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详述SCI科研论文的讨论部分

2024/3/18 11:25:57  阅读:29 发布者:

讨论只是一篇SCI中很小的一个部分,但是却十分的重要。小小的几百个字符就要起到升华主题的作用。那么,对于SCI讨论部分我们应该怎么写呢?

科学论文讨论部分使用的结构包括如下5个部分:

陈述主要发现

讨论一开始要重新说明主要发现,用一个句子表示较为理想。

本研究的长处和短处

接着全面说明本研究的长处和短处,两者不可偏废。实际上,编辑和读者最注意研究的短处,这是所有医学研究不可避免的。

编辑和读者一旦发现研究的短处,而作者未加讨论,他们对文章的信任会发生动摇,心生疑窦:是否还有他们和作者都未发现的其它弱点呢?其次,将该研究与以前的工作联系起来,不炫耀自己的工作比以前的工作如何好,而是比较其优劣。与其它研究进行对照,切忌将自己的缺陷掩盖起来。

同其它研究比较的长处和短处;特别要讨论结果中的差别

重要的是应该讨论为什么会得出不同于别人的结论,作者可以放开去推测;但是如果弄不清自己的研究结果为什么与别人的结果有差别,就不便作这种推测,也不该断言自已的研究结果正确,而别人的错误。

研究的意义:可能的机制和临床医生或决策者的使用前景

接着应该讨论自己的研究表明什么,如何解释自己的研究发现,以及对临床医生或决策者有什么意义?此刻,作者的境地是危险的,多数编辑和读者能够理解作者的谨慎,不逾实证界限。

由读者自己去判断研究的意义:他们是会做到的。作者甚至可以指出研究结果证明不了什么,防止读者得出过度、不实的结论。最后,应点明哪些问题尚未解答,以及要继续做的工作。显然,编辑和读者不喜欢夸大的作法。

事实上,作者对论文的这一部分常常写得乱糟糟的。虽然无法阻止作者写一篇充满推测的文章,但切不可因推测而毁了证据。

讨论中任何结论都要有依据,包括作者自己的研究结果或国内外其他作者的结果,而不能主观臆测,特别是自己的结论与别的作者结论不符或没有达到预期研究目标时。

经常见到论文中有些作者在解释自己的研究结果没有达到统计学显著水平时,最常用的一个说法就是可能与样本数不足有关。其实,这是很不负责任的说法。因为在立项进行科学研究之初,除了要确定研究对象选择标准、剔除标准、分组等,还有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决定样本数。为什么实验之初已经确定好的样本数,临到研究结束时又说样本数不够呢?作者虽解释说其原因可能是由于样本数不足有关,但进一步追问,那么要多大样本数才能得出统计学上有显著意义的结论呢?作者又说不清楚,可见作者在实验开始之前根本就没有考虑样本数的问题,或者根本不知道到底需要多大样本。所谓样本数不足只是一种遁词。另外一种现象就是当我们的研究结果与国外不同时,许多作者都用种族差异来解释。种族差异肯定是有的,关键是拿出客观的证据,而不是一说了之。此处的证据就来源于自我实验中的真实的设计不足,对其展开详细的讨论。

未解答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在认真分析本论文的不足并查阅相关文献之后,得到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以上5点,希望对你的SCI论文撰写有所帮助。

本文来源:学术万事屋

转自科研人SCI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