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你经常遇见的毕业论文写作中常见出错的问题

2025/3/31 16:36:52  阅读:14 发布者:

学生在大学阶段主要是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因此,尽管经过刻苦努力和教师的指导,但写作的毕业论文中肯定还会存在一定的问题,只不过是问题的程度不同,方面不一样而已。毕业论文的成绩具有相对性,即使是优秀的毕业论文,也还是能够找出许多问题的,并且科学研究是无止境的,人们对问题的认识也是逐步深化的。毕业论文写作中常见的问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6点,看懂写论文就跟打字

一样快:

(一)选题方面。 

毕业论文选题是否得当会直接影响毕业论文的质量,常见的选题方面的问题有以下几种。1.选题过大。  

毕业论文的选题应选取有科学价值或实用价值有现实可能性、大小适中的题目。选题太大,难以把握问题的切人角度。此外,题目太大,难以深人细致地剖析问题,容易泛泛而论。2.选题过难。  

由于学生受时间、精力的限制,以及材料方面的局限,应注意选题的难度既不要过大,也不要超出自己所学的专业领域。 

虽然毕业论文的选题不能过大过难,但也不能太小、太简单,否则毕业论文的工作量不够,质量也不会很高。

3.选题陈旧。  

选题不要太陈旧,如果查阅文献有太多类似的文章,缺乏新鲜感,最好换一个话题。切忌一切照搬别人的材料和结论,应该在前人的基础上,敢于提出前人没有提出或尚未完全解决的问题,最好多选一点与现实生活、当代经济与科学技术发展密切相关的课题,注重研究现实生活中出现的新问题。

(二)观点方面。  

观点是文章的灵魂,确立一个明确的观点是毕业论文写作的关键,观点要力求正确,有新意,有理有据,这是写好毕业论文的基本前提。常见的观点方面的问题有以下几种。

1.基本观点错误或有偏颇。  

基本观点是指统率全篇毕业论文的基本论点与总结论。如果基本观点错了,其他一切论点、论据都不能成立,整篇论文也就站不稳脚跟了。

2.观点主观、片面。 

要避免毕业论文的观点走极端,妄下结论,也要防止观点只顾一头,缺少唯物辩证法所要求的全面性。例如,有一篇论文为了说明企业分配制度改革,提出用“三铁”打破工人的“铁饭碗”,这“三铁”是“铁心肠、铁手腕、铁面孔”,这就在批判“铁饭碗”时走了极端,把工人放在被改革的一面。又如,有的是捕风捉影,主观臆断,任意夸大或缩小,然后就匆忙地谈看法、下结论,这样的论文,缺乏准确性和真实性,所以也就缺乏科学性。

3.观点不鲜明,重点不突出。   

有的毕业论文过多地叙述工作过程,或选材不严,众多的材料缺乏认真的整理、消化,使中心论点不明显,重点不突出,这种情况在毕业论文中比较多。还有的毕业论文似乎成了--份工作总结或汇报,或是对某一工作所做的调查报告,却没有自己的见解。

4.缺乏新颖性和创新性。  

科学研究就是要不断开拓新的领域、新的途径,有所发现,有所创新,从而推动科学文化的不断发展。因此,作为反映科研成果的毕业论文,也必须有新颖性和创造性,提出新的思想、新的理论、新的见解,有独创性。

(三)前言引文不科学

国际学术论文实际上非常重视引言。通常,引言可以占论文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在引言中,作者需要告诉论文评论员和读者论文的意义,让人们在阅读引言后对作者为什么进行这项研究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常见的引言问题主要包括:1)介绍太短了。看到短小精悍的情况,他们只用几句话稍微介绍一下研究背景。个人认为,除了沟通等论文,介绍还需要写一定的篇幅。2)缺乏重要文献。很少有人注意到这篇文章。世界上有这么多论文。少引用一篇论文不会有问题。事实上,有时如果你引用更多的重要文献,论文可能会顺利使用。3)文献引用只是一个简单的列表,引文之间没有太多的逻辑。引用部分是一个完全用来讲故事的阶段。讲故事最重要的是逻辑,而不是列表。因此,每个引用的文献都应该反映在这个位置上的作用。4)引言中同一位置引用的文献太多。正常情况下,同一位置可以放两三篇引文,让人觉得你可能不读文献。5)在引文中否工作。在正常情况下,我们可以说XX做了一些工作,但他们没有做其他工作。然而,如果你说XX做的工作可能是错误的,那就更麻烦了。即使有这样的论文,它也可以减少不必要的麻烦而不引用。

3.实验描述太简单了

在一篇论文中,虽然实验描述的比例不是很大,但它仍然需要尽可能清楚地表达出来。一方面,当读者看到这篇论文时,如果他们想重复一次,他们可以按照步骤重复。另一方面,如果实验条件稍有改变,结论可能会完全不同。主要问题如下:1)有时实验描述可能太多,但他们似乎不愿意写更多。一些朋友直接说实验描述论文。他们引用的一些文献是研究生论文。理论上,这种情况没有太多问题,但这无疑会增加读者的难度。谁有兴趣和心情找出你引用的文章并仔细研究它?2)实验方法名称不统一。这种情况经常出现,实验方法在摘要中使用名称A,在前言中,名字变了B,在研究方法中,它变成了名称C,结论部分又回来了A。而这ABC其实说的是同一件事。

4.摘要、绪论或结论相混淆。 

由于部分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不明白摘要、绪论和结论的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致使三者内容相混。在一些毕业论文中,摘要、绪论和结论不当是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  

摘要也叫内容提要或内容摘要,相对而言,是毕业论文写作中最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例如,摘要过于简单,信息量不足,不能确切地表达论文的主要内容;不够简练,篇幅超过限定的字数;关键词数量过多或过少,用词不当;出现了图表、公式,或是对毕业论文内容的评论及自我评价;需要有外文摘要时,外文摘要翻译不准确。  

有些毕业论文的绪论夸夸其谈,长篇大论,但许多内容与主要研究内容关系不大,没有很好地起到引导本论的作用;有的绪论整段抄录教科书的有关内容,对一些人所共知的一般知识,不厌其烦地做介绍,却不提及自己的研究任务和课题的意义,内容空泛,文不对题。很多毕业论文的结论也不符合写作要求。例如,有的论文在写完研究过程和所能获得的数据材料之后,没有归纳和总结,也没有评价与建议,不能完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研究成果或结果。这样的毕业论文反映不出工作的最终成果,看不明白研究或设计任务是否完成和完成的质量。还有一些毕业论文在结尾处写上几点老生常谈的体会,这种肤浅的认识和感受,是不能代替论文结论的。

5.论证方法单调。  

有的毕业论文在论证主题过程中,方法比较单调,显得平铺直叙,没有波澜起伏。例如,有的文章从头至尾采用一种例证法,围绕大论点,提出小论点,用一个事例说明,由此得出一个大结论,论证就缺乏科学性和说服力。有的文章格式单调,往往是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然后提出几点对策,再加上陈旧的观点和数据,文章就没有论证的力度和说服力。有的文章结构刻板,缺乏创造性,形式千篇一律,总是“三部曲”(现状一原因一对策)或“四部曲”(成绩一问题一成因一对策),缺乏新鲜感和吸引力。  

要克服这些问题,就要在文中反复用各种论证方法,除了例证法以外,还要学会喻证法一运用比喻的方法把道理引出来,说明论点的论证方法;类比法--根据两种事物在某些特征上的相似之处,得出它们在其他特征上也可能相似的结论;对比法一把两种事物加以对照、比较,从而推导出它们的差异点;反驳法一通过否定对方的观点和看法,来阐明自己的观点;归谬法一反驳对方观点,首先假设对方的观点是正确的,然后加以引申、推论,从而得出荒谬的结论来,以此推出正确论点。

(四)材料方面。  

毕业论文材料是分析提炼主题的基础,是用来说明或论证意图及观点的。  

因此,材料的选择和使用一定要恰到好处。常见的材料方面的问题有以下几种。

1.材料和观点不统一。  

毕业论文不能只有空洞的意图或观点而没有材料,也不能只有材料而没有意图或观点,所以,材料和观点要统一。  

1)材料与观点不相关。毕业论文不能出现材料与观点相脱节的情况。有些学生通过网络、图书馆或资料室七拼八凑了毕业论文的字数,但仔细--看,所用的材料与观点根本不相关。  

2)材料说明观点的力度不够。有些材料虽然也能够说明自己的观点,但不够充分,造成论文的论据不够充分。  

3)材料与观点相矛盾。应避免使用的材料与要说明或论证的观点不相吻合的问题,不要出现只有观点没有材料,或观点与材料相矛盾的情况。

2.选择的材料不够典型。 

所谓典型材料,是指那些最有特征。最有代表性,能有力地揭示事物的本质,能集中地表现毕业论文主题的材料。围绕主题选择材料,不可能把与主题相关的材料都写进去,必须精选典型材料。

3.选择的材料不够真实。  

所谓真实,是指材料确实是客观存在的,能反映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毕业论文中所运用的材料真实,论点才站得住,才有说服力。而有些学生的毕业论文选材不准,没有鉴别真伪,对引用的历史人物、事件、时间、地点数字、引文等没有进行认真核对,致使出现误差。造成材料不真实的主要原因是观察不细和调查不实,或者是所谓的“合理推理”,给材料添枝加叶。

4.选择的材料不新颖。  

选择新颖的材料,能增强论文的现实性,使人耳目一新。这就要求我们要注意发现新生事物,写别人没有写过,或很少写到的人和事。要从不同的角度选材,给人新鲜的感觉。要注意选择新出现的有特色的材料。有的毕业论文,选材不新颖,用一些过时的陈旧事例,看上去是老面孔、老腔调,没有新鲜感和现实性,也显得没有说服力。

(五)论证方面。  

1.论据欠缺。  

所谓论据欠缺,就是论析时讲了一大堆道理,也很正确,但缺乏必要的论据来支撑;或是论文中提出了某个定理、想法,可能很正确,但没有给出严密的论证。

2.论证不畅。 

所谓论证不畅,是指在毕业论文的理论推导或逻辑证明中出现漏洞,证明过程跳跃过大或者牵强附会,使论文的分析证明成了强拉硬凑的无稽之谈,甚至把论文写成了让人啼笑皆非的文章。如果采用无中生有。有根无据的推理方法,难免说歪理、出谬论。

3.行文逻辑与规范问题

有些研究生在文章内容的排列和写法上感到有困难,以至于不能做到区分自己的数据和别人的数据、区分自己的观点和别人的观点。

问题的严重性在于,这种错误与学术不端相联系,而实际上研究生论文中的错误往往是由于不知如何处理而造成的。为了避免这种情况,遵循以下两点就可以了。

首先,在论文的任何地方,如果提到他人的数据、方法、观点,则必引用文献。

其次,在叙述的次序上,先提自己的,后提他人的。在数据方面先讲研究生本人采集的数据,后讲收集的数据。在结果展示部分,先展示研究生自己的数据,后展示他人数据或将两者综合起来的数据。

讨论部分,如果形成了自己的观点,要以“显式”方式说明,例如“根据本项研究,……”、甚至是“我认为”这样的表达方式。前人已在学术研究中确立了“材料与方法”、“结果”、“讨论”这样的逻辑结构,我们要用好它。

还有数学公式问题

与图表相比较,数学公式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相同的是数学公式也是按章编号的,而最大的不同是数学公式并非独立单元,而是正文的组成部分。因此,在数学公式出现之处的前后部分,文章是否要另起段落,应视情况而定。如果公式正好处于句号的位置上,则以下正文要另起一段。对于数学公式,不用在公式结束处给出标点符号,学术界默认如果句子结束就是句号,如果未结束就是逗号。作者要自己确定数学公式之后是是逗号还是句号。假如要对公式里的符号进行解释,那么显然应该是逗号,接下去的“式中……”内容应顶格写,因为段落还未结束。关于符号的解释,有些研究生喜欢用“其中,……”的表达方式,但“式中……”是更为确切的表达方式。

6.图表制作粗糙

论文图表中常见的问题如下:1)图片中的文字很小,只能用放大镜看清楚。一些研究生只是给机器拍照的照片,以便简单起来。当这些图片在屏幕上看到时,它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但很难区分压缩到论文中。2)多张图片放在一起,一按回车,图片格式就完全乱了。3)实验曲线,不增加误差棒。一些研究生在论文中说,他们重复了很多次实验,但图片中只有一个值。4)图片的比例值不统一。有时一组照片中的一组放大倍数为100倍,另一组放大倍数为200倍。把它们放在一起很容易观察差异,但由于倍数不同,它们是无与伦比的。5)表格格式不统一。有的地方,表格是三线,有的地方,都是实线

7.参考文献格式混乱

具体问题如下:1)同一参考文献已多次出现。说实话,我自己也发生过这样的问题。如果一篇论文引用了50篇文献,我很难找到一篇论文是否被重复引用。然而,无论如何,你仍然需要在提交之前阅读两次。2)参考论文信息不完整。在正常情况下,参考论文基本上包括作者、期刊、年、期、页码。有时他们只是写了一些信息。3)格式混乱。有些论文是基于A有些期刊是以期刊的格式写的B写的是期刊格式。4)期刊名称错误。Journal of Iron and Steel Research”和“Journal of Iron and Steel Research International”,作者不小心就把第二个期刊名称的International省略了这两个完全不同的期刊

转自蓝境数据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