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理论文章要言之有物、有理、有序

2022/7/7 14:43:29  阅读:332 发布者:

田心铭 | 马克思主义理论文章要言之有物、有理、有序

田心铭◆文

具备一定的文字写作能力,善于充分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对于做研究来说,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基本前提,是进入研究工作领域的一张入场券。那么,马克思主义理论文章应该如何写呢?

——田心铭

一、文章必须言之有物

写研究性论文,首要的一条,是必须言之有物,不能空话连篇,言之无物。文章中的“物”,就是它所表达的思想内容。文章要言之有物,是指相对于特定的场合、特定的读者对象有它应该有的思想内容,即有新意,有新的思想、观点,新的见解。一篇完全属于宣传性的文章,如果当成研究论文面向本专业的同行发表,那就是没有新意或没有思想内容的,是言之无物的。所以,“有物”或“无物”,要看具体场合和对象。

有物的“物”,指的是思想内容,而有新词或新的术语,不等于有新的思想。有些文章,搬用时髦的话语,比如某些西方流派中的术语,堆砌一些含意不清的或模棱两可的或生造的术语,故弄玄虚。认真分析以后就发现,实际上没有什么新的思想观点,只是变了个说法而已,用新奇的字眼掩盖了思想的贫乏,说一些自己都不知所云的话。有时在研究过程中有了新的见解,但研究还不透彻,要讲得通俗、浅显有困难,不得不采用过于专业化的术语,这种情形可以谅解,但应该努力超越。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语言越朴素、越简明越好。毛泽东和鲁迅都主张“不生造除自己之外,谁也不懂的形容词之类”。语言翻新不等于创新,是否真的有创新,要看内容。

“新意”是指站得住的思想、观点。虽“新”,但乱说一气,毫无根据,耸人听闻,如同宣布发现超光速或造出永动机、发明“水变油”那样,是无稽之谈,完全不具有真理性,这不能说是有新意或“有物”。它们属于学术泡沫,伪劣产品,不是真货。泡沫一破,什么也剩不下,还是言之无物。“新意”是指有价值的思想、观点。有学术、理论的价值或应用价值。提出新的概念、命题,做出新的理论论证或提出新的有意义的问题,将科学认识、学术研究往前推进一步,都是有学术价值。回答实践中提出的问题,提出工作中的参考意见,提供决策的建议或依据等,都是有应用价值。理论文章有价值还表现于它所论述的问题应该有一定的或大或小的普遍性,将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上升到规律的层面。一篇文章,只有从个别中找到一般,从特殊性中认识到普遍性,才能指导对其他事物的认识,这样的文章才是理论文章。总之,文章的新意,或言之有物的“物”,就是既有真理性又有价值的,二者相统一的新思想、新观点。做单纯的概念讨论、字面分析,脱离社会实际和理论的根本内容搞繁琐哲学、抽象推演,找字里行间的“微言大义”,搞字眼上的假争论,没有多少价值。

二、怎样才能使文章言之有物?

1.选题要恰当

文章有没有新意,有没有价值或价值的大小,首先取决于选题。选题恰当是科研成功的重要前提。选题恰当,研究未必能成功,未必能获得优良的成果,但选题不当,就注定了不能成功。选题要恰当,一是要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或实践意义,即有学术价值或应用价值,最好是这两方面兼而有之。二是要考虑自己的学术功底即已有基础和研究能力,主客观的条件,包括时间的限制,要选自己能够完成的题目。要把需要和可能结合起来考虑。

做到选题恰当,必须了解学术理论方面和社会实践方面的现实情况。当前实践中有什么需要?实践向理论提出了什么问题?学术理论自身在发展中提出了什么问题?在这方面,要做有心人,要有敏感性。还要反思自己对什么理论问题或实际问题发生了兴趣,产生了哪些问题,或有了哪些初步的想法。好的恰当的选题,可能是在实践方面的情况、学术理论方面的情况以及自己的兴趣和基础等几方面情况的契合中产生的。有了大致的选题意向之后,要进一步调查了解情况。要翻书,翻文章,广泛地浏览,看看这些问题别人是否研究过了,进展到哪一步了。有时自己有了一些思想闪光,以为是新观点,再一查,别人早就做过了,写成文章或写成书了。这时就要想想,我能不能再前进一步?是继续往前走,还是赶紧另找选题?也有时有了初步的想法,查来查去,似乎没有多少可供参考的材料。这时要看到两个方面:既要看到这是一个不利条件,研究中困难会很大,又要想到你可能发现了一片没有耕耘过的土地,可能成为拓荒者,做出有价值的工作。如果掂量一下自己的条件,感到还是有可能做点工作的,那就应该坚持下去。选题调研是研究过程的一部分,是必不可少的,并非是劳而无功的。弄清了研究现状,这本身就是一项收获。调研中发现的线索,将来研究过程中都可能有用。选题调研有时需要集中时间做,但更要靠平时留心。在读书、听课、参加学术活动的过程中做个有心人,随时注意去发现问题并且动笔把它记下来。有些重要的选题,可能最初就是这样萌芽的。这叫可遇而不可求。

2.方法要对头

重要的是掌握基本方法、基本思路,也就是方法论原则。写文章方法要对头,最重要的就是要遵循正确的方法论原则,就是要遵循唯物辩证的方法。其核心就是矛盾分析的方法,这是对立统一规律的运用。发现矛盾,揭露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就是写文章的最基本的方法论原则。什么是矛盾?就是问题。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首先就是要有问题意识。写文章的基本方法,就是提出问题、回答和解决问题。文章的写法千变万化,关键是要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生是否善于学习,要看是否善于围绕着重要的有价值的问题去读书、思考、探求;而从开展学术理论研究来说,道理也是一样的。

问题就是矛盾,就是没有解决的矛盾。毛泽东在《反对党八股》中说:“什么叫问题?问题就是事物的矛盾。哪里有没有解决的矛盾,哪里就有问题。”一篇文章或演说,总得要提出一个什么问题,接着加以分析,然后综合起来,指明问题的性质,给以解决的办法。要“使大家学会应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去观察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毛泽东所说的“观察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就是写文章的基本方法。一篇好的文章,应该是通过运用这样的方法构成的。选题,就是选问题,选题恰当,就是选准问题,提出有意义的问题。一篇文章的开头,最好是明确地提出本文准备讨论和回答的中心问题。文章的各个部分,应该是由不断提出和回答与这个中心问题相关的各种问题构成的。文章的结论,应该是回答了你提出的问题。你把问题提到了点子上,是读者希望得到回答的,才能引起阅读的兴趣。你不断提出问题又分析问题,读者才有耐心跟着你的思路读下来。你对问题如何解决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读者才会感到有收获,你才对得起读者。相反,一篇文章或文章中的某一段,如果不知道你是针对什么问题讲的,是提出和回答什么问题的,那就不知道你为什么要讲这些话,就会觉得你是在讲废话。现在有些文章正如毛泽东在《反对党八股》中批评的那样,“不提出问题,不分析问题,不解决问题,不表示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说来说去还是一个中药铺,没有什么真切的内容。”不断地提出和回答问题,文章就言之有物,这就是写文章的基本方法。

3.要潜心研究

方法是被运用在研究过程中的。离开了潜心研究,什么方法都谈不上,再好的方法也没有用。

第一,要懂得什么是“研究”。研究,是要去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问题,去解决别人还没有解决的问题。搜集资料,了解别人的相关成果,广义地说是研究工作的一部分;严格地说,还只是研究的准备工作,不是研究工作本身。研究是从事精神生产。如果拿物质生产作比方,搜集资料相当于准备原材料,还不是实际的生产过程。整理资料,把别人的成果加以梳理,使之条理化,那是对别人的产品加以小包装,或分类摆放,便于随时取用,那还是别人的东西,不是你制造的新产品。只有经过你的头脑这个加工厂的加工制作,形成新的思想、观点,这才是精神生产,才是严格意义上的研究工作。有些人不懂得写研究论文、专著同编写通俗读物、编写教材的区别,以为多搜集些材料,按一定的框架、结构编起来,就是搞研究。实际上,这只是研究了如何做宣传,还不是向新的未知的领域进军这种意义上的研究。科学研究的成果,是制定新的概念、提出新的命题,或对现有的概念、命题作出新的阐述、发挥,或运用它们回答或提出新的问题。

第二,要“潜心”研究。要沉下心来,一头扎进去,钻研问题,思考问题,下一番苦功夫。研究是从未知到已知,也就是在没有门的地方开门,在没有路的地方开路,是要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也就是创新。

邓小平同志提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时说,对这四项基本原则作出新的有充分说服力的论证,“这决不是改头换面地抄袭旧书本所能完成的工作,而是要费尽革命思想家心血的崇高的创造性的科学工作。”这里讲的是“论证”,至于提出像这样的重要思想,那就更难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不能企图侥幸。在研究过程中,“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心境,是经常可以感受到的。有时遇到了难题,真是苦得很,好像无路可走了,问题无法解决了,似乎只好放弃了,心想,难怪别人没有解决,没有写出来,原来这么难。这时,成功可能就“存在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想不明白怎么办?写不下去了怎么办?不如停下来先干别的事情,换换脑子,甚至先放一段时间,先研究别的问题,但仍然随时留意,琢磨着这个问题。也有可能忽然从什么事情或什么文章中受到启发,忽然间有了新的思路,通了,再回到这个题目上来继续研究。这就叫来了灵感,或有了“顿悟”。“灵感”不是想来就来的,不是无缘无故地到来的,实际上是长期积累的结果,是在潜意识领域中继续加工、思考的结果,产生了一个飞跃,才在显意识的领域中冒出来。灵感来了,还要会抓住它,它是稍纵即逝的。不光要赶紧记下来,还要抓紧做“后续”工作,扩大战果。来灵感时冒出来的想法,不一定都是对的,其中有对有错,只有经过进一步的仔细研究,才能制造出成品来。好文章常常是和失眠相联系的,有时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头脑特别清晰,问题想得深,把一些难题解决了。写出一篇好文章,解决一些有意义的问题,常常要经过一道道难关,要走过一段很长的路程。只有走过一段很长的别人没有走过的艰难的路程,才能形成较强的研究能力,才能做出优秀的成果。既要搞研究,就要准备吃苦。但苦和甜是不可分的,又苦又甜,越苦越甜,苦在其中,乐也在其中。不想吃苦,投机取巧,还自以为在创新,搞名词术语上的花样翻新,也可能一时间很热闹,甚至成了风云人物,但那是经不住岁月流逝、风雨冲刷的,早晚会露馅。

如果还要追问,搞研究究竟有没有什么具体的方法?这说到底也就是人的认识发展有没有规律、有什么规律的问题。回答当然是肯定的。这个规律问题,就是感性认识如何上升为理性认识、理性认识又如何发展的问题。这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头脑加工的过程。这个过程,既有理性思维的作用,又有非理性因素的作用,既有逻辑思维,也有非逻辑的跳跃,有经过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从感性具体到抽象再上升到思维中的具体的自觉的加工,也有直觉的发生,灵感、顿悟的出现,有概念思维,也有形象思维,靠个人独立思考,又要靠社会交往,靠认识主体之间的相互交流、切磋,相互启发,靠社会群体的认识,认识发展过程还始终伴随着对认识活动、认识产物自身的反思,所有这各种因素综合在一起发挥作用,才能达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制造出精神产品来。专门研究这些问题,也就是探寻认识的规律和方法,这本身构成了认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深入思考研究方法问题,探寻做研究的规律和方法,要认真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

这里谈谈研究和写作的关系问题。文字表达能力强,不等于研究能力强。文字好对于文章好来说,是一个必要条件,但还不是最重要的条件。文章好与不好,最重要的是在于它有没有好的思想内容,有没有见地。好文章不是靠妙笔生花“写”出来的,而是靠苦熬心血“想”出来的,是苦苦琢磨出来的。文字不好,可能有见解却写不出来;没有新的见解,文字再好也写不出新意来。当然,写作的过程也是思考的过程。动笔写,是帮助深入思考的好办法。不动笔,可能想得不深入,不准确,浮在表面上。最好的办法是边想边写,边写边想,而不是正襟危坐,冥思苦想,不动笔。但如果没有经过深入思考,就没有什么可写的。硬写,只能写出一堆废话,外表可能是漂亮的,内里却是空虚、贫乏的。文字表达对于研究论文来说,毕竟是形式的方面,它是与内容不可分的直接影响内容的形式,是好的内容所不可缺少的非常重要的形式,但毕竟不等于内容,不能代替内容。写研究论文,首要的功夫不是文字功夫。从具体操作来说,在文字能力过关后,有了思想,可以在文字方面不加思索地先写下来。写初稿时,文字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形成思想并且把自己的思想变成文字,让它对象化,堆在那里,然后自己再读它,反思它,对它进行加工。但是,文章拿出去给别人看之前,文字加工是重要的,要反复加工、打磨,要抛光,去掉毛刺,不要披头散发地登台,那样对不起观众,对不起读者,也对不住你自己为写这篇文章已经花费的心血。内容不错但文字粗糙的文章,就像本来长得很漂亮的脸蛋上沾着灰尘一样,让读者看着不舒服,很可惜。

4.目的要正确

要潜心研究,就要有动力。动力是和目的不可分的,是由目的产生的。有正确的目的,才有强劲的动力,才能吃得苦,耐得寂寞,写出好文章。

写文章要有正确的目的,就是要为追求真理、繁荣学术、发展理论、推动学科建设写作,为服务实践、解决实际问题写作,也就是要有事业心、有社会责任感。写文章的目的都是通过读者读你的文章来实现的。所以有正确的目的,也就是要为读者写作。写文章是为了满足读者需要,选题、下笔,都要心中有读者,要时时想着读者,要向读者交心,与读者交流。心里要想着,我写这一篇、这一段,读者是否需要?是否理解?对读者有没有积极作用?会不会产生消极影响?他们读到这里会想什么?有什么问题和要求?我能不能把他们想提的问题提出来,给予回答?读者有没有兴趣,会不会看不下去?有了正确的目的,写文章才能直面现实,直面问题和矛盾,实事求是,而不是躲躲闪闪,回避问题;才能实在一些,朴素一些,尽量简单、明确,说明白,说透彻。这样写文章,就会把水分尽量挤掉,剩下“干货”,文章就有了分量,就能做到言之有物。我主张写文章“多一字不如少一字”。朴实无华,不是不要文采。文字简洁、干净,没有废话,也是一种美。让人读了头脑清晰,心情舒畅,这也是美的享受。文章要力求生动活泼,文字优美,有文采,这也是为了读者,让读者读起来轻松一些,愉快一些,喜欢读,还可以享受到美。毛泽东的许多文章都是文采飞扬。写文章的目的是内在的,但终究是会在文章中表现出来的。目的正确,自然会体现出来。目的不正确,也会难以掩饰地显露出来。这叫文如其人。所以,有正确的目的,是写出好文章不可缺少的条件。目的要正确,这不是空话,它是会实实在在地起作用的,是一定会影响文章的观点和水平的。

三、文章要言之有据、言之成理

学术论文是客观实际在研究者头脑中的反映。文章要言之有据,就是要有客观事实依据,要同客观实际相符合。文章要言之成理,就是认识要上升成为反映普遍性规律的具有真理性的理论。文章怎样才能有理、有据?

1.要有对真理的自觉追求

客观实际是独立于研究者的意识之外的,研究者的认识,文章中的各种观点,都有一个是否与对象符合的问题。符合的,才是真理;不符合的,是谬误。这样一种能动反映论的观点、马克思主义真理论的观点,对于搞科学研究、写学术论文是不可缺少的。有了这种观点,才会自觉地去追求真理,努力使自己文章的内容符合客观实际,具有真理性。我们写文章,搞研究,归根到底是为了实践的需要,是为了用真理性的认识去指导实践。我们主张按照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在不同观点之间平等地开展自由讨论,相互切磋,这不是说不同的、对立的观点没有真理和谬误之分,而是认为只有通过这样的讨论才能确立和发展真理,排除谬误,百家争鸣正是分清是非、追求真理的方法。运用这种方法,是以坚持能动反映论的观点、承认客观上存在着真理与谬误之分为前提的。所以,有正确的认识论、真理观,自觉地去分清是非、追求真理,这是文章言之有据、言之成理的一个前提条件。

2.文章怎样才能言之有据?

文章内容要与客观实际相符合,就要善于把握客观实际。

第一,正确地把握客观实际,必须尊重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文章要言之有据,决不是说,只要能列举一些事实或举出几个例子,就算有了客观依据。因为实际生活非常复杂,充满了矛盾,各种相反的观点要找到一些事实、举出几个例子都是很容易的。所以,言之有据的“据”,不是指片面的事实或个别的实例,而是对文章所讨论的论题范围内的实际情况、研究对象的全面的整体性的把握。列宁在《哲学笔记》中总结了16条“辩证法的要素”,第一条就是:“考察的客观性(不是实例,不是枝节之论,而是自在之物本身)。”如果考察对象时用实例、枝节之论代替了对象本身,那就不具有“考察的客观性”。他讲的第二条是:“这个事物对其他事物的多种多样的关系的全部总和。”事物之间的关系也是多种多样的,只有从其“全部总和”去把握事物的关系,才具有考察的客观性。列宁还说过,如果事实是从整体上、从联系中把握的,那就是“绝对确凿的证据”;“如果事实是零碎的和随意挑出来的,那么它们就只能是一种儿戏,或者连儿戏也不如”。我们写文章,要通过对社会生活和学术理论动向的考察,力求达到整体上的把握,作为立论的依据。毛泽东的文章中讨论问题时所列举的事实,通常都是高度概括起来的整体性的事实,而不是个别的实例。这样把握事实,就是高屋建瓴,统观全局,把握整体。毛泽东就是在这样把握客观实际的基础上来论文艺问题的。

全面地把握客观实际,并非是要求研究任何问题都必须用完全归纳法穷尽每一个事物,然后才得出理论性的结论,这在许多情况下是做不到的,也没有必要。从客观事实中得出普遍性的结论,更多的情况下是用“解剖麻雀”的方法。“麻雀虽小,肝胆俱全”。研究问题,要善于从个别中发现一般,找到包含在特殊性之中的普遍本质和普遍规律。这时要用分析的方法,找到事物内在因素之间的本质联系,找出决定事物现象的内在矛盾,看到其他包含着同样矛盾的事物也会表现出同类的现象。但必须清醒地意识到,这时也可能发生错误。如果将某一事物中的特殊性当成了普遍性,由此得出普遍性的结论,就会发生错误。从个别中认识一般,常常要用类比的方法,还有直觉在思维中起作用,这时得出的初步看法,可能是天才的猜测,也可能是错误的结论,因为类比推理的结论和前提之间的联系是或然的而不是必然的,这就需要运用其他的思维方法对初步得出的看法作进一步的研究,并最终靠实践的检验来确定它是否符合实际。

第二,文章要言之有据,作者必须有实事求是的精神和独立思考的态度。言之有据,也就是要实事求是。实事求是的道理大家都懂,但做到实事求是并非易事。从实事中求“是”,“是”要下功夫去“求”的,只有通过艰苦努力才能做到。实事求是还要有勇气,方法也要对头。收集资料需要采用文献调查法,收集别人已经发表的事实材料、统计数据,要尽量用第一手的、靠得住的、具有权威性的材料,不可轻信,不要辗转引用。

实事求是,就不能跟着流行的、时髦的说法跑,不能跟风,而要善于独立思考。对各种说法都要想一想它是否合乎实际,是否真有道理。不能当时髦的错误思潮的俘虏,要有自己的主见,学会辨别是非真伪,要有原则上的坚定性。有时候风很大,大家都在这么说,但你觉得好像不对头,那就应该稳住了,冷静地想一想,先别急于说话。如果自己还没有做过深入研究,对自己的看法没有十分的把握,或者虽有把握但感到时机不对,也并非一定要立即提出不同的看法。有时可暂时不说,有时可以换一个角度去研究、讨论。我的主张是:真话早晚要讲,但并非任何场合、任何时间都要讲,讲到什么程度,如何讲,要看具体条件;但讲出来的,应该都是真话,假话任何时候都不能讲,要有共产党员的党性,有学者的良心。

陈云同志讲,要“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这是我们写文章应该遵循的准则。“不唯上”,不是不听上面的。上面的精神,一定要听。尤其是党中央的精神,要学习,要了解,要熟悉,要信任,要认真领会,还要保持一致,不可违背。但是不能将上面讲的话当作真理的标准,不能认为凡是上面讲的话一定都正确。那是不符合认识规律的。从认识发展的长过程来考察,无论对于个人认识主体或社会群体认识主体来说,错误都是难免的。今天被认为是正确的看法,可能包含着经过长时间检验后才能被发现、被排除的错误。如果有不同看法,可以自己继续思考、研究,并等待实践检验。但行动上要遵守纪律,不能公开发表对立的观点。“不唯书”,当然不是不读书。各种书都要读,各种观点都要了解,但不可轻信,要加以比较、鉴别。尤其是对非本专业领域的问题,自己没有研究,有时又不能不涉及它,这时要多了解一些不同观点,作些比较,货比三家,通过自己的思考去鉴别、取舍,防止上当。最后的标准是实践,要通过实践的检验看哪一种观点是与客观实际相符合的。“上”面的,“书”上的,都要用“实”(实际情况、实践检验的结果)来衡量,如果不符,就不要盲从,不要采用,这就叫“只唯实”。

3.文章怎样才能言之成理?

文章要有理,具有真理性,除了要有客观事实作依据外,一个决定性的因素是必须坚持以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去反映客观事实,去对原材料进行加工,也就是必须有正确的指导思想。

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就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不能当成一句空洞的口号。要弄懂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从而理解坚持马克思主义意味着什么。要弄清哪些观点是不可或缺的,如果丢弃了或否定了,就不是马克思主义了。比如,马克思的两大发现,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其中包括劳动价值论)是必须始终坚持的科学真理。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意味着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包括唯物的、辩证的观点,能动反映论的观点,科学的实践观点,劳动观点,群众观点,阶级观点,社会基本矛盾和社会形态的理论等。坚持科学社会主义,意味着要认清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及其他剥削制度的本质区别,坚信社会主义经过长过程发展代替资本主义是不可改变的历史总趋势。

面对同样的事实,人们的立场、观点、方法不同,指导思想不同,对材料的取舍会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会不同,而其中真理只有一个。为什么我们应该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因为它是科学真理的体系,是对事物普遍本质、普遍规律的正确反映,所以可以指导我们去认识具体事物。怎样才能做到自觉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只有你真的懂得它、相信它,认识到了它是科学真理,也亲身体会到了运用它的积极结果和违背它的消极后果,有了切身感受,才有了这种自觉。这是需要经过长期的学习、实践,也经过将马克思主义与其他各种思想、学说相比较,才能逐步认识到的。这个过程,就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成长的过程。这是在社会实践和理论思考相结合中逐步锻炼成长的过程。对于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学说,不可采取排斥的态度,不可拒之门外,排除在自己的理论视野之外,而应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了解它,吸收其中有价值的思想成果,作为我们的借鉴,但不可将它们搬运过来取代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研究问题的指导思想或基本的理论框架。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指运用它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指导,要体现在实际运用中,而主要不是体现在引文中。写文章引经典作家的话,特别是他们对一些根本观点的表达,在我们还没有精通到可以用自己的话来表达的时候,是完全必要的,因为一些基本原理,就像数学、物理学中的基本原理一样,有其准确的表述,直接引用可以使思想的表达准确无误。但是,如果掌握了它的精神实质,也完全可以用自己的话去表述。还可以不去表述它,即不讲原理本身,而直接运用它。毛泽东的文章中,很少引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原话,但他的立场、观点、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的。运用“马家枪法”,不需要先把“枪谱”背一遍,直接用就是了,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具体运用。

文章要言之有据又言之成理,说到底,就是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客观实际出发,得出符合实际的理性认识。

四、文章要言之有序

我所说的言之有序,是指行文要合乎逻辑。逻辑严谨,应该体现在文章的基本结构、每一部分的具体论述、每一句话的表达上。一篇文章要做到逻辑严谨,首先是宏观结构要合理,其次是从宏观到微观,要经得住一层层地逐步分析、推敲。文章的题目和导语,应该表达出它的中心论题。文章的各个部分,应该是围绕着这个中心论题展开的。它们之间的区别是什么,联系又是什么,相互间是怎么关联的,都应该有清晰的逻辑思路。它们是围绕着一个中心从不同方面并列着展开的,还是环环相扣、逐层深入地展开的?是先通过分析提出问题,然后从总体上回答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再深入讨论其中几个相关问题从而使中心论点进一步展开,还是先立论,正面阐述,然后再逐一驳论,在与不同观点的比较中将自己的主张进一步展开并确立起来?文章有不同的结构方法、不同的逻辑构成,这要根据内容的需要,也根据作者的写作习惯来决定。对文章中的逻辑关系,如果作者自己都没有想清楚,读者读起来就不明不白,至少是读得费劲。具体到其中的某一节某一段,它是由更小一些的部分构成的,这些部分之间也应该有比较清楚的逻辑关系。最后是到每一句话,都应该含义清楚、准确,让人看得明白,并避免可能发生的歧义理解。

学术理论观点是用概念、命题来表达的,文章是由概念、判断、推理构成的。文章要合乎逻辑,就要求概念明确、判断恰当、推理合乎逻辑。概念有确定性又有灵活性,在不同的场合是有变化的。概念是用语词表达的,而语词表达概念存在着一词多义的现象,又存在着同一概念可以用不用语词来表达的现象。如果处处咬文嚼字,对每一个概念都先下定义,作辨析,像制定法律那样,那文章是没法读的。但如果对关键性的而理解上又有分歧的概念不加以界定,文章的逻辑就不严谨。如果大量地用一些生造的或搬用来的语词,含义不清,模棱两可,就不能成为具有科学性的论文。有些十分流行的用语,认真推敲一番,就发现它实际上是含糊不清的概念。判断恰当的前提是认识要正确、准确、明确。认识上有误差或认识模糊,判断就会不准。认识对头,还要表达准确。推理要合乎逻辑。有些文章的论述中,前提与结论之间不存在必然的联系,“推不出”,这样行文就不合逻辑。更多的情况是逻辑推理不严谨,有漏洞。比如事物的因果关系,主要的表现形式不是一因一果,而是多因多果。如果将某种结果的发生仅仅归结为某一种原因,就不严谨。逻辑上不严谨一般说来主要是认识片面造成的,但也是同缺乏严格的逻辑思维训练和文字表达的训练相关联的。

文章来源:《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年第3

文章作者:田心铭

转自:学术与我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