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黄宗羲的抟人 而非搏人

2023/2/22 9:05:28  阅读:127 发布者:

中国武术内家与外家之分,不能不从黄宗羲的《王征南墓志铭》说起——“少林以拳勇名天下。然主於搏人。人亦得以乘之。有所谓内家者。以静制动。犯者应手即仆。故别少林为外家”。自然,此段文字被众多学者引为证据论说内外家的武术渊源、特点。特别是“主于搏人”这四个字引用为多,其中绝大部分断其为“主于搏(bo)人”,也有学者则断为“主于摶(tuan,简体抟)人”。著名的史学大家黄宗羲到底是用“搏(bo)”还是用“抟”来描述武术?我们认为黄宗羲用的是抟人,而非搏人。这在黄宗羲《南雷文定卷八·王征南墓志铭》(靳治荊清康熙271688出版发行,第66页)中可以看出,如图1所整理。我们发现黄宗羲在《王征南墓志铭》中有两处用到了“抟”。一处就是“主于抟人”的少林外家。还有一处是对缘起于张三丰夜梦玄帝授拳的内家的以静制动的“抟”的特征——“凡抟人必以其穴”(死穴。晕穴。哑穴。一切如铜人图法)。

我们来看看断黄宗羲在《王征南墓志铭》中用的是“主于抟人”的这位学者引用文献的来源(郝志勇. 明清武术文化形态及其价值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2.)。郝志勇博士引用的“主于抟人”文献来源是曹秉仁的刻本《宁波府志》卷三十一( 曹秉仁.宁 波 府 志 . 卷 之 三 十 一 . 清 雍 正 十 一 年 刻 乾 隆 六 力 ; 补 刻 本):“盖 拳 勇 之 术有 二 , 一 为 外 家 , 一 为 内 家 。外 家 则 少 林 为 盛 , 其 法 主 于 抟人 ,而 跳 踉 奋 跃 , 或 失 之 疏 故 , 往往 得 为 人 所 乘 。内 家 则 松溪 之传 , 为 正 其 法 , 主于 御 敌 , 非遇 困 危 则 不 发 , 发 则 所 当 , 必靡 无 隙 可乘 。故 内 家 之 术 为 尤善”。一般认为曹秉仁在《宁波府志》中的“主于抟人”就是来源于黄宗羲在《王征南墓志铭》中的“主于抟人”(结合了沈一贯的一篇有关武术的重要文献)。郝志勇博士直接论说王征南墓志铭却仍然是"搏(bo"——“外 家 主 动 , 精 于 搏 击 , 源 于 少 林 ;内 家 主 静 , 善 于 防 御 , 由 张 三 丰 所 创 , 源于 武 当 ”。我们在哈佛燕京中文特藏收录的曹秉仁《宁波府志·张松溪》(卷36)发现的“主于抟人”如图2.

昨天我们已经指出,戚继光在《纪效新书》中是“真可对抟打”,而非“真可对搏打”。也即戚继光在描述人与人之间的对打,用的是抟。

看来,武术的重要概念摶的使用,真不是孤例,是不是中国武术在此时期发生了重要变化?

转自:“体育学术史”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