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论文中胜任力模型如何构建?

2024/8/8 11:27:27  阅读:19 发布者:

一、胜任力概念及其创始人

二十世纪70年代初期,McClelland博士在美国波士顿创立MCBER公司,为企业、政府机构和其它的专业组织提供胜任力模型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应用服务。

McClelland博士的领导下,MCBER成为国际公认的胜任力模型方法应用的权威机构。二十世纪80年代中期,MCBER与另外一家国际知名的人力资源管理顾问公司HAYGROUP合并,成为HAYMCBER。从此,胜任力模型成为HAYGROUP的支柱性服务内容之一。

McClelland的胜任力

McClelland1973年发表了测量胜任力而非智力一文,在该文中,明确提出了胜任特征(competency)的概念,并指出胜任特征是指那些能够区分在特定工作岗位和组织环境中绩效水平的个人特征。

这一概念使当代的人才观发生了巨大转变,由单纯以智力高低为标准转变为以个人综合素质为标准,将人员的素质特征与实际岗位特点直接联系起来,突出了实际工作中解决问题的能力(许多拥有高智商的个体不能胜任某些实际工作)。

在英文文献中,胜任力用 competencycompetencecompetencies 三个词汇表示。国内(包括港台地区)胜任力代表性的名称有:胜任力、胜任力模型、胜任特征(质)、职能、岗位职责、素质、资格、资质、能力、才能、受雇佣能力等。

Spencer1993)认为,胜任特征是指与参照指标有因果关联的个体的潜在特征,或者说是能将某一工作岗位上表现优秀者和表现一般者区分开来的个体潜在特征。

胜任力模型是指在岗位情景中员工个体潜在的、深层次的特征,它可以是动机、个性特质、自我形象、态度或价值观、某领域的知识、认知方式、行为技能等。它有四个重要特征:

只有同时满足这四个重要特征,才认为是胜任力。所以,胜任力模型是指担任某一特定的任务角色需要具备的胜任力的总和,是一种包含多种胜任特征的结构,是针对特定职位表现要求组合起来的一组胜任力。

行为:外在的行动和表现。

知识与技能:对特定领域的了解和对实践的掌握。

价值观与态度:对特定事物的偏好和判断。

自我形象:一个人对自己的看法,即内在的自我认同。

个性与品质:持续而稳定的行为与心理特征。

内驱力:内心自然持续而强烈的想法或偏好,它将驱动、引导和决定一个人的外在行动。

二、胜任力模型的构建

胜任力模型构建——归纳法

通过研究高绩效员工与低绩效员工的差异来建立胜任力模型。归纳法有具体的行为做依据,开发出的胜任力模型最能贴近企业现实,应用起来的效果好。

注意:缺点是开发过程耗费时间和精力很大,又需要特殊的行为事件访谈能力,操作难度亦很高。此外,用此种方法开发出的胜任力立足于现实,因此更适用于成熟与稳定的企业。

胜任力模型构建——推导法

根据实施战略对企业能力的要求和企业价值观推导建立胜任力模型。推导法的实质是一个逻辑推导过程,其基本步骤是:

1、澄清组织愿景、使命、战略和核心价值观;

2、了解岗位角色和职责;

3、推导胜任力。

注意: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胜任力模型与企业战略及价值观密切相关,逻辑清晰。

缺点是缺乏具体行为做依据,胜任力模型的描述过于抽象空泛,容易脱离现实。

胜任力模型构建——引用修订法

通过引用并根据企业实际情况修订国际或者是同行企业已有的通用胜任力特征模型来建立企业的胜任力模型。

此法是建立胜任力模型的一种简便方法。通常由专业顾问根据对组织的初步了解,结合通用的胜任力调查项目,提出一组相当数量的胜任力项目。然后由相关人员选择,根据选择频率筛选确定出胜任力模型。

注意:此种方法的优点是省时省力、对于初步引进胜任力概念而没有能力在胜任力模型开发上大量投资的企业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缺点是通用的成分多,与企业具体的文化、战略结合不够紧密。

自搞定论文我有招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