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谢组学评价芪参颗粒对大鼠慢性心力衰竭的作用机制
2023/1/9 14:12:17 阅读:99 发布者:
【写在前面】:本期推荐的是由长春国家质谱中心和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吉林省中药化学与质谱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应用化学与工程学院等研究团队合作近期发表于Phytotherapy Research (IF6.388)的一篇文章,揭示综合代谢组学评价芪参颗粒对异丙肾上腺素所致大鼠慢性心力衰竭的影响。
【题目及作者信息】
Effect of Qishen granules on isoproterenol-induced chronic heart failure in rats evaluated by comprehensive metabolomics
1 National Center of Mass Spectrometry in Changchun and Jilin Provincial Key Laboratory of Chinese Medicine Chemistry and Mass Spectrometry, Changchun Institute of Applied Chemistr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Changchun, China
2 School of Applied Chemistry and Engineering,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Hefei, China
【摘要】(阅读原文为主)
芪参颗粒(QSG)是一种中草药复方,多年来被广泛用于治疗心肌缺血性慢性心力衰竭(CHF),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清楚。在这项研究中,综合代谢组学被用于研究QSG在异丙肾上腺素诱导的CHF大鼠模型中的潜在保护机制。共在血清中鉴定出14个生物标志物,在尿液中鉴定出34个生物标志,这些生物标志物主要与脂肪酸代谢、胆汁酸代谢、氨基酸代谢、嘌呤代谢、维生素代谢和炎症有关。最后,选择22个标记物对血清、尿液和粪便样本进行定量分析,以验证非靶向代谢组学结果的可靠性,结果与非靶向代谢物组学的结果相似。相关分析表明,目标定量内源性代谢产物与CHF相关指标密切相关。QSG可能通过调节内源性代谢产物的水平来减轻CHF患者的心肌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和氨基酸代谢紊乱。这项研究揭示了QSG可以调节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和相关的代谢途径,这为QSG的进一步应用提供了支持。
图文摘要
【前言】
中药配方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副作用少、成本低,已被证明对治疗CHF有效。芪参颗粒(QSG)是一种中药配方,在中国被广泛用于治疗CHF。QSG由六种单味药物组成,即黄芪、丹参、玄参、金银花、甘草和乌头,促进血管生成,抑制心肌重塑,改善心肌能量代谢,抑制炎症和纤维化。然而,在以往的研究中,QSG对CHF的心脏保护机制大多仅通过传统的药理学方法进行研究和探索。由于其多靶点、多成分和完整性,QSG治疗CHF的治疗机制尚不完全清楚。
【结果部分】
1.芪参颗粒抑制异丙肾上腺素诱导的慢性心力衰竭(CHF)心肌炎症和纤维化。
2.来自健康组(HG)、慢性心力衰竭(CHF)和QS组的血清样本的主成分分析评分图。
3.血清中潜在生物标志物的鉴定及变化趋势。
4.尿液中潜在生物标志物的识别及变化趋势。
5.芪参颗粒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主要潜在生物标志物的相关网络。
6.健康组(HG)组、慢性心力衰竭(CHF)大鼠、QS组的血清、尿液、粪便中生物标志物的定量及途径分析。
【结论与讨论】
本研究采用基于UHPLC/Q-TOF-ms的代谢组学方法,结合病理研究,测定血清CHF相关指标水平,研究QSG的心脏保护作用。QSG治疗后,血清ANP、BNP、NT-proANP、NT-proBNP、IL-6、TNF-α水平显著降低,心肌损伤、纤维化、炎症细胞浸润等病理特征得到改善。筛选出血清中14种生物标志物和尿液中34种生物标志物,主要与脂肪酸代谢、胆汁酸代谢、氨基酸代谢、嘌呤代谢、维生素代谢和炎症反应有关。此外,采用UHPLC-TQ/MS方法对血清、尿液和粪便中的22个内源性生物标志物进行了定量研究,并得到了类似的结果。因此,验证了非靶向代谢组学结果的可靠性。这些代谢物与CHF相关指标有良好的相关性,进一步验证了这些代谢物的关键作用。因此,本研究通过非靶向代谢组学结合靶向代谢组学分析,初步揭示了QSG可以调控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和相关的代谢途径,并为QSG在CHF治疗中的进一步应用提供了支持。
转自:“如沐风科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