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SCI主编对写论文的建议

2025/5/12 8:35:50  阅读:9 发布者:

摘要

摘要应很好地概括你所做的工作以及你的研究发现;即便没有论文的其他部分,它也应具有价值(对于读者而言,摘要可能是他们能获取你研究成果的唯一途径)。摘要应以明确的目标陈述开篇,以清晰的结论收尾。在可能的情况下,直接陈述你的研究发现,让读者自行推断你的研究方法;这样你就能传达大量具体信息(包括均值和P),而又不超出字数限制。

引言

引言应简要介绍相关背景知识,并说明已知情况以及你计划开展的研究工作;它不应是对文献的详尽综述。引言应以明确的目标陈述结尾。一般来说,引言篇幅不应超过两页(双倍行距)

材料与方法

必须详细描述你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以便有能力的科研人员能够重复你的研究工作。此外,“材料与方法”部分和“结果”部分应相互对应,如同“镜像”一般;如果你提到开展了某项研究,就必须报告相应的研究结果;如果你报告了某项研究结果,就必须说明你开展了相关研究。我发现同时撰写“材料与方法”和“结果”部分,并在这两部分之间反复对照,以确保二者的一致性,这种方法非常有用。

结果

“结果”部分的正文中,你应该提及并突出表格和图表中呈现的信息;然而,你无需重复表格和图表中的所有数据(只需引导读者查看表格和图表,并简要概括其中的内容即可)。此外,“结果”部分用于展示你的研究发现,而非对这些发现进行讨论和解读;讨论和解读应放在“讨论”部分。而且,你不应该在“讨论”部分提及或展示那些未在“结果”部分呈现过的数据或研究发现。

不要说 “数据显示……”,而应表述为:“我们推断……”“我们得出结论……”“我们的解读是……”。在“摘要”和“结果”部分,要么引用P值,要么在“讨论”部分使用“显著”一词,但不要两者同时使用。

讨论

通常的做法是,在“讨论”部分先简要回顾你的研究发现(实际上这应是一个总结;详细描述应放在“结果”部分,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你不应该提及具体的表格或图表),然后结合相关文献对这些发现进行解读,阐述它们与以往研究结果的相似之处或差异,以及你认为这些发现意味着什么。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每个主题,具体的陈述顺序应该是:先阐述自己的研究工作,接着引用相关文献,最后给出自己的解读;多数情况下应遵循这一顺序(将你自己的研究工作放在首位可以突出其重要性;不要在提及自己的研究工作之前就大量引用文献,以免喧宾夺主)

尽管“结果”部分应紧密遵循“材料与方法”部分,但在“讨论”部分,你在陈述顺序上相对有更多的自由。

“讨论”部分,我建议你确定关键的研究发现(通常一篇论文中最多有6),并按重要性从高到低进行排序,然后首先呈现最重要的研究发现(通常是与你研究目标/假设相关的发现),接着是第二重要的,依此类推。之后,讨论个别具有异常结果的动物以及其他重要性低于论文主要发现的事项。最后,用一个有力的结论段落总结最重要的研究发现。不要以 “还需要更多的研究” 结尾,这对任何人来说都不是新鲜事!在最后一段中很少需要引用文献;你不是在提出新的观点,而只是总结关键的研究发现。

“讨论”部分,要尽可能完整地讨论一个事项,然后再进入下一个事项。讨论一个事项可能需要不止一个段落,这没问题。关键是要避免我所说的 “来回跳跃” 式的讨论方式,即先讨论一个事项,接着讨论一个或多个其他事项,然后又回到第一个事项。虽然有时无法完全讨论完一个事项后再进入下一个,因为有些事项相互关联,必然需要多次提及,但还是要尽量遵循这一原则。

转自AllSet学术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