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三个一般性研究方法的写作要点

2024/6/21 14:59:11  阅读:17 发布者:

在确定研究课题、深入查阅大量现有文献并进行文献综述后,你将迈入规划研究项目的阶段。然而,在着手考虑如何实施研究计划时,你将面临的最关键问题之一是选择适当的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被定义为一系列工具和手段,用于在研究过程中发现新现象、提出新理论或观点,并揭示事物内在规律。这些方法是科学研究者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提炼出来的。一般来说,研究方法可以分为三个层面:方法论,即指导研究的思想体系,包括基本的理论假设、原则、研究逻辑和思维方式;研究方法或方式,即贯穿整个研究过程的程序与操作方式;具体的技术技巧,即在研究的特定阶段使用的具体工具、手段和技巧。

在研究特定主题时,选择不同的研究方法意味着选择不同的研究范式,这将直接影响研究结果的产生。我们在这里介绍的通用方法是从各个学科中综合概括而来的,它不是某一学科独有的,而是社会科学学科共同适用的方法,包括实证与规范方法、定性与定量方法。

实证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方法是一种以实际执行结果为基准的方法,旨在验证和衡量理论、观点或假设的准确性。它致力于准确描述事物的本质,揭示研究对象的真实面貌,解释是什么或者是什么样的

简而言之,实证研究旨在分析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经济活动的原因与结果,以及各经济变量之间的因果联系,以预测某种选择的后果。其主要特点在于通过验证客观存在的事实来验证已有结论的正确性。

实证研究方法是一种从个别到一般、由特殊到普遍的归纳过程,总体上呈现归纳性。这种科学性的分析活动旨在得出可在经验上验证和确证的结论。当经济理论局限于解释经济活动的原因、结果以及各种经济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时,这种理论就被称为实证分析。

规范研究方法

规范研究方法是一种结合演绎和归纳思维的方法,其着眼点在于逻辑性地总结和指导应该如何应当如何应该如何解决的问题,涉及伦理标准和价值判断。

它的主要特点在于在进行分析之前,需要确定相应的准则,然后根据这些准则来评估研究对象目前的状态是否符合这些准则,如果不符合,就需要考虑其偏离的程度以及应该如何调整。

当经济学研究将因果分析与价值判断融合在一起时,这种分析称为规范分析。规范研究方法强调的是如何根据伦理标准和价值观对现象进行评估和指导,以期望达到一种符合社会期望和价值导向的结果。

实证研究方法与规范研究方法比较

实证研究方法以其精确性和科学性而闻名。它是一种将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依赖于数量方法来分析实际数据并检验假设,从而使得其结论具有较高的准确性。这种趋势与当代社会科学发展的方向相一致,展现出强大的科学性。此外,实证研究方法紧密结合实际,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通过实证研究获得的理论不仅能够解释观察到的现象,还能够解释未观察到的现象以及尚未得到系统性证据的现象,从而帮助理解程序和方法应用上的差异。

相比之下,规范研究方法更加成熟,其依赖的归纳法或演绎法发展历史悠久,相对完善。规范研究在理论论证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假设或初始理论命题推导出下一层次的理论命题,并对这些理论命题进行演绎证明。在实践检验理论之前,可以先对理论进行逻辑性检验,这在基础理论和整个理论体系的研究中尤为重要。同时,规范研究还可以对已有理论进行逻辑检验,以发现错误理论或现存理论的内部矛盾。

一般来说,微观经济学更倾向于采用实证分析方法,而福利经济学与制度经济学则基本上采用规范研究方法。总的来说,具体问题越具体,实证分析的成分就越多;而对于高层次、涉及决策性问题,则更多地采用规范分析。例如,汽车是否应该进入家庭是一个社会面临的选择问题。汽车能否进入家庭涉及到汽车需求量、汽车价格、消费者收入水平等因素之间的关系,这些关系是客观存在的,适合进行实证分析。然而,汽车是否应该进入家庭则涉及到人们的价值判断,这属于规范研究方法的范畴。

对于经济学以及其他经济科学领域来说,实证分析方法和规范分析方法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它们作为研究和叙述的方法,只是在适用的条件和服务的目的上略有不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两种方法又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

定性研究方法

定性研究方法是一种基于社会现象或事物属性以及它们在运动中的矛盾变化来研究事物内在规律性的方法或角度。在进行定性研究时,需要根据一定的理论与经验,直接抓住事物特征的主要方面,暂时忽略同质性在数量上的差异。这种方法强调研究者和被研究者之间的互动,通过深入、细致、长期的体验来形成对事物的全面解释性理解。

定性研究通常通过参与观察和深度访谈获取第一手资料,主要方法包括参与观察、行动研究、历史研究法、人物志方法、田野调查和个案研究等。其中,参与观察是常用的方法之一。参与观察的优势在于不仅能够观察到被研究者采取行动的原因、态度、努力程度和行动决策依据,而且还能够获得作为特定社会情景中一员的感受,从而更全面地理解行动。然后,基于观察和访谈等所获得的资料,采用归纳法逐步将其由具体向抽象转化,最终形成理论。

定性研究是基于有根据的理论的,所形成的理论是从收集到的许多不同证据的相互联系中产生的,这是一个自下而上的过程。这种方法强调通过对实际情况的深入观察和参与,以及对个案的详细分析,来发现并理解事物内在的本质和规律。

定量研究方法

定量研究涉及对事物的数量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即通过解决有多少是多少等数量问题来深入研究事物。其主要目的在于使用数字化的方式描述和阐述所研究的对象,并揭示其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在本质上,定量研究使用统计模型来测试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相关性,进而检验研究者对该对象的理论假设是否准确,以及推断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

在方法上,定量研究主要采用观察、实验、调查和统计等方法来研究现象,对研究的严谨性、客观性和中立性提出了严格要求,以确保获取客观事实。定量研究通常以数据形式进行统计分析,必要时使用统计或计量软件,对所研究的现象进行说明,并通过演绎方法预测理论。然后,通过收集资料和证据来评估或验证在研究之前预想的模型、假设或理论。与定性研究不同,定量研究是基于一种称为先在理论的基础研究,即以研究者的先验想法为出发点,是一个自上而下的过程。

定性研究方法与定量研究方法比较

定性研究的定义涉及研究者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然而,定性研究往往难以做到完全的价值中立,更偏向于创立理论的过程,侧重于对社会现象的深入挖掘和把握,通过概括不同证据之间的相互联系来形成论题、论断或理论。这是一个从个别到一般、自下而上的归纳过程。

相反,定量研究秉承实证主义的观点,强调以经验的确切资料为科学基础。它主要依据调查得到的现实资料数据进行研究,强调客观性、操作化和概括化,并要求研究者采取价值中立的立场。定量研究通过对社会事实的测量,发现社会规律,旨在确定被研究对象的因果关系和相互影响,更多地关注个别变量和因素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指导实践。

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作为社会研究过程的两种途径并没有好坏之分。在经济分析中,定量分析能够揭示仅靠定性分析无法表达的现代经济错综复杂的相互关系及其变动趋势,提出经济决策的性质、方向和边界,并指出其直接效果和间接效果。定量研究方法的发展相比定性研究方法更为迅速并且日益成熟,它能够拓展研究空间,对实证材料进行系统性分析处理,使研究结果向着精确化的方向发展。然而,定性研究方法的发展相对迟缓,存在更多的阻碍,发展进程困难。

比较分析法

比较是一种普遍运用于认识论中的方法,被视为研究问题、认识事物的有效手段和途径。在研究性课程实施过程中,比较研究被广泛采用。社会科学中的比较研究法是一种逻辑思维方法,其核心在于通过对两个或两个以上有联系的事物进行考察,根据一定的标准寻找其异同之处。这种方法也包括对某种事物在不同情况下的不同表现进行比较分析,从而揭示客观事物的普遍规律和特殊本质。比较研究的目标是得出符合客观实际的结论,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问题。

分类

根据不同的标准,比较研究方法可以进一步分为以下几类:

1. 按层次分为单项比较和综合比较:

- 单项比较针对事物的某一特定属性进行比较。而综合比较则是对事物的所有或多种属性进行比较,单项比较常常作为综合比较的基础。然而,只有通过综合比较才能真正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因为需要考察事物的多种属性,尤其是将外部属性与内部属性一起比较,以全面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学术论文中,常见的是综合比较,例如《中国生产性服务业的水平、结构及影响一-基于投入-产出法的国际比较研究》。

2. 按属性分为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

- 横向比较是对同时存在的事物的既定形态进行比较,即类型比较法。而纵向比较则是对同一事物在不同时期的形态进行比较,即历史比较法,以认识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揭示事物的发展规律。例如,《中国非国有商业银行与外资银行竞争力比较研究》和《中国房地产市场财富效应研究-基于不同时期的实证与比较分析》。

3. 按目的分为求同比较和求异比较:

- 求同比较是寻求不同事物的共同点以寻求事物发展的共同规律。而求异比较则是比较两个事物的不同属性,以发现事物发展的特殊性。通过对事物的求同”“求异分析比较,可以更好地认识事物发展的多样性与统一性。

4. 按方法分为定性比较和定量比较:

- 定性比较通过对事物的本质属性比较来确定事物的性质,而定量比较则是对事物属性进行量的分析以准确地制定事物的变化。在科学研究中,应该追求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统一,不能一味地追求量化,但也不能忽视量化,而应该做到心中有数,并让数据来讲述事实。

除了上述分类的比较方法外,学术界还进一步发展和深化了一些相关的比较研究方法,例如差异性研究、逼近式研究和误读研究等。然而,在财经类的毕业论文写作中,这些方法并不太常用。

步骤

运用比较研究法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确定比较的问题:

- 比较研究的首要任务是明确比较的对象。这包括确定比较的主题,例如经济发达地区与贫困地区信贷模式的比较研究,以及确定比较的内容和范围,例如从中国与东盟出口结构的角度进行比较。这一步骤的关键在于明确比较的主题、内容和范围。

2. 制定比较的标准:

- 在确定比较的问题之后,必须制定比较的标准。比较的标准应当具体而可操作,以便于后续的分析。例如,在比较国家的教育经费时,可以采用人均教育投入、教育经费占国民总值的比重等指标作为比较标准。

3. 收集资料并加以分类:

- 接下来是收集相关资料并对其进行分类。这一步骤涉及通过各种途径尽可能多地收集相关资料,并对其进行鉴别以确保其权威性和客观性。然后,将资料按照比较的标准进行分类和整理,为下一步的分析奠定基础。

4. 进行比较分析:

- 比较研究的核心是比较分析阶段。在这一步骤中,需要对收集到的资料按照设定的比较标准进行逐项比较,并分析其差异的原因。比较分析应以客观事实为基础,对所有材料进行全面客观的分析。

5. 得出比较结论:

- 最后,通过对材料的比较分析,得出结论,并对结论进行理论和实践的论证。这些步骤相互联系、环环相扣,确定问题是前提,制定标准是依据,材料的分类与解释是基础,比较分析是重心,得出结论是目的。比较研究法的目的在于探索规律并得出符合客观实际的结论。

人类文明不断发展,各种复杂问题层出不穷,研究方法也在不断更新。在撰写毕业论文时,应当关注当今社会存在的问题和现象,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因此,在选择研究方法时,应结合一般方法、具体方法和其他方法,合理确定研究方法,并在创新中不断完善。

舒蕾本硕博论文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