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科研项目|中山大学获批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2022/12/16 17:30:55  阅读:427 发布者:

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了2022年重大项目立项情况,我校生命科学学院“体细胞进化的模式与机制”和土木工程学院“红层灾变防控基础研究”项目成功获批,直接经费分别为1500万和1483万。这是我校时隔4年再次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现我校累计获批项目数达5项。

体细胞进化的模式与机制

进化生物学是现代生物学研究的理论基石,传统的进化研究集中在物种水平(宏进化)或群体水平(微进化)。近年来,我国科学家开创性地将进化研究拓展到体细胞层面(超微进化)。体细胞的演化是在多细胞生物体内大量重复上演的独立进化过程,“超微进化”的理论框架为研究大量的进化理论奠定了基础,因此开辟了生物进化研究的新领域。“体细胞进化的模式与机制”项目将进一步全面研究体细胞的进化模式,开发单细胞水平的细胞谱系追溯术,从宏观到微观,从静态到动态地解析高等多细胞动物发育过程中细胞谱系演变历程;从肿瘤和老化两个角度分别研究体细胞适合度的“前进”和“后退”,探究其中各演化驱动力的作用机制及其相互作用方式;在此基础上,结合物种和群体水平的演化规律,提出原创性的,能统一物种、群体和体细胞这三个维度的进化生物学理论。该项目有利于进一步巩固和加强我国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并为解决医学领域的重大问题提供理论支持。

不同时间尺度进化模式的区别与整合

红层灾变防控基础研究

红层是岩石圈表层分布最广的沉积地层之一,我国是世界上陆相红层最发育的国家,其地质灾害、工程病害、生态损害规模全球罕有,使得我国红层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灾变危害与风险,严重威胁着一系列国家重大战略的实施。红层灾变研究已成为工程地质学科领域迫切需要解决的前沿课题之一。“红层灾变防控基础研究”项目,聚焦红层地质基因与复杂环境互馈灾变机理与防控的核心科学问题,以工程地质学、灾害地质学、生态地质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理论为基础,研究红层灾变地质基因、界面过程与孕灾规律,揭示埋藏型红层地质灾害、半裸型红层工程病害、裸露型红层生态损害的成因机理,提出韧性协调防控理论与关键技术,实现红层灾变防控基础研究的重要突破。该项目将为红层防灾减灾与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技支撑,为红层地区国家重大战略的实施提供重要保障。

科研团队自主研制的大尺寸类红层地质体合成系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作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最高级别的项目之一,面向科学前沿和国家经济、社会、科技发展及国家安全的重大需求中的重大科学问题,超前部署,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和综合性研究,充分发挥支撑和引领作用,提升我国基础研究源头创新能力。两项重大项目的获批,是我校科研事业持续发展、积极向上良好态势的体现,为学校科研事业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奠定了基础。

转自:“中大科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