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以来,从深入开展评审专家被“打招呼”顽疾整治工作,到增加杰青名额,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释放出一系列新的改革信号,牵动无数人的心。
12月18日晚,国自然基金委发布202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改革举措,一切尘埃落定。
“取消面上项目连续两年申请未获资助后暂停一年申请的限制”、“取消面上项目、青年基金和地区基金不允许博士后研究人员变更依托单位的限制”……种种限制的放宽,无不证明,一个崭新的时代已经到来。
具体改革如下:
原文链接:
https://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0/tab434/info91199.htm
小V在《202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改革举措》捕捉到了几个关键词:
限制放宽
“取消面上项目连续两年申请未获资助后暂停一年申请的限制。”
“取消面上项目、青年基金和地区基金不允许博士后研究人员变更依托单位的限制。”
据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从2014年开始实施“两年不中停报一年”的政策。
此举本意是让更多科研工作者沉下心来专注科研,用更扎实的本子质量来申请面上项目。然而,这一限制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科研人员连续申请的机会,对科研人员的科研规划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申二停一”政策的取消,对于科研工作者来说,无疑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预计将会有更多的科研人员投入到面上项目的申请中,竞争将更加激烈。
资助升级
“开展“杰青”项目结题分级评价及延续资助工作,确定评价等级作为“杰青”项目负责人科研表现的评价参考,同时择优遵选不超过20%给予第二个五年滚动支持,资助强度加倍,构建对优秀人才的长周期稳定资助机制。”
为积极构建对优秀人才的长周期稳定支持机制,自然科学基金委将从2024年起,对上一年底资助期满的杰青项目开展分级评价,确定“优秀”“良好”“一般”的评价等级并将其反馈依托单位作为杰青项目负责人科研表现的评价参考,同时择优遴选不超过20%的优秀项目给予第二个五年滚动支持,资助强度加倍达到800万元;资助期满后再择优遴选不超过50%的优秀项目给予第三个五年1600万元的资助。
通过十五年近3000万元的高强度支持,集中优势资源培养造就高水平领军人才。“强者愈强”的马太效应在科研资助中,正表现得越来越明显。
年龄放松
“将女性申请‘杰青项目’的年龄限制放宽到48周岁。”
女性科研人员在青年时期往往承担着生儿育女和从事科研的双重责任,而青年基金项目要求申请人年龄在35岁以下,在一定程度上对女性科研人员有失公平。
年龄限制的放宽,为更多女性科研人员获得项目资助、开展基础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持。
本科试点
“继续试点对优秀博士研究生、本科生的资助,坚持‘少而精’,为构建高水平基础研究队伍提供‘源头活水’。”
多年来,自然科学基金委构建了包括“优青”“杰青”、创新研究群体等在内的人才项目资助链条,但资助对象均是从事科研工作的学者。将人才资助端口前置,是自然科学基金委今年的一项新改革。
目前,国自然本科资助试点主要针对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武汉大学等八所高校的优秀本科生。
从人才成长规律来看,及早发现并有针对性地培养优秀青年人才,将有助于其早日脱颖而出,并在日后获得长足发展。
来源:本文综合整理基金委、青塔人才等,仅用于学术分享
转自:“小V科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