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给年轻研究者的3个文献综述实用妙招

2024/5/24 14:00:50  阅读:23 发布者:

不管您信奉的是哪个流派的本体论和认识论,不管您专注的是量化还是质化,不管您的研究是纯理论的还是偏实证的,在一个研究项目的生命周期中,文献综述往往是贯穿始终,必不可少的重要工作。

很多国内外的研究调查表明,多数年轻研究者将大量时间和精力花在了文献综述上。但是,当被问及整个研究过程中最有趣的是哪部分工作时,很少有人的答案是文献综述。甚至很多人很烦恼文献综述的工作,尤其是英文文献综述更是让很多非英语专业的年轻研究者头疼不已。

更令人焦虑的是,当我们的研究方向是日新月异的热门话题时,每刷新一次数据库查询结果页面,下一秒都有可能出现新发表的文献。博士生们也会经常遇到这样一个难题,就是如何回答导师的灵魂拷问:你文献查得够深入够全面了吗?

事实上,导师们并不是想要学生把所有文献都了解清楚,那是不可能的。导师们更多的期望是年轻的研究者们可以尽可能地了解清楚自己的研究方向,厘清这个大方向下的各个分支领域和主要流派,以及尽可能了解比较权威而且比较新近的研究现状。

本文将为年轻研究者介绍三种实用的文献综述技巧。

用好电子数据库的高级文献检索功能

荀子说: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比较普遍的解读是君子的资质秉性跟一般人没什么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数字化时代,学会如何高效地利用电子数据库的文献检索功能就是当代的善假于物了。

当我们想快速了解一个关键词的时候,通常的做法是打开搜索引擎,输入关键词,点击搜索,然后从成千上万条搜索结果中寻找合适的资料进一步查看。在做科研方面的文献检索时,我们往往需要更专业更学术的资源。

现在很多大学都会为教工和学生提供数字化的文献数据库,有的是通过学校图书馆网站进入访问,有的是直接提供组织机构授权认证后,用户可以直接访问出版社的官方网站,对所授权的数据进行检索和访问。

很多大型电子文献数据库都提供了高级检索功能,但是大多数用户在搜索时会习惯性地使用默认的基本检索输入框,通过逗号分隔输入关键词,然后点击搜索。这样搜索到的结果是海量的,因为大多数的默认检索都是全文检索。

在一万条结果中,可能有一半以上的文章只是在参考文献里出现了我们输入的关键词,文章本身并不直接相关。真正可以让我们了解清楚研究方向的正确做法往往是去读一些领域内比较经典好的文献,而不是不经筛选乱读一气。

搜索文献这件事从来都不简单,针对一个稍微大一些的方向更是十分困难。所以,我们要利用好高级检索功能。

例如ElsevierScopus,在文献检索的关键字输入框下面,有一行稍微小一点的字高级文献检索,点击这行字就会进入到一个单独的页面。页面右方会显示运算符和字段代码,点击检索提示?可以查看详细的操作指导。

通过高级检索功能,可以输入自定义的检索字符串,精确地定位关键字所在的位置(摘要、主题、内容、作者、参考文献等),明确多个关键字之间的语义逻辑等。

除此以外,我们还可以在检索结果页面进行进一步筛选。在检索结果页面的左边,有很多筛选条件,例如是否有访问权限(有的文章即使搜到了没有访问权限也是白费功夫),发表年份、作者姓名、学科类别、文献类型、来源出版物名称、国家地区、文章语言等等。

同时,还有一个很好用的功能,就是分析搜索结果,在检索结果列表的表头上方,点击进去就可以看到各种数据统计分析报表,帮助我们快速高效地了解研究热度曲线等。

不同的电子数据库的高级检索功能略有不同,但是基本逻辑是一致的,就是通过各种自定义的条件来更准确快速地定位您所需要进一步深入阅读的相关高质量文献。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句话体现了孔子的启发式教学理念。大致的意思是,孔子说:教导学生,不到他冥思苦想仍不得其解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给他指出一个方面,如果他不能由此推知其他三个方面,就不再教他了。

在科研领域,高质量的文献综述文章是启发我们举一反三的最佳出发点。一个领域概况是怎么样的,大概率有人早就已经研究过了,还辛辛苦苦的写出了文章,这就是文献综述,一条可以提升效率的又快又好的捷径。

好的综述文章会给研究者节约大量的时间,而一般来说,每个领域的顶级刊物上都会刊登一些综述性的文章,还有一些顶级刊物本身就是综述类期刊,例如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这些顶级期刊上的综述文章很多都可以拿出来当作教材仔仔细细研读吸收。很多神刊都不是投稿制,而是邀请制,只有领域大牛才有资格发表,不仅权威,还能代表学科发展的最前沿方向。

所以,在展开大量文献阅读之前,首先找到所属领域的顶级综述期刊或者顶级期刊里的综述文章,这一点可以通过之前介绍过的高级文献检索中的文献类型来快速定位。当你找到研究领域的权威综述文章后,就可以着手梳理这个领域的知识脉络或文献地图了。

很多权威综述文章都会有特别详细和系统化的文献地图或文献归纳表。作为一个年轻研究者,如果我们想要在某个研究领域自己进行总结归纳,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容易不得其法,甚至误入歧途。

当然,也不乏特别优秀的年轻研究者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导师的教导能够在研究生涯的初期就发表很好的综述类文章,但是这背后的付出往往是常人无法想象的。

看完大牛的权威综述后的第一感觉就是如醍醐灌顶豁然开朗。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可以通过画思维导图的方式来把该研究领域的概况用自己的语言稍作描述来让研究目标更清晰。

有了思维导图,接下来不论查找文献还是阅读文献,都可以清楚文献处于一个什么样的知识结构当中。这就避免了年轻研究者们无头苍蝇般查了半天文献,还在领域内某个问题那一直打转,根本没看到这个方向还有其他更重要的问题亟待了解。

所以,综述的价值仅止于此了吗?其实远远不止。刚才提到过,写综述需要阅读大量文献,大量筛选、总结、归纳和梳理,所以,在综述当中被列出来的文献就具有很高的参考意义,这些被列出来的文献要么代表某个技术/方法/研究内容的前沿水平,要么是很夯实的基础研究。

直接阅读高质量综述引用的文献,比你自己找的要更快更好。领域脉络梳理清晰,下一步就可以通过上文介绍过的高级检索功能进一步完善这个领域的文献了。

通常来说,你要着重补充新文献、新研究,因为老的研究方法但凡比较有价值,综述里都会涉及到了。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文献综述最明显的价值之一是评估该主题的研究现状。高质量的文献可以帮助我们确定关于这个主题已经知道了什么,以及这个主题已经被研究得有多广泛。

查阅文献的另一个好处是,它可以迅速揭示哪些研究人员在该主题上写得最多,他们通常就是该主题的专家。如果一位研究者在某个主题方向写了20篇文章,他(她)就很可能比只写了一篇文章的研究者在这个领域更有权威。这位研究者很可能会出现在关于同一主题的其他文章的参考文献中。

我们可以从作者所写的文章的数量和被引用次数来推断该作者是否是该领域的专家,并且决定是否要关注该作者的进一步研究动向。在互联网时代,很多研究者都会使用科研社交平台来进行科研合作与交流,例如ResearchGate

当我们通过文献检索找到研究领域里的专家大牛后,可以到这些科研社交平台去搜索一下并关注这些专家的账号,如果我们所关注的研究者有新的科研动态,系统会自动发邮件提醒我们。

越来越多的研究者选择免费开放自己的研究成果供全世界的研究者学习探讨,有些文献资料如果我们的学校没有权限,说不定大牛的社交网站上就有免费的全文下载。如果您所关注的研究没有免费开放,也可以尝试联系作者请求全文。

很多出版社都支持作者拥有一定数量的电子文献分享权,可供一对一小范围学习交流分享。

最后送给各位读者一句孔子的经典语录以互勉。

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医护之友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