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有层次”的研究才是好研究

2024/9/4 10:56:20  阅读:18 发布者:

审稿时经常会审到一些达不到学术标准的论文,我实在无法理解,这些论文是怎么能存活到外审阶段的?我表示很困惑。当我审到这些论文时,我内心的学术坚守让我按捺不住内心的情绪,所以,在冲动之下,写了今天这篇推文,说一下这些论文为什么没有达到基本的学术研究标准。

1.什么是“有层次”的研究?

当下许多医学研究都是表面化的,停留在数据层面:只是描述一些病例或变量关系。分析完数据、完成检验就算结束;讲完病例就了事。仅仅停留在数据描述的研究,能被称为“学术”研究吗?每次审稿时,总会遇到大量这类研究。

其实,只有在数据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探索,才是好的研究。优秀的研究是在解释复杂的临床情境、病理变化或变量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这些现象究竟在回应什么样的医学问题。

数据背后隐藏的理论问题是什么?我的病例研究和实证分析最终可以为该医学理论问题提供什么样的新见解或新思路?只有在这些问题上进行深入思考,才算是好的研究,一个有层次的研究。

上学期在一门医学统计方法课程上,教授提到,优秀的学术论文像是一个沙漏型的结构,虽然实证分析或病例研究只是一个点,但首尾是广阔的,具有理论宽度和知识深度。实证分析和病例研究其实是为了回应医学理论问题。我对此深感认同,基于这个沙漏模型,我也勾画了一个符合学术标准的论文模型。

当我阅读其他学科的论文,尤其是国外学者的医学研究时,总能看到这种基本的学术意识。这种学术标准在其他一些医学研究领域也已成为共识,但在目前许多医学期刊论文中,这却是稀有的品质。而这种标准是每个学科形成其知识体系和影响力的基本素质,是推动学科发展和品质化的必备素养。缺乏这种标准,学科就很难真正知识化。

2. “有层次”的研究的文献综述是什么样的?

“有层次”的研究的文献综述应该是什么样的?我们可以从反面来回答这个问题。“有层次”的研究的文献综述不应仅仅是这样,我举一个极端的例子:

研究心血管病发病机制的论文有很多,但关于某种罕见病的研究相对较少;关于心脏病的发病率已经有很多研究,但关于这一罕见病的发病过程研究较少;因此研究这一罕见病发病过程是有意义的……

这种寻找文献空白的方式是失败的。为什么呢?

某种临床现象没有被研究不代表它就有研究价值。心血管病发病机制和这一罕见病的发病机制在临床上可能不同,但一旦提升到理论层面,两者可能根本没有区别;罕见病的发病过程虽然没有被研究过,但这个过程可能与其他病理过程共享相同的理论逻辑。我们应找到这些现象背后共享的病理逻辑,以此为基础进行文献综述,而不是单纯聚焦于这一罕见病的研究。文献综述的出发点应当是理论意义上的抽象概念,而非具体的临床现象。如果一个文献综述仅仅停留在经验层面,那么这篇论文肯定缺乏深度,是平面化的。我用一个更直观的例子来说明:

对于某个医学理论问题A,我们可以在临床中找到无数个病例a1a2a3……来研究这一理论问题A。前人通过对病例a1a2的研究得出了理论问题A的某些结论,但他们尚未研究过病例a3。如果对a3的研究不能推进对理论问题A的认识(比如从A1推进到A2),那么对a3的研究就是无意义的。我们不能因为前人没有研究过a3,就认为对a3的研究是必要的,这种论证是不成立的。我们研究的关注点是理论问题A,而不是病例a1a2a3。我们综述的对象,也应当是关于理论问题A的系列研究,而不是具体的病例研究。

因此,有品格的文献综述可以这样做:首先,将研究内容理论化;其次,以理论为基础进行文献梳理。我再举一个具体的例子:

如果我要研究医院的合并转设,难道我只需要以“合并转设”为关键词来做文献综述吗?不是的。我一定会找到合并转设背后的理论线索,比如这个线索可能是医疗系统的制度变迁,那我一定会去搜索相关的文献,而不仅仅是合并转设的文献。而且,我并不是以制度变迁作为理论视角来解释合并转设,而是希望通过这个案例推进对制度变迁理论的认识。

事实上,从经验到理论的过程并不是平滑的过渡,而是需要一定的“跳跃”。一个研究的病例或实证模型与理论问题之间可能有一定距离,理论化就是要跨越这个距离。理论能力就是这种跳跃的能力。从临床经验跳跃到理论不是一个容易的过程,有时是顿悟,有时是灵感。但无论如何,做研究一定要“跳”一下,从更高的理论层次看自己的病例研究或实证模型究竟对应什么样的理论问题。只有跳跃的研究才能形成层次感。

当然,有时这个跳跃不能太过牵强。昨天我审了一篇定量研究,这篇研究的优点在于它不拘泥于数据分析,而是试图在此基础上回应理论问题,但它的实证模型与理论问题之间的联系太过牵强,强行跳跃上去并不理想。

3. “摊大饼”类的质性研究

接下来,我想谈一谈那些在审稿中经常遇到的没有层次感的医学研究。除了那些“精致的平庸”类定量研究(只是验证一个实证模型,而没有理论问题意识,并且这个实证模型也只是常识性的,并没有贡献新知识),现在还经常能审到许多我称之为“摊大饼”类的质性研究。这类研究是典型的缺乏层次的。此类质性研究有两类。

第一类是“纯描述型”。这类研究通常没有理论问题意识,只是针对一个描述性问题洋洋洒洒地写了一堆,表面上看很有结构,逻辑严密,但其实没有任何学术贡献。这些研究一般不会进行深入的文献综述,研究结果只是列出一二三四,条条框框的,比如病因、症状、治疗方法,内在因素、外在因素,激活、限制……最后可能列出一些复杂的机制图,各种箭头,各种框架,看起来很高端,但实际上没有任何学术贡献。这类研究就是把所有东西都提到了,但没有说出什么实质性的东西,没有核心对话。缺乏学术问题意识,更没有学术贡献。

第二类是“套用理论的描述型”。相比上一类研究,这类研究至少有些理论,但这些理论并不是用来对话的,而是用来套用的。他们拿一个流行的理论套用一个现象,进行阐释,列出一二三点,也同样是条条框框,使用华丽的辞藻,然后就结束了。没有任何知识贡献,也没有提供新的认知。这类研究只是为某个理论增加了新的经验注脚,并没有推进理论发展,也没有解决什么学术争论,也没有描绘出新的临床现象。一切都停留在已有认知的范围内。举个例子:

a1a2a3a4是同一类临床现象,理论A最初是某学者通过研究a1或通过观察多种a*现象提炼出来的。我现在写一篇论文,用理论A来解释a2现象。同样地,我还可以写很多类似的研究,用理论A来解释a3a4现象……但我们会发现,我们只是在给理论A做经验注脚,并没有积累任何新知识,只是水了一堆论文。

然而令人困惑的是,许多人对质性研究的理解仅停留在“纯描述型”和“套用理论的描述型”(我最初也是这样,我的第一篇质性研究就是“纯描述型”,第二篇是“套用理论的描述型”,直到第三篇我才开始以理论疑问或理论与经验之间的不匹配为起点进行研究),这其实是一种误解。

4. “两不像”的假思辨研究

当然,哲学研究不适用于我所说的上述标准,应另当别论。

但除了真正的哲学研究和符合医学研究标准的实证研究外,还有一些类似“怪胎”的论文,可以称之为“两不像”的假思辨研究,这类论文当前在医学界还颇有市场。这类研究和前面提到的“套用理论的描述型”研究一样,显然有理论意识,甚至这些研究与其说是实证研究不如说是思辨研究(我称之为“假思辨”)。

它们在一些理论上总是要说点什么,但这种说法是无的放矢,既不能与实证研究形成对话,也不能与思辨研究形成对话。例如,某位学者提出一种新病理现象,然后引入一个晦涩的哲学理论来解释这一现象,结果是这种解释既不能增加对这一病理现象的理解,也没有推进哲学理论本身的发展。这是一种常见的、伪学术的研究方式。我们经常在某些医学会议上看到此类研究,这类研究带有很强的表演性质和吸引眼球的功能,但没有真正的知识贡献。

END

多做有层次的研究是每一个医学研究者应当努力的方向。即使我们不能做出真正的哲学贡献,也至少应确保我们的研究可以为医学知识体系的某一部分提供有益的增补,或是为某些临床理论问题提供有深度的解答。

SCI科研研究所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