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警惕论文作者信息造假

2024/4/17 15:53:05  阅读:14 发布者:

论文作者信息造假,是指学术论文投稿人在投稿过程中提供部分或者全部虚假的作者信息,具体包括:作者不知情被挂名,即署名作者对论文内容和投稿过程不知情、作者身份信息造假、作者联系方式造假、作者不同意署名而被署名等不同表现形式。

1、作者不知情被挂名

随着社会对各种核心期刊的追捧,学术期刊之间对稿源的竞争日趋激烈,在这其中有的期刊不是以论文学术质量为标准,而是过于追求名人效应,对知名学者的论文高看一眼,甚至只要是名人的稿件不经评审就直接刊发。因此导致有的投稿人将对论文内容不知情的学者列为共同作者甚至通信作者,以增加论文分量,引起学术期刊编辑和主编的重视,在审稿过程中受到关照。这种情况多发生在研究生或青年作者身上,他们对自身研究能力和论文学术质量缺乏自信,又因临近毕业或评职称时间紧而急于求成,在不告知对方的情况下,将自己的导师或同一学科的知名学者列为共同作者,这些被挂名的作者碍于情面或没有精力调查处理,只要未出现不良影响,即使事后发现自己被挂名,一般也都默认事实。2018831日,国际期刊《PLoS ONE》在其官网上发布一则撤稿声明,将该刊2017年第8期发表的一篇论文进行撤稿,原因是论文的第二和第三作者致信该刊,表示他们从未同意被列为该文章的共同作者,该文在他们不知情的情况下就被投稿和发表出版了。

2、作者身份信息造假

由于期刊评价的异化,有的学术期刊对作者身份有各种硬性要求,有的虽然没有硬性要求但对拥有相关学术头衔的作者刮目相看”“青睐有加。有的投稿人为了投其所好,对作者身份进行造假,比如提高职称等级,或者添加虚假的学术头衔。笔者在工作中曾遇到一位作者,其在投稿论文作者简介里明确标明具有博士学位,但等到论文校对时作者将博士学位信息特意删去,笔者电话联系作者进行核实,最后作者坦承是投稿时临时添加的,目的是增加学术资历,其实期刊对作者身份并无此类硬性要求。

几年前,有位被媒体称为论文大神的董鹏,从2011年起,在5年时间里一共发表了约800篇文章,涵盖现代物流、产业经济学、美学理论、古代文学、心理学、电影戏剧等诸多领域。笔者通过中国知网查询,其作为第一作者在此时间段以卡莱(梅州)橡胶制品有限公司为单位署名发表的学术论文就达490余篇。他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发表如此大量的论文,就是因为他为自己伪造了博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等各种高大上的身份。

董鹏在事件曝光后接受媒体采访时坦承自己没上过大学,更无博士学历,诸多合作者也是他乱写上去的,这些被董鹏添加的作者的身份信息也有很多是虚假的。

3、作者联系方式造假

联系方式造假主要有2种情况:一是投稿人为了对被挂名作者隐瞒投稿过程而向编辑部提供虚假联系方式,目的是不让编辑部与被挂名作者取得联系,以免穿帮”;二是论文中介在投稿时提供的作者信息一般都是中介自己的信息。论文中介已发展成为一个产业,包括论文代写、代发等全流程业务。现在大多数学术期刊都采用网络投稿系统,笔者在工作中发现,有很多论文是通过论文中介进行投稿,作者联系方式,尤其是Email和手机号基本都是论文中介的,通过系统查询和人工比对,可以发现同一个手机号对应着数量不少的作者姓名和Email。这2种情况都无法联系到真正的作者。

4、作者不同意署名而被署名

这种情况与不知情被挂名的区别在于,不知情被挂名是指投稿人未将论文内容和投稿过程告诉被挂名作者,而作者不同意署名却被署名是指投稿人将论文内容和投稿过程告知了,但作者不同意署名却还是被投稿人署名为作者,这种情况性质更为严重。如果说不知情被挂名是一种欺骗,那么作者不同意署名却被署名则是一种强烈违背作者主观意愿的恶意署名行为。

转自医护之友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