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我们先限定讨论范围:本文所讨论的研究方法,是指研究设计/开题报告/基金申请书(后面简称研究设计)中的研究方法模块该如何写,而不是去介绍某一种研究方法。当然,了解前者,对更深入地理解后者也会有帮助。
无论是面临毕业,还是日后的科研工作,撰写研究设计是一项必备技能。在撰写此类文档时,很多人会认为是一项无聊的差事——其实恰恰相反,一个好的研究设计,真的能帮我们把研究做得更好,把文章写得更好。今天我们就来集中讨论一个非常小的细节,即研究设计中所要撰写的研究方法模块是什么。
从上面几个例子来看,很多情况下,我们都避免不了在各种申请时陈述自己的研究方法,那么应该填写什么呢?我们再来看一个理论:
戴维·德·沃斯在《社会研究中的研究设计》中就“设计与方法”指出,“研究设计不同于资料收集方法……没有哪一种研究设计本质上要求一种特殊的资料收集方法。尽管截面调查经常被等同于问卷调查,个案研究被等同于参与观察……任何一种设计类型的资料,都可以用任一种资料收集方法来收集”,“同样的,设计经常被等同于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社会调查和实验经常被视为定量研究的主要例证……个案研究经常被视为定性研究的主要例证……把某个具体的研究设计等同于任一种定量或定性的研究方法是错误的……‘研究方法……既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殷,1993)’”。
看完上面这段话,我相信有人已经糊涂了,但这是好事,因为糊涂一旦结束,就会更清晰。我们先来问这么几个问题:什么是研究设计?什么是资料?什么是资料收集方法?什么是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
当然,我们没有必要回答上述问题,当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再回去读一遍沃斯所说的话时,就会明白以下这点:研究方法可能是收集和分析资料的方法,可以表述为“定性和定量的研究方法”。
其实,仔细去琢磨得出来的这句话,就可以很好地理解什么是研究方法了。
具体来说,研究方法是围绕研究所需要的资料来展开的。研究为什么需要资料?需要什么样的资料?需要如何收集和分析这些资料?第一个问题的答案是“经验主义”,我们需要证据来支持我们的研究,这样我们的研究才有说服力(也就是国内某些人所谓的实证研究,对应的英文是empirical study,在这里我们不对这种翻译和运用进行讨论)。第二个问题和第三个问题的答案就涉及到今天我们所讨论的“研究方法”——定性和定量。
定性和定量其实是对资料的一种分类,不同类型的资料所包含的信息也不太一样,对应的,收集定性资料的方法以及分析定性资料的方法,我们会把这些方法理解为是定性的方法;收集定量资料的方法以及分析定量资料的方法,我们会把这些方法理解为是定量的方法。(沃斯在论述时,重复地强调,某一种设计与方法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大家在刚接触这些概念时,很容易受到教条主义影响而产生一种偏识,认为不同概念或类型间的区别应当是“泾渭分明”的,这一点也被米尔斯在《社会学的想象力》中所指摘,所以恳请读者注意。)
当然,这只是一种尝试去理解什么是“研究方法”的切入角度,不唯一,不排他,为的是澄清或加深我们对“研究方法”的理解。事实上,研究方法具有更广泛的含义,各种以“研究方法”为名(比如艾尔·巴比的《社会研究方法》)著作更好的诠释这种广泛性。当然,我们不可能把几乎无所不包的广义的研究方法全都写进我们的项目申请书;我个人所理解的,是我们应当把狭义的——也就是刚刚从沃斯那里得来的观点——对研究方法的表述即“定性或定量的研究方法”写进申请书。
让我们来看一些实际的案例,看看他们是如何处理这一部分的写作的:
从上面几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如果仅仅就写了一句话“本文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似乎是过于简略了(当然,你也可以写“本文主要采用定性的研究方法”或者是“本文主要使用定量的研究方法”,视你的具体情况而定);最好是,后面还要跟上一些相对具体的描述,比如你采取了何种的资料收集方法,或者是何种资料分析方法,以充实成为至少一个段落。当然,我并不支持这种形式应当形成一种所谓的写作规范,或者成为一种学术的“潜规则”从而让新手迷惑不已——图7为境外院校的proposal,作者只是在某一个子问题如何开展研究时提到了两种资料收集方法,而没有在一个独立的模块把自己要运用的所有研究方法进行罗列。
接下来,我们还有最后一个问题,就是可以写到申请书里的“资料收集方法”或“资料分析方法”一般有哪一些?沃斯在《社会研究中的研究设计》中给了如下一个表:
沃斯使用这张表,是为了强调,研究设计(如实验或者个案研究)与资料收集方法(如问卷或者文献分析)之间不是一种对应的关系。同样的,我理解的资料收集方法与定性、定量方法之间也没有一一对应的关系——你运用任何一种资料收集方法,收集到的资料是定性的,那么你就可以在描述的时候这样描述:“本文采用了定性的研究方法,采用了文献分析法来获取相关资料”,但是你很难说“文献分析法是一种定性的研究方法”(尽管这是我们的认识中常常产生的一种偏识),因为“文献分析法”同样可以获取用以定量研究的相关资料。
在最后,我很想给一段自己就“研究方法”模块的写作范例,但最终还是决定不要这样做。原因很多,一是自己本身是反对这种所谓的形式主义的规范,二是自己可能并不能胜任这份写作从而引起误导(特别是因学科背景不同所产生的误导),三是有违自己写作这篇文章的初衷——这篇文章的初衷从来不是给任何一个读者以清晰的答案,我所有的初衷是希望能给那些正在思考的读者们分享我自己也正在进行的思考,从而给对方以启发,也给自己以启发。
转自冲出论文重围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