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论文“理论与内容融合”的三个方法

2024/9/20 16:35:26  阅读:1 发布者:

理论与内容分析的融合对于提升硕士论文的质量、增强学术性和说服力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一方面,理论为内容分析提供了坚实的框架和深度。内容分析如果没有理论的指导,可能只是对现象的表面描述,缺乏深度和学术性。另一方面,内容分析为理论提供了实践支持和检验。纯粹的理论构建可能缺乏现实依据,而通过内容分析,可以收集大量的实际数据,对理论进行验证和完善。

理论与内容分析融合的常见问题

(一)理论 “聊胜于无”

在硕士论文写作中,理论 “聊胜于无” 的情况较为常见,一种表现是完全未使用理论,例如某些同学在撰写关于特定专业课程教学方法的论文时,仅仅描述了教学方法的具体实施过程和效果,却没有运用任何教育理论进行深入分析。这样的论文缺乏理论支撑,难以提升到更高的学术层次。另一种表现是将理论仅作为背景,如在一些关于社会热点问题的研究中,作者可能会在开头提及某个理论,但在后续的分析中并未真正运用该理论,只是将其作为一种装饰,使得文章整体显得空洞。这种情况在硕士论文中也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论文的质量和学术价值。

(二)利用理论 “强行解释”

在论文写作中,利用理论 “强行解释” 的现象也不少见,有些作者在分析问题时,先介绍一个理论,然后直接用该理论的某些维度去分析问题,而不考虑问题与理论的适配性。例如,在研究某一特定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时,作者可能会直接套用心理学的某个通用理论,而没有深入分析该群体的特殊性以及理论与问题的契合度。这样的做法容易导致问题维度与理论维度对应牵强,使全文线索混乱。以一项关于职场新人心理健康的研究为例,若作者简单地运用一般的心理健康理论去分析,而不考虑职场新人面临的特殊压力和挑战,就会出现理论与实际问题脱节的情况。

(三)多个理论混用

多个理论混用也是硕士论文中常见的问题之一,有些作者为了使论文看起来更有学术性,在一篇论文中使用多个无关联的理论。然而,在分析论证过程中,这些理论之间缺乏联系,只是对每个子问题进行浅层次的分析。例如,在研究某一社会现象时,作者可能会同时引用社会学、心理学和经济学的理论,但没有深入探讨这些理论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综合运用它们来分析问题。这种做法不仅使理论难以驾驭,还会给读者造成混乱,出现引用理论多但没必要的问题。

理论在内容分析中的具体嵌入方法

(一)作为研究背景和分析框架

理论作为研究背景,能够为论文提供深厚的学术根基和创新来源。例如,在一篇关于新媒体对青少年价值观影响的硕士论文中,选择传播学中的 “使用与满足理论” 作为研究背景。该理论指出受众基于特定的需求动机来接触媒介,从中获得满足。在论文中,这一理论为研究新媒体环境下青少年的媒介使用行为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使研究者能够从青少年的需求动机出发,分析他们在新媒体使用过程中的价值观形成。

同时,理论还可以作为分析框架,为论文提供独特的分析角度。以社会学中的 “社会网络理论” 为例,在研究企业创新合作的硕士论文中,该理论可以作为分析企业间合作关系的框架。通过分析企业在社会网络中的位置、关系强度等因素,探讨企业创新合作的模式和机制。

(二)拆分问题,使问题与理论相匹配

判断该理论在本研究领域是否有使用过。在确定论文研究问题后,首先要对该领域的已有研究进行全面的文献综述。例如,在研究教育公平问题的硕士论文中,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发现,“罗尔斯的正义理论” 在教育公平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先例。罗尔斯的正义理论强调公平的机会平等和差别原则,为解决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约有 40% 的教育公平研究论文借鉴了罗尔斯的正义理论,这表明在该领域该理论具有一定的适用性和权威性。

提炼研究主题关键词,判断其与理论是否匹配。以研究农村电商发展问题的硕士论文为例,提炼出 “农村”“电商”“发展” 等关键词。然后分析相关理论,如 “创新扩散理论”,该理论主要研究新观念、新技术在社会系统中的传播和扩散过程。通过对比发现,农村电商的发展可以看作是电商技术在农村地区的扩散过程,因此该理论与论文研究问题具有一定的适配性。

判断论文主题的切入点,选择适合的理论。如果论文研究问题的切入点是探讨社会现象背后的心理因素,那么可以选择心理学相关理论。例如,在研究网络暴力现象的硕士论文中,若出发点是分析参与者的心理动机,可以选择 “社会认知理论”,该理论强调个体对社会信息的认知加工过程,能够为理解网络暴力参与者的心理提供理论支持。

(三)拆解理论,融入研究内容中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为例,在研究员工激励问题的硕士论文中,可以将该理论进行拆解。首先,分析理论所涉及的主体,即员工。在论文中,将员工与研究对象相对应,探讨不同层次需求在员工激励中的作用。其次,拆解理论的思想,如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分别将这些需求与论文的论点、论据匹配。例如,生理需求可以对应员工对薪酬、福利的需求,通过调查数据和案例分析,论证满足员工生理需求对激励的重要性;社交需求可以对应员工对团队氛围、人际关系的需求,引用企业成功的团队建设案例,说明满足社交需求对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的作用。通过这种方式,将理论的各个构件嵌入论文论证过程中的不同模块,使论文更具理论深度和说服力。

转自云创辅导咨询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