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硕士毕业论文,没有创新点怎么办?

2024/5/13 17:27:25  阅读:18 发布者:

需要明白的 是,既然是硕论,创新点的创新是大打折扣的,大家写作的时候就能发现,同一课题,类似题目,相关研究中的套路和范式都很泛滥,所以,硕士毕业论文的创新点更多的是研究的重难点,或者体现你硕轮工作量的工作重点

这些只要能够表述出来且语言逻辑上层次分明,凸显硕轮的 工作量和思路起点,基本上是么有问题的,需要说明的是,硕论本身就是问题导向的,你把解决的问题用一二三表达出来也是创新点。

但硕论的创新点在文本表述的时候不需要太多,不要超过三点,基本上就是,内容创新,案例创新,方法创新,切入点创新这些,切不可有理论创新,谨慎使用观点创新。

没有创新怎么办,大概率是无法通过盲审的。

往届不太可能,今年极有可能。

论文及学术环境的严苛,是由高向低传导的,先教师博士硕士本科压力的传导机制,是教育部高校学院学科建设导师学生,从近期爆出的院士造假,到个别高校个别教授的造假,再到部分硕博论文的造假,以及今年开始实行的教育部对本科论文的抽检,整体上都是这样的压力传导机制。

前几年随便水过的情形,基本上是不存在了,

而且,这种压力的传导机制下,什么985,211,双非类高校,并无不同,什么全日制,非全,也无不同,什么专硕,学硕之分,也无不同。

各自按照学科要求和学位论文要求,都得盲审,都得抽检,即便过了也得上知网经得起检验。

这就跟工程领域的终身负责制一样,什么时候出问题,什么时候启动追责机制,院系,学科,学校乃至导师,一个都跑不了,未来可能还会覆盖到盲审的评委。

至于学生,是压力的末端,真出了问题,其实跟你关系反倒不大了,要追求的是整个培养、盲审、学位授予的链条。

所以,在没有授予你学位之前,完全可能有80%的延毕可能。

而且,即便是往年的情况下,盲审通过率也不是100%,工科最低,大概在70%,也就是30%的人延毕,其他学科在10-15%的延毕。

需要支出的是,不要以为自己是双非,非全,在职专硕,好像要求就简单了,不好意思,达不到要求,对你的延毕处理,导师和院系是丝毫没有心理负担的毕竟,像全日制,学硕,这样的嫡系亲传,该下手也得下手,更何况你一个俗家弟子

转自本科硕士论文百川指导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