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医学研究与论文写作中整理素材的学术蕴意

2024/3/19 9:21:34  阅读:21 发布者:

众所周知,在医学研究乃至论文写作过程中,对相关素材的整理至关重要。下面,围绕医学研究及论文写作过程中相关素材的整理这一论题,基于科学认识过程及蕴含其中的科学思维活动的特征,并结合医学专业特点,揭示整理素材的方法学意义及其价值所在,如抽象概括具体的内容、挖掘潜在的知识、拓展未来的研究空间等。

一、具体内容的抽象概括。医学研究的目的在于把握人类的生命现象,而对其解释、说明乃至干预,所依赖的不是一个个具体的感性内容,而是高度抽象化的以概念为核心的医学理论。通过研究过程中的科学思维活动,对相关素材的整理实现了认识上的抽象化。一般认为,抽象作为一种思维活动或过程,是对已经获得的大量感性材料、经验事实,经过比较、分类、分析、综合,抽取出普遍的、必然的、内在的本质或规律。是概念形成的基本方法与活动。没有抽象就不能形成概念,没有概念,就无法建立起科学理论。

二、潜在知识的显性挖掘。在整理研究素材的过程中,不仅将相关现象置于广泛背景之下,以整合到自然现象之中,通过联系凸现其意义,更要通过前面所述及的抽象过程形成概念,再以同样的方式将其整合于理论体系的概念之中,赋予其更广泛的释和说明功能。藉此,可以推断、可以发现与已知显性知识有内在必然联系、但尚不清晰或尚不知晓的潜在知识。作为以现代化信息资源为基础、以相关数据潜在联系为前提的数据挖掘,已成为一种最具时代特征的医学知识发现的新方法、新途径。

三、拓展未来的研究空间。正如科学大家所提示的实验有两个目的,彼此往往互不相干:观察迄今未知或未加释明的新事实;以及判断为某一理论提出的假说是否符合大量可观察到的事实。一样,整理素材不仅仅是为了梳理总结前期研究工作为后续论文写作奠定基础,也不仅是围绕当前在做的项目本身的如何完善,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一综合性思维活动,尤其是在更广阔而深入的学术背景下对研究本身及其结果的反思性再认识的过程中,萌生新想法、发现新线索、提炼新问题,以此作为未来研究工作的新起点。

每一项研究,就其本身而言,都有一个结局。但对研究者、对学科发展而言,这个结局并不是结束的句号,而是一个阶段性的逗号。从这个意义上说,从事一项医学研究,尤其是整理素材的过程中,倘若未能梳理出新的问题、未能形成新的思路、未能明确新的契入点,研究就不能算结束,更谈不上圆满。因此,科学必须建立各种经验事实之间的联系,这种联系使研究者能够根据那些已知的经验事实去预见以后发生的事实。

转自论文学术投稿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