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后要不要申请国自然等国家级项目,我们之前进行过讨论,详细可以见下文。
不过,从就业角度,博后有国家级项目,还是会有些优势。
近日,某高校发布2023年招聘需求公告,明确:
一级学科博士点引进无高级职称的博士后师资需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经历。
对于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的博士后,就是一个比较突出的优势了。
除了上述高校,其他高校在招聘过程,可能也会有类似规定。毕竟国家级项目也是评价博后在站科研能力的一个指标。
下面是之前讨论过的博士后,博士后在站期间要不要申请国自然相关讨论,仅供大家参考:
在站博士后,到底要不要申请青年基金?这个问题,博士后之间经常有讨论。
我们常常看到的是,博士后们都在申请青年基金,每年各大知名高校国自然立项名单中,博士后占有很大比重,部分985高校博士后的青年基金中标数占比甚至能达到50%以上。
不过有个问题是:基金委规定,在站博后获青年基金后,不能带到新单位,这就无法给新单位带来业绩,而且到新工作单位可能要考核面上项目,难度大大增加。
正是因为这种情况,近几年也有很多在站博士后考虑到出站后的求职以及未来职业发展,选择把申请青年基金的机会留给新单位。
博士后到底要不要申请青年基金?正值2023年国自然申请的关键时刻,我们也来说一说这个事情。
基金委规定:在站博士后中了青年基金,不得变更依托单位
基金委从2020年修改了申请规定,明确以在站博后身份申请的面青地项目获得立项后不可变更依托单位。
考虑到博士后人员的流动性,基金委规定,在站博后的资助期限和经费,除了3年30万外,还可以选择1年10万或者2年20万。
不过,从实际资助情况看,选择1年或者2年的博士后还是极少数,可能还是有很多博后担心1年期青年项目的含金量问题,毕竟青年基金资助机会只有1次,如果中了,含金量还被质疑,那就不划算了。
申请:中青基后,到新单位,可能就考核面上了
在站博士后申请青年基金,对单位来讲,肯定是好处多多,这也是单位招博后的重要原因之一。对个人来讲,如果申请,有的人可能会担心新单位的考核问题。
假如你以后入职普通高校,上副高肯定要求有一个国家级项目,中了青基,那就必须拿面上了。双非高校的青椒拿面上有多难,大家也都有所了解。况且很多双非高校招博士,就是冲着你的青基申请资格的。
假如你以后入职985或强势211高校,这类高校,现在基本上是六年非升即走,考核要求大多两个国家级项目。中了青基,六年两个面上,暂且不说个人能力问题,想想你需要多大的运气吧。而且现在青基不准带走,不到结题,就不能用新单位申请面上。
不申请:除了年龄问题,到新单位能不能中,也是个问题
一般博士后年龄也到了30左右,有的甚至超过33岁,男博后们离35岁的青年基金的年龄限制也就只有几年时间,这也是首先要考虑的。如果年龄相对较大大,博后期间不申请,那过了年龄,只能卷面上了!
此外,基金资助率逐年下降,现在学术圈都是一涌而上了,资助率以后降低到10%也不是没可能。
此外,到了新单位,平台实力无法与博后单位相比,这对申请青年基金是一个很大的不利因素,届时,能不能中都是个问题。
总的来看,申请与否,各有利弊。
不过,个人认为,能申请还是要大胆申请,主要是考虑到现在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形势,以后恐怕申请国自然难度会更大。正如有的人说:不是申不申请的问题,而是能不能申请到的问题!
至于以后的职业发展等,根据自身科研情况,综合选择,更为稳妥些!
转自:“科教小站”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