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解密论文评审过程:SCI论文是匿名送审的吗?

2024/5/23 18:26:05  阅读:26 发布者:

同行评议,在不同的期刊操作还真不一样。有双方信息都公开透明的,有单盲(single-blind,审稿人可以看见作者信息),有双盲(double-blind,双方互相不可见身份)这三种。

1 同行评审的发展史

同行评审发展到今天,也就80多年的历史。

2014年,科学公共图书馆 (PLOS) 的共同创始人Michael Eisen对《华尔街日报》说,人们不应当认为学术期刊的同行评议表明了科学工作的正确性。这只是说明有几个人(1-4)读过了,没有发现严重的缺陷。

确实,要不然那么多发表出来又撤稿的论文,怎么解释?

2 双盲比单盲更公平吗?

那双方身份都不可见的双盲是否比单盲更公平呢?

Nature曾经做过尝试,并公布了结果:

出人意料的是,双盲并没有如之前调查的那般受欢迎,只有不到20%的作者选择了双盲,且双盲的评审质量并没有比单盲更高。

而且对于审稿人来说,即使看不到作者信息,也很容易通过论文中的蛛丝马迹知道是谁的文章:比如在IntroductionMethods部分要提到之前的工作引用文献,还有写作风格,作图风格等等,圈子就那么大,很容易看出来出自哪个课题组。

甚至老司机作者也能反向猜出审稿人是谁。

3 目前主流审稿形式

目前最主流的审稿形式还是单盲,即审稿人可以看到作者全部信息,但作者不知道审稿人身份。

对于审稿人来说,提出更犀利尖锐的评审意见、甚至拒稿,都不会有什么心理负担和顾虑。但是,另一边,作者会说这给那些蓄意打压、怀有恶意的审稿人钻了空子。总之,并没有完美的解决方案。

4 同行评审未来的发展趋势

同行评审因为审稿过程中的偏见、不公正而被大家诟病,此外,这一步还是严重制约整个审稿周期时长的步骤,因为是义务劳动、没有责任和合同约束,编辑经常会面临找不到合适审稿人、好不容易集齐人数,又有个别审稿人放鸽子不返回审稿意见,编辑有的临时加人。此外,随着各大主流期刊纷纷创办新刊,再加上科研内卷、研究人员越来越忙碌,找到足够数量的审稿人越来越难了。

一区顶刊eLife率先做出改革,于2023年改为创新开放式的同行评审模式。传统同行评审的最终出版决定权在编辑手中,审稿步骤是:提交-初审-同行评议-终审-出版;而eLife assessment模式是:提交-同行评议-发表-作者修订-记录的版本。

这也就意味着,作者接收到审稿意见后,如果觉得修改意见合理,可以进行修改后即可发表。如果作者觉得修改意见不妥,他可以提出异议或决定不发稿。

eLife模式中,论文是否最终发表的决定权被移交到了作者手中。同行评议的效率大大提高。

eLife敢这么做,也在于它有一支高质量的专家编辑团队,他们都是生命科学和生物医学领域的知名学者。在初审阶段,就把60-70%的来稿拒之门外了。

目前,也只有eLife一家实行这种评审制度。

总之,虽然目前的同行评审制度,但是,学术界也没有更好的替代方案。每位作者投稿的时候,都要被审稿人拿捏。任你内心OS奇葩审稿人,不合理的意见,还的礼貌的回复,全面的修改。

迪娜学姐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