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季:一篇合格的开题报告应该具备哪些要素?
2025/3/31 14:14:44 阅读:9 发布者:
一句话概括:开题报告可以理解为学位论文,学位论文有的,开题报告都要有,只不过与学位论文相比,开题报告对于毕业论文中的研究内容可以是设计阶段而非完成。从要素的角度上看,开题报告需要呈现研究背景、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研究设计,这是必选项,也是老师会重点看的部分,还有“非必选项”,比如进入安排、章节安排、可行性等。
一、研究背景
研究背景是开题报告的必选项,甚至是要出现在开题报告的一级标题和目录中的。当然了,你们要是不太清楚啥是一级标题,也可以来评论区留言,我也可以再“水一篇”论文格式的话题,这是玩笑话。既然研究背景要出现在一级标题中,那应该写点啥呢?听我给你拆解研究背景的写作要点:
(1)与研究问题直接相关的宏观、微观研究背景,可以结合理论、政策、数据,问题导向型的论文选题,尤其学会利用政策加数据的形式,阐述与研究问题直接相关的研究背景。
(2)研究问题。研究背景之后要紧跟研究问题,研究问题的阐述必须清楚、明了,对于实证研究来说,无论研究问题在标题中是如何包装的,但在研究背景中对研究问题的描述,要让读者一目了然的知道A对B的影响究竟是个啥,这其中,A是啥而B又是啥,你学会吗?
(3)研究问题的重要性。研究问题的重要性不是研究价值,但却胜似研究价值。在结构上,研究问题的重要性紧接研究问题,整体呈现更为平滑,如果仅仅以研究问题收尾稍显突兀;在内容上,研究问题的重要性是告诉审阅开题报告的老师,你的论文题目在学科或现实层面上是值得被研究的。
二、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也是开题报告的必需品,顺便再加上一个核心概念界定。更为重要的是,如果开题报告写的好,这一块内容,连同上面的研究背景部分是直接可以放到论文的正文中去的,能够节省你写论文的工作量,这就是我们之前强调开题报告很重要的原因所在,开题报告写的好,很多东西是能够直接移植到毕业论文中去的。
有关文献综述的内容,我之前写过一些学术论文的要点,你们回去翻翻。对于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来说,文献综述部分记得要去做“大综述”。啥是大综述呢?简单说,就是抽丝剥茧的逐步聚焦到你最内核的研究问题上来,这也是我在《教育实证研究论文写作》训练营中提出的观点。
至于理论基础和核心概念界定,我想说的是,论文涉及什么样的理论就写啥,切忌贪多嚼不烂,评审了很多硕士学位论文下来,发现一个通病就是列了很多和论文选题无关的理论基础,后续的实证研究你又用不上,或者说和实证研究仅仅存在“弱关联”,反而会让专家质疑你的理论与实证的关联性,也就是“两张皮”现象。从理论基础写作的角度上讲,要梳理理论发展的历史沿革、阶段性特征以及未来发展趋势,这一点和文献综述对研究问题的把握是一致的。同样,概念、文献、理论,写得好也是能够从开题报告直接复制到学位论文中去的。
三、研究设计
实证研究必须有研究设计,学位论文中要有,开题报告中也要有,这一块相对简单,包括数据、方法等内容。
(1)数据。介绍实证研究所用的数据是宏观数据还是微观数据?微观数据是一手调研还是二手微观数据?一手调研数据如何实施?啥时候实施调研?怎么确保调研数据的质量、外部有效性?二手微观数据是否获得权限,这些细节需要在开题报告中交代清楚,这是学位论文,尤其是实证类学位论文可行性的基础。
(2)方法。方法要讲细。学位论文的研究问题在A对B影响的基础上,肯定能拆解为不同的分支,这是横向逻辑主线丰富化的标志,不然你的学位论文工作量肯定是不够的,没看过的同学抓紧回去看我的推文《学位/学术论文写作中中总是不能逻辑顺畅的提出研究问题怎么办?》。针对不同维度的研究问题,要在开题报告中讲清楚,分别采用什么样的方法,该方法针对研究问题的分析,相对于其他方法来说有啥优势,这也是学位论文可行性的标志之一。
看出来了吧,只要你在开题报告中写好了研究设计,不仅仅能够直接放到毕业论文中,节省你写论文的功夫,还能解决你的可行性问题,不用愣编也能毫不费力的描述论文写作的可行性。
四、开题报告中的“非必选项”
计划进度、框架结构、技术路线图也要在开题中呈现,说它是“非必选项”,原因在于没人看那玩意儿,至少我不看,但你得有。格式搞得好看点,凑个完整的开题报告就行。
可能有人要问了,开题报告里要不要写研究价值和创新点?要写,我没说的原因在于,我评审的时候不太在意那玩意儿,你能把研究问题讲清楚、研究问题的重要性阐述明白,文献综述能够提出边际贡献值,还要啥研究价值和创新点?还要啥照相机和自行车?你不能既要又要的...
转自方超盘学术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