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校史!西部211,发Nature!
2022/12/27 18:01:55 阅读:166 发布者:
12月22日,广西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技术团队关于船帆座脉冲星风云X射线偏振观测成果《船帆座脉冲星风云X射偏振趋近同步辐射理论极限》在国际顶级期刊《自然》杂志发表。
据悉,谢斐副教授作为唯一第一作者和唯一通讯作者,实现了以广西本地单位为第一完成单位在《自然》发文的历史性突破。
谢斐带领课题组利用国际合作望远镜IXPE卫星数据,对Vela脉冲星风云的X射线偏振特性进行研究。IXPE是首颗聚焦型X射线偏振望远镜,其上天正式标志着高能偏振窗口的打开。射电偏振观测数据显示Vela脉冲星风云射电靠外围的辐射区域局部偏振度高达60%。IXPE的观测聚焦星云更内部,靠近粒子加速核心区域。
研究发现,Vela脉冲星风云的磁场呈现有序的环形磁场结构,和大尺度的射电偏振观测符合的很好。值得关注的是脉冲星风云局部偏振度超过60%!如果用同步辐射理论来解释X射线辐射起源,IXPE观测到的高偏振度近乎接近同步辐射理论极限。认为与超新星遗迹不同,脉冲星风云中的电子在高度均匀有序的磁场中被加速,粒子加速区域磁场基本上不存在湍动。
该成果不仅是广西大学 “双一流”建设和“部区合建”工作中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高水平科学研究成果,更凝聚了自治区党委政府和自治区科技厅、教育厅和科协等部门长期以来的关怀、指导,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广西大学各兄弟院校的大力支持。
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台长常进院士、中科院粒子天体物理重点实验室主任和中国载人航天空间天文与天体物理领域首席科学家张双南研究员、意大利相关领域专家一致认为,船帆座脉冲星风云X射线辐射的偏振度趋近理论预言的最大值,证实了辐射区域的磁场完美有序,这是天文观测重大突破性成果。
论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2-05476-5
来源:广西大学,信息仅作分享之用
转自:“研究生科研必备”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