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论文投稿这三步一定要做对!

2024/5/22 11:43:31  阅读:17 发布者:

对于科研工作者来说,比费尽心血做实验写论文更煎熬的,是投稿后经过漫长等待,却盼来一句“It is with regret...”的回复。其实,被SCI期刊拒稿是一件很平常的事,70%以上的作者都有过被拒稿的经历,而科研论文发表最高境界的Science拒绝率更是高达92%,而这其中有一种最悲剧情况的便是Desk Reject。所以为什么你的文章刚投递就被Desk Reject,而别人却能一年发好几篇SCI?其实大概率是这三件事没做好!

Desk Reject通常有以下几个原因:

1.文章稿件方向不合适(硬件问题,没有必要再试及时转投)

2.工作量不够,数据存在问题,临床注册号/伦理要求不符合等(能补充的尽量补充,不能补充的也就属于硬件问题及时转投)

3.格式不对

4.语言太差

5.重复率过高

其中后三点是我们完全可以提前规避的:

格式问题

SCI写作应遵循一定的书写格式,不同的期刊会有一套自己的书写格式要求。格式问题很容易被作者忽略,但它对于稿件的去留却有很大影响。如果是论文某一部分格式不对,有可能退修,修改好后重新投稿;但如果整篇论文的格式没有按照期刊要求的格式来投稿,那有很大的概率被拒稿。因此,作者在投稿前尤其论文接受发表后,应严格按照期刊投稿指南认真准备稿件。

语言问题

在所有的拒稿原因中,对于母语为非英语的作者,因语言问题被拒稿的情况非常普遍。特别是一些期刊对语言的要求比较高,本身拒稿率就高,所以任何一个因素出问题都可能被拒稿。

Science来说,每年大约要收到1.4万份论文,经过层层筛选最终能够发表的只占总投稿量的8%。对于中国作者来说,有相关统计,因语言问题被拒稿的比例占所有拒稿总量的33%左右。因文章语法错误、表达方式不清晰、逻辑混乱等问题而造成的论文质量不佳,一直是英语非母语地区作者的硬伤。

对于国内的科研人员,英文SCI论文的撰写还存在一定的难度,普遍都是将SCI论文撰写成中文,而后再翻译成为英文投递。这就对译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英语水平外,还需要有专业的学术背景,从而才能确保翻译稿只围绕在字面翻译,而是根据SCI论文写作特点对论文进行修改翻译及润色。

重复率过高

SCI是有明确要求的,一般不建议超过20%(含带参考文献的查重)。如果重复率过高,系统自动审核的过程就会拒稿,稿件甚至无法到达编辑手中。哪怕你通过了投稿,在你重复率较高的部分,原作者看到也会和期刊联系,投诉你的抄袭行为,也将导致你的论文被退稿。

为了避免查重率过高,我们在SCI撰写阶段就要在表达上加以注意。综述论文和学术论文在降低查重率的方法上略有不同。对于综述论文,引用他人的文献,需要将他的内容理解后,自己撰写出来,而不是简单的复制,或者直接摘要里面抄袭1-2句,一般的小套路是,整理前人的成果,用表或者图的方式进行展示,同时对成果整理分析把控,会有效降低重复率。对于学术论文,重复率较高的地方,一般在引言部分,就和综述一样,学会理解他人的成果,变成你自己的语言或者表述来表达。

同时在文章完成后一定要提前进行查重和降重,保证重复率在安全范围内。同时也要注意找靠谱的机构进行查重,以免文章数据泄露。

麦德辑学术编译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