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SCI被拒原因及对策,这样处理拒稿秒接收!

2024/5/22 18:25:49  阅读:19 发布者:

SCI拒稿是常见的情况,甚至一些高分值的SCI拒稿率达到80%以上。常见的原因有哪些呢?该如何应对?

SCI常见拒稿原因

通常来说,如果不是论文质量太差,论文被拒通常有以下几个原因:

1、论文无新意:国际刊物最欢迎的是具有原创性的工作,实验论点重复他人已发表的文献,或能从已发表的国际文献中通过简单推理获得,或直接重复他人工作的常被拒稿。

2、分析不到位:有新的发现,但未能很好地提炼升华并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只有单纯的定量描述,缺乏定性的、理论的分析。

3、内容不够分量:不同杂志对论文内容的重要性要求是不同的,论文应该是该杂志感兴趣的领域,能够引起该杂志读者群的兴趣。

4、理由不够充分:论文提出的论点不能通过该实验方案所证实;逻辑推理有问题;实验方法学理论欠缺;未能公正客观地从其实验结果中推得结论。

5、实验不完善:数据或分析存在严重缺陷。实验数据量太小,或实验条件控制不好,或没有设立对照组。

6、数据统计处理不当:数据统计检验方法和统计学分析方法不对或不够妥当。

7、应用领域窄:仅仅是区域性 (Local) 工作,而不是具有普遍意义、可以推广到其他地方的工作(General),或仅仅是国外方法在中国某一地区的应用,而不是提出新的方法。

8、表述有问题:表达很重要,好的表达让人看了很舒服,也很容易懂。很多专家都是写作高手,招博士生时也很注重文章功底。写好文章后,你还要推敲推敲,看是否清楚到位,不要因为自己的表述让人产生模糊不清的概念。因此,在自己的论文完稿后,还要多加检查,避免低级错误,力求表述准确,推断合理,达到合格水平。

面对拒稿的对策

1、要理解SCI论文被拒稿是一件正常的事情(70%以上被拒),因此要保持良好心态。

2、对完全拒绝的论文,编辑通常会表达不愿再看到该文。(再寄送这类文章是没有意义的,应该补充修改后改投其他SCI期刊)

3、审稿人有时也会犯错误,不仅仅是笔误也有专业知识上的错误,因为编辑找的审稿人未必是你相同领域的专家。如果作者对否定的原因有异议,可以向编辑或主编提出自己的意见,据理力争,只要自己是正确的就要坚持。在回复中委婉地表达一下你的意见,如果编辑同意作者的意见,论文可以重新进入新的一轮审稿程序。不过这种情况很少见,成功的可能性很低。

4、如果文章被拒绝是因为数据或分析有严重缺陷,这类论文不妨先放一放,等找到更广泛的数据支持或有了更明晰的结论后,再将经过修改的文章寄给同一SCI期刊,编辑通常会考虑重新受理。

5、如果被拒论文不是由于文稿中的错误,而是重要性或创新性不够,作者仔细考虑审稿人意见并认真修改文稿后,可以改投影响因子较低的其他SCI期刊。转万方寰宇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