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中国农业大学吴健/义鸣放团队揭示转录因子GhBPC2介导组蛋白修饰调控唐菖蒲球茎休眠解除的分子机制

2023/2/1 8:56:40  阅读:169 发布者:

以下文章来源于植物生理PlantPhysiol ,作者PP

唐菖蒲是多年生球根植物,为世界六大切花之一。在我国,唐菖蒲切花反季节生产因销售量大、价格高,而成为重要的种植模式。但球茎深休眠的特性,严重制约了反季节规模化生产和如期销售。此外,种球长期低温贮藏不但增加了生产成本,也导致其营养损耗严重、花枝细短脆弱等诸多问题,最终影响切花品质和销售收益。因此,探究唐菖蒲休眠解除的内在调控机制,对研发休眠调控技术、实现节能高效栽培具有重要意义。

近日,中国农业大学吴健/义鸣放团队在Plant Physiology在线发表了题为“BASIC PENTACYSTEINE2 fine-tunes corm dormancy release in Gladiolus”的研究论文,揭示了转录因子GhBPC2BASIC PENTACYSTEINE2)介导组蛋白修饰调控唐菖蒲球茎休眠解除的分子机制。

该研究发现低温贮藏可通过降低GhABI5位点的H3K4me3和提高H3K27me3修饰水平抑制GhABI5的转录,进而促进球茎休眠解除进程。在这一过程中,GhBPC2转录因子发挥了双重作用,既招募PRC2进行H3K27me3修饰,又招募GhEBS进行H3K4me3修饰。GhBPC2通过介导PRC2GhEBS对靶位点的组蛋白修饰影响GhABI5转录,进而参与调控球茎休眠解除生理过程。研究还发现,在拟南芥种子休眠中,该调控机制具有一定的保守型。该研究揭示了组蛋白修饰参与调控植物休眠的一种新机制,为不同组蛋白修饰间的交互关系提供了一种新视角。

GhBPC2通过招募PRC2GhEBS拮抗调控GhABI5表达

中国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博士研究生李静如、潘文强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吴健副教授为通讯作者。团队义鸣放教授和硕士研究生刘畅、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博士后梁佳惠、浙江大学博士后李丹青、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杨迎东和屈连伟研究员、多伦多大学Sonia Gazzarrini教授也参与了研究工作。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农业农村部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培养计划、教育部111引智计划、中国农业大学2115人才培养工程等项目资助。

论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93/plphys/kiad026

转自:“植物生物技术Pbj”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