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SCI写作 | SCI论文写作中“送命”的低级语言问题

2022/12/26 13:42:13  阅读:127 发布者:

SCI论文的写作对国内的同行来说似乎是一个拦路虎,英语若是我们自己的母语的话,我相信我们每一个人发表的每一篇论文将都是SCI论文,因为国外的英语类杂志除了刚申办的之外都是SCI收录杂志,外国人发表的英语类论文都是SCI论文。这说明了什么?关键是语言,语言是非英语国家论文的最大障碍。

首先是时态和语态:在前言和讨论里,描述该研究的过去历史和现状时,要使用相应的时态:过去就使用过去时,现状要求现在时。在材料与方法、结果里,写自己的研究过程时,要使用过去式。在前言和讨论里引述别人的研究或话语时,要使用过去式,或者如果所引述的东西已被证实是真实的,要使用现在时。最后的结论要使用现在时。语态上要尽量使用被动语态,主动语态少用或不用。

关于语态,要尽可能使用被动态。比如要这样写:This study was carried out to investigate the complications of thyroid arterial embolization. 这种被动语态在论文中很常见,而如果您写成“We carried out this study to investigate the complications of thyroid arterial embolization",这种主动语态无论从语法上还是其他方面来说都正确,但就是不适用于科学论文中。因为科学论文讲究的是科学性,往往从客观的角度去描述,而不是从“We”人的角度去描述。

对于文字抄袭的定义,有一个定义为:连续50个单词与其他论文段落一模一样,即为抄袭(文字上的)。但如果你给出了引述的出处,而不是据为己有,则也不算抄袭,只能是引用。曾经见到两个作者引述同一个作者的一段话,数了一下字数,共有93个连续的单词一模一样,但在引述后边给出了出处,也很正常。

材料与方法的写作,基本上都使用过去时,因为这是描述你的研究过程,是过去发生的事情。当然如果参考到当前的某些标准时,要使用现在时。一般的材料与方法,都可以在类似的已发表论文中找到相关的描述。这要比你从中文翻译成英文更地道,所以初学写作时最好找几个类似的论文加以参照;但要注意避免抄袭的嫌疑。

在结果里必须客观地描述自己的研究结果,不能掺杂丝毫个人感情、意见以及观点。常见错误是在写出一条研究结果后,附加一些个人的见解。例如这句话:The amount of both ADAM10 and PKC isoforms detectable in rivastigmine treated cells was visibly higher than that detected in control cells of the same type suggesting an enhanced rivastigmine-induced trafficking of both ADAM10 and PKC isoforms towards the cell membranes.

这句话存在的问题就是附加了自己的主观意见,前边写了结果,后边却跟了一句现在分词引导的状语从句。这样的分词从句涉及到自己的主观意见,应该写到讨论中去,不能出现在结果里。suggestindicateimply(或者相应的现在分词)等等这些词若涉及到自己的主观意见是不能用在结果里的,无论以现在分词形式还是以定语从句形式出现都不行。

结果的时态应为过去时。结果是全文的核心,是研究的结晶,但也就是这一部分最难写。因为每个人的研究结果都是不同的,都是独特的,你得使用英文写出你独特的研究结果来。其实结果这部分并不长,可以仿照其他论文结果的格式来写;只是写的时候要尽量使用简单句,避免使用复杂句,因为复杂句容易出错。

当然,如果你语言很流利,可以写得很好。只要将全部的研究结果写出来,即使语言出现一些错误,只要结果很好,编辑会帮你修改语言方面的错误的。所以,好的结果肯定是可以被接受发表的。

END

来源:知乎,版权属于原作者

转自:科研人SCI

转自:“投必得学术”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