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虚拟专题】绿色发展、绿色创新领域文章集合

2022/7/8 8:34:47  阅读:186 发布者:

20226月,袁华锡副教授合作论文《制造业集聚如何影响区域绿色发展福利?》在期刊《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上正式刊出。

文章摘要

现有研究集中从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两个维度重点分析了制造业集聚的影响,而鲜有文献系统研究制造业集聚如何影响区域绿色发展福利。事实上,中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提高全社会绿色发展福利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本质属性。该研究基于制造业集聚的独特视角,以外部经济理论为媒介,系统阐释了制造业集聚对绿色发展福利的影响机制;并以20032016年长江经济带110个城市的面板数据为样本,人工收集18401909年清朝在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1933年中国各城市是否通铁路以及城市的地形起伏度等变量作为内生变量的工具变量,多维度动态评估绿色发展福利水平,并采用控制空间溢出效应和内生性的GS2SLS方法系统考察了制造业集聚对区域绿色发展福利的影响效应,揭示其存在的空间外溢衰减规律,验证制造业集聚外部性对区域绿色发展福利的差异性影响。研究发现:①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福利呈现“低水平块状集聚,高水平点状分布”的空间格局,未来潜力增长方向在上游地区;②适宜的制造业集聚可以提升区域绿色发展福利,过度的制造业集聚反而会抑制区域绿色发展福利的提高;③制造业集聚对区域绿色发展福利的影响随空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表现为“双峰”结构;④MAR外部性和Jacobs外部性有助于提升区域绿色发展福利,Porter外部性却表现为负向作用。为此,该研究从把握绿色发展福利演进规律、制定差异化区域政策、推进区域一体化建设及甄选适宜的产业集聚模式等方面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期为推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和打造世界级的先进制造业集群提供理论支撑和经验证据。

作者介绍

袁华锡,199110月生,男,江西吉安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产业集聚、城镇化与环境政策评估。研究成果见诸于《Energy Economics》《Energy Policy》《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中国管理科学》《数理统计与管理》《科研管理》《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等中英文期刊,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国博士后面上一等资助等各级各类项目7项,骨干参研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项,获中国管理科学学会、中国地理学会优秀论文奖等,兼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讯评议专家、中国空间经济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技术经济论坛理事会理事、湖北省生态经济学会理事等,为“学术无界”公益平台创始人和负责人。

20226月,高红贵教授合作论文《地方环境目标约束强度对企业绿色创新质量的影响》在期刊《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上正式刊出。

文章摘要

为探讨在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作为中国环境规制政策体系中极富特色的地方环境目标约束将如何驱动企业绿色创新质量提升?文章利用20112018年中国上市公司专利申请信息与专利被引数据,并根据历年各地市《政府工作报告》,实证检验不同类型地方环境目标约束强度对企业绿色创新质量的影响机制,以及数字经济在二者之间发挥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①以具体污染物减排为核心的直接环境目标约束强度提升对企业绿色创新质量存在负向影响,且数字经济在二者之间并不存在显著的调节作用;②尽管由于企业预期净收益下降,间接环境目标约束强度对企业绿色创新质量的正向影响呈边际递减规律,致使间接环境目标约束强度与企业绿色创新质量呈倒“U”型曲线关系,但当前间接环境目标约束强度对企业绿色创新质量的影响仍以促进为主;③数字经济在间接环境目标约束强度与企业绿色创新质量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调节效应,数字经济促使二者之间的倒“U”型关系曲线更加陡峭,也进一步提前了倒“U”型关系曲线“顶点”临界值的到来;④进一步分析发现,低碳转型政策的实施,特别是碳排放权交易机制,将有效缓解直接环境目标约束强度对企业绿色创新质量的负向影响,扩大间接环境目标约束强度的正向影响与数字经济的正向调节作用。因此,地方政府应健全完善以间接环境约束目标为主,直接环境约束目标为辅的环境目标约束体系制度,重视考核间接环境目标的具体完成情况并在下一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公开报告,结合当地环境目标约束制定更灵活的创新“提质”激励政策机制,健全完善市场型环境规制手段及其应用,借助数字信息化技术加强精细化环境监管,深化数字经济与企业绿色科研的互动融合。

研究背景与意义

长期以来,我国线性粗放式经济增长模式对生态环境产生了严重胁迫作用,引起了资源能源供给短缺与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随着中国区域发展进入纵深阶段以及城镇化逐渐接近成熟阶段,中国经济发展已经逼近资源环境承载力阈值,资源环境持续恶化也带来了严重的胁迫效应,区域发展面临更为严峻的资源环境挑战,如何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实现二者耦合共生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关键性问题。绿色发展在生态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以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产业为发展重点,以产业清洁化、低碳化与绿色化为发展目标,最终促进区域发展模式由外延粗放的“工业文明”向集约高效的“生态文明”模式转变,实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与环境保护的全面脱钩。如何促进区域发展从传统应急抢救型为主的黑色发展模式转向现代减压增效型为主的绿色发展,实现区域发展与资源消耗、污染物排放的全面脱钩是亟待解决的迫切性问题,也是高质量发展阶段下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途径(图1)。

1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与绿色发展作用机理分析框架

研究思路

该文从绿色发展概念界定、研究内容与方法选取、时空异质性、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响应路径等方面开展相关研究,梳理相关规律、研究理论与研究论点,多维视角构建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图2)。并利用熵值法、全局莫兰指数、GWR模型等多种计量方法对2005~2016年山东省17地级市绿色发展水平时空分异特征与驱动机制进行了综合研究,尝试从学理识别、绩效评价、演化轨迹、空间分异与优化调控等方面综合揭示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山东省绿色发展研究中“因素+机理”、“结构+功能”、“要素+系统”、“过程+格局”、“尺度+界面”等科学问题。

2 多维视角下绿色发展绩效评价体系逻辑关系

研究结论

1)绿色发展是四维一体的多维度与多系统的综合变化过程,理想的绿色发展之路应是经济发展的绿色化,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通过产业生态化发展,引导生态产业的空间集聚与循环经济模式的不断构建,引起环境要素与社会要素的相应改变;山东省绿色发展“自上而下”指令性发展特征较为突出,热衷于发展速度与规模的锦标赛势必导致内生驱动作用不足,忽视第三产业横向转移反馈作用与集群效应;山东省绿色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层级性与空间分异特征,且表现出较强的空间稳健性特征,说明绿色发展空间存在循环累积效应;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外商投资、科学技术与政府调控等要素对于绿色发展的空间分异格局的影响较为显著稳健。随着绿色发展水平不断演进,产业结构与外商投资的影响不断减弱,科学技术则不断增加,由此启示,发挥科学技术水平的内生驱动作用才是未来一段时间山东省绿色发展提升的关键所在。

2)对于绿色发展的研究具有迫切的现实诉求,山东省绿色发展质量提升之路需要多视角与多尺度循序推进,一方面继续增强济南和青岛等核心城市的区域辐射效应,推进与周围地区一体化与网络化发展。不断增强中部过渡地区绿色发展效益,努力形成多个增长极,不断发挥区域极化效应与扩散效应,增强中部过渡地区承东启西的战略功能。另一方面提升鲁南地区工业化与城镇化水平,优化产业发展与空间布局,重点培育中心城市,努力形成新的发展隆起带。同时促进山东省绿色发展向网络式空间发展模式转变,注重区域之间竞合关系,南北推进、东西延伸,全面提升山东省绿色发展水平。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郭付友(1987-),男,山东菏泽人,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区域可持续发展。E-mail: guofy945@nenu.edu.cn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01105)、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ZR2018BD002)、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18DJJJ14)资助。

文章来源

本文发表于《地理科学》2020年第2期。

好书推荐

《长江经济带资源环境与绿色发展》

黄贤金

近日,南京大学黄贤金教授团队汇聚多年研究成果所著的《长江经济带资源环境与绿色发展》正式入选2020苏版好书。

评选公示

作者简介

黄贤金: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华智全球治理研究院院长,江苏绿色发展研究基地首席专家。

书籍意义

1)以“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凸显长江经济带资源环境整体性特征;

2)以“生态优先 绿色发展”思路引导长江经济带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同发展;

3)以“一张蓝图干到底”模式优化长江经济带发展空间布局。

书籍内容

本书在基于“胡焕庸亚线”的发现与分析,揭示长江经济带空间格局特征的基础上,分别从流域格局与绿色发展、资源环境与承载测算、承载评价与典型案例、空间治理与生态优先、流域发展与政策创新等五个篇章就上述问题作了研究与探讨。

专家推荐

王颖院士:

长江,连接海陆,贯通东西,区分南北,是支撑发展乃至一带一路的重要战略通道。长江经济带也是我国“十三五”期间也是我国今后持续实施引领中国高质量发展转型的重大战略空间。其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是这一区域创新发展、绿色转型的关键和难点所在。因此,本书针对长江经济带资源环境与绿色发展问题开展较为系统的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理论价值,也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总之,本书系统性强,较为全面地阐述了长江经济带资源环境与绿色发展的主要内容,并重点阐述了绿色GDP、资源环境承载力、湿地保护与利用、长江崩岸等有关问题,所关注的问题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对于引导深化研究长江经济带资源环境问题具有重要参考。

段学军研究员:

本书选题新颖,切合了国家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要求,切合了国家生态文明发展的战略要求,并开展了较为深入的分析与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不仅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水平,丰富了长江经济带资源环境与绿色发展的研究内容,更重要的所取得的研究成果也可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研究成果的出版发行将产生较高的社会效益。

文稿来源:中南经济、绿色发展研究

转自:经管学术联盟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