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汕头大学招优秀青年博士: 年收入67万起, 房屋补贴60万+科启120万

2023/2/13 11:08:34  阅读:307 发布者:

文章来源:汕头大学

汕头大学是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广东省属综合性大学,是教育部、广东省、李嘉诚基金会三方共建的省部共建大学,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建设高校,广东省首家高等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实验示范校,广东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试点高校,也是全球唯一一所由私人基金会——李嘉诚基金会持续资助的公立大学。

学校设有文学院、理学院、工学院、法学院、商学院、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国际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以及20227月成立的化学化工学院(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等13个学院,面向全国(含港澳台地区)招收博士、硕士和本科生,并设研究生学院和9个住宿学院(书院)。现有专任教师1256人,全日制在校生逾17000人,已为社会培养出各类人才逾14万人。

学校现有国家重点学科1个,设置了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岗位,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9个,含一级学科点覆盖数我校共有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2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2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7个;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学科5个(临床医学、化学、海洋科学、数学、滨海智慧城市交叉学科),广东省重点学科8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9个,广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4个,广东高校国际科技合作创新平台6个,广东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4个,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个,广东省卫生厅重点实验室3个,广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个,教育部2007年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广东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8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0个,省级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26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8个(法学、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生物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临床医学、视觉传达设计、土木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应用化学、海洋科学、会计学、工商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际经济与贸易、英语、护理学、新闻学),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2个(产品设计、行政管理、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通信工程、环境工程、智能制造工程、统计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金融学、市场营销、公共艺术),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个(临床医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国家级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建设项目7个(工商管理、艺术设计、法学、临床医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广播电视新闻学),教育部(国家级)精品课程4门,教育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5门,教育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门,教育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门,教育部(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个,教育部(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广东省名牌专业4个,广东省重点专业7个,开设“5+3”一体化培养模式的临床医学专业,形成了从本科生到博士研究生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

学校已建成一批既能开展基础科学研究又能直接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科研机构,主要有国家教育部智能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教育部病毒学与新发传染病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海洋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数字信号与图像处理技术重点实验室、感染病与分子免疫病理重点实验室、乳腺癌诊治研究重点实验室、有序结构材料的制备与应用重点实验室、省市共建海洋灾害预警与防护重点实验室、结构与风洞重点实验室、地方政府发展研究所、粤台企业合作研究院等。图书馆全面实行电脑化管理,并致力于建设现代化的数字图书馆。现有图书176.79万册,电子图书333.78万册。学校校园网始建于1990年,目前校园网已延伸到校内每一栋建筑物,学生可以从宿舍直接上互联网,全校教学科研实验设备居国内高校的先进水平。

学校持续扩大国际影响力,多次入围世界权威大学排行榜,连续进入泰晤士高等教育相关排名,2023年世界大学排名中居中国内地高校并列第49位;7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行列,多位教师入选斯坦福大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年度影响力榜单;目前学校已与美国、加拿大、英国、爱尔兰、法国、日本、俄罗斯、澳大利亚、德国等28个国家和地区110所高校建立了密切的学术交流合作关系,同时积极邀请众多国内外一流大学的知名学者到校访问,为师生开设课程、讲座。

学校围绕有志、有识、有恒、有为的育人目标,坚持以学生为本,持续进行大学管理体制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推行国际基准学分制、系统整合医学教育模式、创新CDIOOBE教育、深化户外素质拓展、开展公益课程服务学习,深化书院学院双院协同……诸多改革开国内高校先河,被李岚清同志高度评价为中国高校改革的试验田

202210月,汕头大学东海岸校区正式启用。东海岸校区将以交叉学科、新兴工科和应用型人文社科为主体,直接对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未来学校将以高水平大学建设重点学科为抓手,推动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的交叉融合,完善多学科背景教师队伍,构建适合交叉学科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提高科研人才的学术能力和创新能力,凝心聚力推动多校区一体协同,助力高水平大学建设,为实现汕头大学第五次党代会确立的三步走战略目标,为建设一所文理医工融合发展,突出学科交叉特色的研究型大学而接续奋斗。

现诚邀海外青年英才依托我校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

一、项目介绍

为进一步完善科学基金人才资助体系,充分发挥科学基金引进和培养人才的功能,吸引海外优秀青年人才回国(来华)工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2023年继续实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

  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旨在吸引和鼓励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方面已取得较好成绩的海外优秀青年学者(含非华裔外籍人才)回国(来华)工作,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开展创新性研究,促进青年科学技术人才的快速成长,培养一批有望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学术骨干,为科技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二、申请条件

(一)申请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自觉践行新时代科学家精神;

2.出生日期在198311日(含)以后;

3.具有博士学位;

4.研究方向主要为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

5.2023315日前,一般应在海外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研发机构获得正式教学或者科研职位,且具有连续36个月以上工作经历;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且业绩特别突出的,可适当放宽工作年限要求;

6.取得同行专家认可的科研或技术等成果,且具有成为该领域学术带头人或杰出人才的发展潜力;

7.申请人尚未全职回国(来华)工作,或者202211日以后回国(来华)工作。获资助通知后须辞去海外工作或在海外无工作,全职回国(来华)工作不少于3年。

(二)限项要求

执行中央有关部门关于国家科技人才计划统筹衔接的要求。同层次国家科技人才计划支持期内只能承担一项,不能逆层次申请。

三、待遇及配套支持

(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资助100-300万元,资助期限为3年。

(二)广东省配套资助:按入选人才实际情况提供额外配套资助。

(三)学校配套待遇

1.依托我校申报并成功入选者,可聘为教授,按照学校“卓越人才计划”相应人才层次提供支持,年收入67万元以上,房屋补贴费60万元,科研启动费理工类(实验)120万元、理工类(理论)75万元,搬迁费5万元等(应聘医学院岗位的,学校配套待遇按医学院有关规定执行)。子女可就读汕头大学附属幼儿园、汕头大学附属中小学。

2.依托我校申报但未入选者,可视情况按照我校新引进教师,享受相关待遇。详见我校招聘启事汕头大学诚聘天下英才。

四、应聘流程

符合条件的申请人,请将《汕头大学教师应聘申请表》、个人简历和相关材料发至相关学院,邮件主题请标注“海外优青”,经学院向学校推荐申报。申报项目前须与汕头大学签订工作合同或者意向性协议。

通过审核并与学校达成申报意向后,学校将指派专人指导2023年系统申报及后续工作。

五、联系方式

(一)汕头大学人事处

联系人:林老师、陈老师

联系电话:0754-8650236386503905

联系邮箱:o_rck@stu.edu.cn

(二)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项目网上申报事宜

汕头大学科研处

联系人:朱老师

联系电话:0754-86502813

联系邮箱:cszhu@stu.edu.cn

(三)各学院联系方式

 

学院

联系人

联系电话

邮箱

理学院

辛老师

0754-86502764

qtxin@stu.edu.cn

工学院

倪老师

0754-86502154

eng_recruitment@stu.edu.cn

公共卫生学院

许老师

0754-86503862

xujl@stu.edu.cn

医学院

黄老师

0754-88900466

yxyzp@stu.edu.cn

化学化工学院(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

林老师

0754-86502482

o_chem@stu.edu.cn

汕头大学人事处

202313

转自:“研究生科研必备”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