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经费、增名额!2023年,一批国家级科研项目新变化
2023/2/1 8:43:49 阅读:100 发布者:
2023年春节即将来临,部分科研人还在努力工作,甚至有博士后新婚夜忙写科研文章上了热搜(此处感叹下科研人的辛酸和敬业)!
近年来,国家层面也在努力支持青年科技人才发展,在国家级科研项目方面有一个很明显的趋势:降经费、增名额。
这些措施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青年科技人才中项目的机会,有助打破日益内卷的科研形势。
国自然:2022年面上经费下降,名额增加
据2023年国自然指南,面上项目2022年面上项目批准的直接费用降低了,相比2021年,降低约为3-5万。而青年、地区、杰青、优青等其他项目批准直接费用没有太大变化。
基金委数据显示:2021年面上项目资助19420项,资助强度57.09万元/项,化学科学部平均经费最高,达到60万元。
2022年面上项目申请数116561,比去年增加5000多人,在此背景下,今年的资助数20472项,比去年增加1052项,平均资助率增加0.13%。
在经费有限的情况下,适当降低项目项目经费,主要考虑应该是适当提高资助率。
2023年,国自然其他项目是否还会继续降经费、增名额,我们将继续关注!
中国科协青年托举:名额大幅增加,经费下降
青年托举工程主要面向32岁以下青年学者(女性适当放宽)。
近日,第八届中国科协青年托举工程正式公示,共有729人(不包含特殊科技领域人选)青年学者入围,比原计划增加29人。
与第七届相比,本次公示的第八届青年托举工程一方面名额大幅增加300多人,另一方面资助经费由此前的45万/年减少到30万/年。总体而言,新变化让更多青年学者受益。
根据2022年11月中科协发布“十四五”人才工作规划:
在青年科技人才培育工程方面,重点举措包括:优化升级青年人才托举工程扩面增量,并与国家科技战略力量相协同,扩大战略前沿与新兴交叉领域及科技领军企业资助名额。为青年人才搭建高质量交流平台,成立世界青年科学家联合会,设立世界青年科学家奖项。
2023年,青年托举工程名额可能还会增加!
博士后面上项目:一等取消,名额将增加
2022年12月份,博管会公布了2023博后资助指南,今年变化比较大。
今年面上资助不再分设一等、二等资助(相当于单个项目经费下滑),与此同时,资助名额会有所增加,从而可以适当提升资助率。
据博管会官网发布的《2023年度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工作常见问题解答》,2023年博后面上资助为8000人左右(其中“地区专项支持计划”资助300人)。2022年以前,这一表述为:资助人数为当年进站人数的1/3。
据统计,2022年博后面上资助总人数为7530人(含地区专项)。这样就意味着,明年博后面上资助人数可能增加470人左右。
这对提高博后面上的资助率,提升博后科研工作积极性都将会有所帮助!
2023年,预祝大家国家级科研项目申报都能顺利中标!
转自:“科教小站”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