸拿到该资助。以下就撰写申请书需要注意的地方进行个人经验分享。
面上资助评审指标主要包含:1)学术绩效、2)创新能力、3)研究基础和条件保障,其中1和3需尽可能地向评审人展示各项能够反映申请人科研能力的成果,以及所处团队及研究平台的先进性,讲究实事求是,分值占比分别为30%和10%。而剩下60%的分值用来评估研究内容的创新性。为写好这部分内容,个人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研究方向需从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出发,解析内在的过程机制(即科学问题);
2)逻辑清晰,充分展示该研究的必要性;
3)研究内容讲究创新,可以是研究思路的创新,或引入新的研究方法;
4)引入新方法时要详细阐明其必要性,相比于同类型方法有何优势,能够解决怎样的科学问题(基于传统方法难以解决的);
5)控制篇幅,除注意不同内容板块的字数要求外,研究内容不宜铺设太广,一般控制在博后面上资助金额的支持范围内;
6)文本细节,要求语句通顺,无错别字,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美观,技术路线清晰等。这样会给评审人留下好印象。
除以上几点外,运气也是必不可少的。博后基金面上资助项目在进站18个月内可以多次申报,即使失利,不要气馁,再接再厉,不断提升自身科研实力,终将取得成功!
转自南京农业大学人事人才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