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论文写作技巧——文献综述五种不同目的的写法

2024/8/19 16:25:17  阅读:18 发布者:

1.用于告诉读者自己知道什么

2.用于向读者呈现有哪些新的知识

3.用于评价一些知识——批判性思维

4.用于引出本文研究内容

5.用于本文使用

一、用于告诉读者自己知道什么

这是学位论文和项目申请所需要强调的目的。以博士学位论文为例,要求博士生展示掌握了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因此,在引言中(甚至在论文其它部分)需要展示与你研究背景和研究主题相关的尽可能多的文献,数目一般高达100篇量级。

虽然这其中会有一部分文献还用于其它四个目的中的几种或一种,但如果仅仅是为了展示自己知道什么,应指出相关文献针对的是什么问题、使用了什么方法、给出了什么结果和结论,以显示你确实对这些文献知识有一个完整的了解。

如果有节省空间的必要,可以分类将这些文献结合在一起进行介绍,必要时只突出其中一个方面,即针对的是什么问题、使用了什么方法、给出了什么结果和结论这几个方面的一个。

为了展示你对这些文献的贡献了如指掌,可以站在历史发展和相互依存的角度结合起来介绍多篇文献,或以某一观点为主线来组织这些文献介绍。如果孤立地介绍每一篇文献,就会显得在凑文献数量。

可以通过介绍原始文献、各阶段的里程碑文献和引起巨大争议的文献来让文献综述曲折起伏、动感诱人。可以使用恰当的语气和语境词来实现这种目标。

例如,对于某一里程碑文献,可以使用X等人于...年代创造性地提出了...,这一划时代的工作让...的研究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导致...获得重大突破”或相似方式突出。

如果是期刊论文,也可以适当使用这种目的,因为审稿人和读者还是乐于看到你“知识渊博”。虽然如此,在用于其它四个目的的文献足够多的情形下,单纯用于第一个目的的文献介绍应适可而止。

二、用于向读者呈现有哪些新的知识

这里所指的新知识有两个含义,一个含义是最近出现的与你研究主题相关的一些尚未被大多数读者熟悉的知识(尤其是那些最新会议、刚出版或在等待刊登期刊的论文或其它出版物刚出现的文章诞生的知识),另一个则是你使用了一些其它围绕相似主题的研究论文尚未注意到的早期知识或不管年代如何的跨学科知识。

总之,所谓的新知识,是指你的目标读者群可能并不熟悉的知识(以便向读者普及这些有利于阅读你文章的知识),或者刚刊登或待刊登的文章带来的新发现和新观点(以便告知读者新的动态)。在强调新的同时,需要强调与你的研究主题或你的研究思路的关系。

对于这种目的,需要适当指出这些新知识对本文主题的意义。另外需要以读者为中心,即介绍新知识时,让目标读者能看得懂,必要时对一些读者不熟悉的术语进行适当解释。对于一些特别重要的新发现,可以引用原文的示意图等来帮助读者了解。对于更细节的问题,则可以指出详细介绍见原文。

三、用于评价一些知识——批判性思维

评价包括正面评价和负面评价。正面评价有一些好处。例如,在投稿时,万一遇到的审稿人看到了自己的工作被引用,还是乐意看到自己的工作被人肯定和表扬(但不能刻意为了这样故意对每篇文章这样做)。另外,如果你的目的是要指出一篇文章的不足,那么先对其中一些优点进行肯定,也会缓和原文作者的情绪。

我们常常得到这样的建议,要以批判性思维来介绍文献。这一建议太笼统,似乎对于每一篇文献都需要使用批判性思维。无缘无故指出别人的伤疤并不是批判性思维的目的。另一问题是,我们常常误解,批判性思维只是批评而已。实际上,进行正面评价也是批判性思维。

什么时候使用负面的批判性思维呢?第一种情况是,原文确实有错误,尤其是观点错误。即使这种错误不会影响本文的研究,也应该适当指出来,这对其他人开展研究有意义,避免别人基于错误结论进一步犯错误。

第二种情况是,原文有不足,这是你研究需要改进的地方。

另外,即使对于批判性思维,也不能简单批评一下。约翰·莫莱(John Morley)在句型库一书中,专门有针对批判性思维的句型描述,从这些句型可以看出如何采取批判性思维。

Dr John Morley, Referring to Sourcesin Academic Phrasebank,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 2014

约翰·莫莱指出,“批评也意味着要寻找理由,以说明为什么我们不应该将一个论点或结论视为正确或真实。这可能需要你自己或参考其它工作找出作者的论点或方法中的问题。”

建设性批评比一般性批评效果更好,因为这会促成一些可以改进研究或写作的方法。约翰·莫莱引用爱德华·德·波诺(Edward de Bono)的话说:“反对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培养建设性思维的习惯。”

莫莱将批判性思维介绍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

突出以前研究的不足之处 ,例如,Such approaches, however, have failed to address

在单个研究或论文中找出弱点 ,例如,Jones fails to acknowledge the significance of

提供建设性的建议 ,例如,The research would have been more relevant if a wider range of X had been explored

介绍存在的问题和限制 ,例如,Smiths argument relies too heavily on qualitative analysis of

对别人的工作进行正面评论 ,例如,In their impressive analysis (of X), Smith et al (2012) showed that

引入一般性批评 ,例如,Many analysts now argue that the strategy of X has not been successful. Jones (2003), for example, argues that

介绍其他特定作家的批判性评价,例如,Other authors (see Harbison, 2003; Kaplan, 2004) question the usefulness of such an approach.

四、用于引出本文研究内容

在几乎所有情况下,在研究背景和需求介绍中会指出值得研究的主题,而具体研究内容则一般需要结合文献综述给出。

在研究背景和需求介绍中,你指出了值得研究的主题。别的作者一般将该研究主题的研究推进到了一个高度。虽然如此,别人的研究可能遗留了空白、尚有不足或者错误。在这些情形下,你牵引出了你的研究内容(特殊情况下,你的具体研究内容是可能凭其它方式提出来的,而不是由于现有研究牵引出来的)。

如果是由于别的研究牵引出了你的研究内容,那么需要交代清楚别人的工作是如何让你牵引出新的研究内容的。这可能有许多情形,以下只是一部分。

1)你的研究内容对需求很重要,但别人的工作完全没有想到。此时,你可以使用“然而,X问题似乎还没有人考虑”。

2)别人的工作有不足,需要你完善。此时,你可以使用上面介绍的批判性思维方式介绍别人的工作,顺便指出你将弥补其中的哪些不足。

3)别人的工作奠定了基础,使得你将需求问题推进到新的高度有了可能性。比如说,别人提出了某实验、计算或测量方法,利用这些方法你可以解决之前没法解决的问题,此时需要交代别人的方法是什么,有什么优点让你能解决人们之前没法解决的问题。

4)别人的工作让你很受启发,让你突发灵感想到了一个新的问题。此时,你可以使用“Inspired from the work of ...we find that the study of X may be significant in ... ”。

五、用于本文使用

这里所指的用于本文使用,是你要用到的别人的方法(包括别人提出的手段和步骤等)、用于对比你的结果的别人的结果、用于讨论的理论或观点、用于你验证的重要发现等。

原则上,用于本文使用的别人的工作需要详细介绍,但在文献综述部分,反而可能不需要详细介绍,因为你在正文中会依据情况进行某种程度的详细介绍。

有时,也可以放在介绍本文安排时,介绍你要使用的别人的工作。例如,“在本文第三节,我们使用X等人的方法计算...”。又如,“在本文第四章,我们通过...,验证X等人的发现。”

无论何种情况,在引言文献综述和独立的文献综述部分,尽量避免介绍太多的你要用到的别人工作的细节,而应该把相关细节放在正文要用到的部分。这些细节可以是:

1)数据,尤其是数据比较多的时候(如需要表格呈现的数据)。

2)图形,除非这个图形也同时用于牵引出你的问题。

3)实验方法的细节。

4)理论细节,尤其是用一堆数学公式和符号表示的细节。

5)其它一些有相似地位的细节,例如你需要引述的观点。

需要指出的是,对于你要使用的主意、想法和结论,尽可能清晰地将它们归于提出这些主意、想法和结论的作者(Brigham Young University, ME Writing Thread2017),尤其需要引用原始文献,而不是引用二手文献。

Brigham Young University, ME Writing ThreadHow to Write a Literature ReviewWriting CommitteeRev: 21 August 2017

读研的过程中,论文写作是必不可少的一环。近期接触到一些准研一同学,在论文写作方面是比较茫然的。

今天给大家整理一些关于论文框架搭建的方法与技巧,咱们一起来学习,论文写作中的框架到底是如何搭建的。

一、理清逻辑结构

论文框架的搭建首先必须要做的是理清全文的逻辑结构,确定好论文的逻辑结构,全文框架也就水到渠成啦。

一般论文的逻辑结构是什么样的呢?

万变不离其宗的就是运用好“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个三段式逻辑思维去梳理全文结构。

那这个逻辑思维是如何去展现的呢?

给大家举个简单的例子:

华佗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医学家,在做手术时病人常因剧烈的疼痛,拳打脚踢,华佗只好把病人捆起来。一天,因病人伤势严重,华佗来不及捆住病人就开始了手术。没想到病人毫无挣扎的意思,手术十分顺利。华佗做过不少手术,这种现象还是第一次碰到。

提出问题:病人为什么不怕疼呢?

分析问题:华佗细细观察,闻出病人一股酒味,发现原来人醉了就会失去知觉,做手术不会感到疼痛。如果有一种药,手术前让病人吃下去,病人马上失去知觉,再动手术,不就可以减轻痛苦吗?

解决问题:于是,华佗搜集许多种草药,配成各种药方,反复试验,终于发明了中药麻醉剂——麻沸散。华佗发明麻醉药比西方早1600多年,是世界医学史上的一大奇迹。

可以发现,华佗在发明麻醉药的整个过程中遵循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个三段式结构的逻辑思维原则,其实在论文创作的过程中,我们也是需要不断使用这种思维过程去为我们的全文构建整体的逻辑结构,为梳理论文框架做好前期的准备与工作。

看完这个例子,大家目前针对论文的逻辑结构是不是已经有一定的理解和认知了呢?接下来我们看下该如何搭建论文的章节框架。

二、搭建全文框架

不同类型的论文,整篇的组成部分也不完全一致,但大部分论文的组成主要包括题目、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等这几个部分。

幂盟君主要以正文框架的各组成部分进行技巧的分享与提炼,正文包含5-6个章节,一般分为引言、理论基础、研究假设、论证过程、研究结论、研究不足与展望这几部分。

(一)引言

引言也叫绪言、绪论。这部分主要是提出文中要研究的问题,引导读者阅读和理解全文,向读者勾勒出全文的基本内容和轮廓。关键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

1. 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目的、意义;

2. 概括论文的主要内容,勾勒大体轮廓;

3. 阐述本文运用的研究方法等。

如果论文相对简短,引言也可以相对比较简短。可以简单介绍研究的背景、意义等,然后介绍自己的目的以及主要内容。至于研究方法、研究结果等甚至可以省略。

(二)理论基础/文献综述

我们的研究往往是基于前人在本研究领域作出的贡献与理论之上展开的,理论基础这部分内容就是为了让我们的论文更加有说服性,更加有理有据。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去组织:

1. 研究国内相关的文献综述,分析国内外现有研究的优缺点,总结出自己的文献评述;

2. 介绍论文重点研究的相关概念,例如教育管理机制是什么,怎么完善优化,目前国内外现状如何;

3. 结合自己的论文对论文使用到的相关理论内容、作用、方法以及理论的提出者进行介绍。

(三)提出研究假设

(三)(四)(五)部分是全文写作的核心内容,提出研究假设与你是否能提出好的选题密切相关,研究者的 “问题意识”至关重要,选题的好坏取决于研究者能否就研究对象提出一个或一组 “有意义的问题”或假设。

(四)论证过程

这部分需要大家对收集的数据或材料进行分析研究,来论证研究假设是否成立,此过程会涉及到研究或者计算,如果做出来的实验有问题,需要反复进行验证。

(五)研究结果

研究结果主要是阐述研究过程可以得出什么样的结论。但如果你的文章是应用类的,就不仅仅是阐述研究过程得出的结论,更关系到论文的成果到底有什么意义,有没有实用价值。

(六)研究不足与展望

研究不足这部分大家可以挑几个研究中非原则性的问题谈一谈,例如:研究对象的范围不够广,理论模型可以再细化等。展望部分可以简单表达,例如:希望未来有人可以做相关领域的进一步研究。

选题方向

01 忌标准太低

不知道国际化标准, 例如, 不知道Nature Science等国际优秀学术期刊论文的标准、取向、动态。一些学生在选题时根本没有考虑还有国外学者的研究, 甚至某些获奖的博士论文没有一篇外文文献, 而其实论文涉及的领域正是国际研究的热点。

不知道母科学标准, 例如, 不知道化学、力学、生理学、医学、社会学、管理学、心理学、教育学、传媒学、经济学、历史学等母学科国际优秀学术期刊、国内优秀学术期刊的标准、取向、动态。

02 忌缺乏理论指导

不知道什么内容可以称得上是理论, 不知道科学的核心是理论, 不知道好的理论应当具有实践意义;论文“ 上不着天, 下不着地” , 成为既无明确的理论指导、又无严谨的实证根基的悬空论文。这反映出作者缺乏严格的理论训练和方法训练。

03 忌思维混乱

论文逻辑混乱, 结构不清, 没有整体设计理念。论文中只看到文字和文字的堆砌, 看不到逻辑推理的脉络, 看不到作者思维的痕迹和灵性的火花。这反映出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较差, 概括能力较差。这一问题反映在论文中需要高度概括、提炼的内容中, 如题目(包括各层小题)、摘要、讨论、结论等。

选题方向

01 忌选题不具有科学探索的倾向

选题没有明确的、具体的理论指导, 没有研究假设, 没有不确定性, 不冒风险, 没有探索倾向。

02 忌选题过于肤浅

例如, 大量的调查研究仅停留在用百分比对比,不具有普遍意义的细小环节进行描述的肤浅层面, 没有尽力探究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和因果关系。没有注意各因素的相互影响(第三变量的引入)。例如, 很少有实验采用交互作用设计, 很少有调查采用多元统计分析。原因很简单:提出的研究问题过于表浅。

03 忌选题重心太高

不注重从“ 小” 做起, 片面追求宏大, 用“ 战略” 、“对策” 、“ 发展”堆砌空中楼阁, 表现出“ 倒金字塔” 的倾向和“ 空泛化” 倾向。

04 忌将专项等同于专业

不能区分专项和专业的差异。不注意或不愿意寻找自己的学科归属、学理取向和研究重心。

05 忌文献综述只综不述或只述不评,不从中提炼出研究依据

例如, 文献综述部分太长, 用“自从盘古开天地, 三皇五帝到如今” 的文字轰炸方式罗列看过的资料, 期待博得评委“ 不念功劳念苦劳” 的同情, 却不对前人研究进行认真和详尽的评论, 不明确指出前人研究的不足;

又如, 仅用很小的篇幅阐述选题的理论依据、实践依据、理论意义、实践意义;

再如, 在文献综述和研究方法之间, 没有过渡段落或章节导出研究问题和研究内容。

文献综述部分还有一个突出问题是:流水帐似地罗列年代、作者和书刊名等, 没有按照“问题或要素” 等维度来展开论述框架。

06 忌不能全面掌握相关领域主要进展

例如, 即便有许多可资借鉴的外文文献, 也不引述或很少引述国外研究成果;文献没有引述到当年或前一年;很随便地表示该领域未见相关研究, 却没有在正确的关键词下进行文献查阅或没有进行扩展性的文献查阅;引用文献老化, 不能反映该课题是当前的热点问题。这样的话, 如何做到站在巨人的肩上?

07 忌引用文献级别过低

例如:大量引用著作中阐述的成果;引用低档次刊物的成果;引用“ 浅谈”文章。

08 忌关键词无专业特征

例如:现代、当代、特征、现状、现状调查、对策、改革对策、影响因素等词。一般而言, 关键词应是学术词典中可以查找到的词汇。

摘要部分

01 忌方法交待过粗, 信息不全

例如, 不交代被试情况、实验条件、问卷情况等。

02 忌问题、方法、结果和结论各部分失衡

例如, 仅仅介绍结果和结论, 问题和方法部分过于简单。

03 忌英文摘要用Chinglish

英文摘要的写作,如果英文水平较差,可以借助谷歌翻译等翻译工具。不过要注意的是,切记整段摘要复制到翻译工具中翻译,可以一句一句的翻译。翻译完全部摘要后,也要细细的斟酌语法和单词的使用是否准确。

研究方法、

01 忌忽视实验方法

不知道因果关系是科学研究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不知道探索因果关系的最佳方法是实验方法;不知道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主流研究范式是实证主义, 而实证主义的主流研究方法是实验;不会使用实验方法探索问题;甚至不知道什么叫实验!

02 忌问卷的效度评价过于单一

仅有以专家评价为依据的内容效度指标, 且专家评定过粗不细。不知道还有结构效度、预测效度等需要做定量化的考察。

03 忌胡乱套用内部一致性信度和重测信度

例如, 将事实题、单选题、排序题、填空题等放在一起, 做内部一致性检验,简直令人不可思议。

04 忌仅用问卷调查, 方法过于单一

不会使用实验、电话访谈、面访、行动研究、日记分析、作品分析等其他类型的方法探索相关主题。

05 忌研究方法介绍得过于简单

无法让读者判断方法的完备性和科学性, 无法让读者进行重复检验和后续研究。

06 忌违反绝对底线原则、不会进行多元分析

一些论文在样本不大的情况下, 采用了过多的显著性(可靠性)检验, 在应当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时采用的却是单元统计分析。

07 忌罗列非主要方法

核心方法用的是调查或实验, 却罗列非核心方法如文献资料法, 更可笑的是还罗列逻辑分析法、比较法, 以为列得越多越科学。这个问题根源于方法论、研究方法、研究程序的区分未被学生认识到。应当认识到, 与科学理论一样, 科学方法也是分层的, 包括方法论层面、研究方式层面和研究手段层面。

08 忌仅用百分比进行数据分析

而且, 分析还很肤浅, 使读者觉得和中学生、大学生的思维深度、思维高度以及数据分析水平区别不大, 甚至更低。

结果与谈论

01 忌数据轰炸

例如, 可以合并的表格仍以拆分形式展示;用大量表格堆砌研究结果。再如, 用表格展示原始数据而不是加工后的数据。

02 忌讨论不对应实证研究所得到的资料或数据

容易使读者感觉做不做研究、得到什么结果都无所谓, 反正讨论和结论都先写好了。

03 忌提出的“ 理论” 和设想缺乏调查、实验的实证支持

凭借臆想提出主观、空洞、自鸣得意的观点, 缺乏调查、实验的数据支持和全面、扎实的论证。

04 忌不找出并讨论本研究结果中与前人研究的不同之处

例如, 仅仅停留在“ 本研究证实了前人研究结果” , 无创新性。再如, 在展示和讨论数据图表时, 仅做描述, 不能透过数据去分析变量之间的关系。

05 忌不将研究成果做概括性的提炼和总结 

这种见木不见林的问题反映出逻辑思维和理论素养的不足, 导致不能对相关问题进行恰当的抽象与概括, 举一而反三。

结论方面

01 忌结论超越常识或专业常识

使读者觉得这样的结论不做研究仅凭教育直觉也可“ 创造” 出来, 而且可以“ 创造”得更好。

02 忌结论简单重复结果的主要内容 

结论中没有提炼结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03 忌对策与建议形同虚设

应用性研究的对策与建议不痛不痒, 缺乏针对性、操作性, 使读者觉得这样的建议不做研究仅凭教育直觉也可“ 创造” 出来, 而且可以“ 创造” 得更好。理论性研究的对策与建议不具有深刻性、超前性和引导性。

EI会议国际会议普刊专利咨询安排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