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教学研究】秦晋:​居家形态下的师生交往

2022/12/16 11:23:59  阅读:172 发布者:

郑州大学实验小学  秦晋

网课第三天,一位家长跟我联系,说他的孩子在家里抄写数学作业,已和数学老师单独说明,比作业更严重的是她发现孩子加入了一个年级学生群,群里还有发老师上课截图和谈恋爱的行为,刚听到这个消息使得在家里进行日常录课和发布任务,按部就班统计疫情的我如坐针毡,是呀,在家学习,网络信息交流具有隐蔽性,不如像在学校里能及时观察发现学生问题,这种情况之下进行德育工作是非常困难的,但是为了让家长放心,我就打了个保票说:“没有问题肯定能找到解决办法。”

任何问题的背后都是成长的机遇,我仔细想了想,为什么同学们在家里会有这样的行为呢?第一,同学们处于信息时代,用网课学习,不可避免的要用信息进行交流,线上互聊也是当下人们进行交往的一种常见形式,他们在家缺少师生互动,面对屏幕,也有这样的一种信息交往的需要。第二,在学校,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交往互动没有渗透到真实的生活化场景中,多数在教室里,就算下课时互相聊天,也还是权威性教师的状态,一个孩子在老师的照片上进行一些涂抹,有一种恶搞的成分,说明他们更需要认识真实丰富的老师,一个居家中的、活生生的、立体的老师。第三,至于谈恋爱嘛,其实就是小孩子之间的互相倾慕,随着五年级以来学生身体上生理发育的出现,虽然下课还会手拉手玩游戏,但对男孩子女孩子的认识界限更清晰。

综合这三方面的问题,我开始逐一摸排电话,了解学生的信息情况,通过逐一打电话,利用劝导、感化、批评等各种方式,让同学们把我拉进了他们所在的微信群。进群后,为了破冰和融合,我和他们进行了一系列的互动,学生发家里的宠物照片,我就把弟弟家养的宠物的照片拿过来,金鬟乙同学发家里的布娃娃的照片,我也发家里的布娃娃照片,他们发自己绘画的作品,我也发我绘画的作品,刘语涵同学和我互相分享唱的歌,张晨宇同学和我一起制作手工玫瑰,郭镇源同学转发祝福短语,我也一起转发,这样两天互动下来,同学们开始在课余时间自如互动,逐渐破除了对于“班主任”的畏惧心理,大家心理上感受到了亲切感,交流被理解了,被允许了,后来王建昊同学主动提出周三无作业日视频聊天,我欣然答应,课余时间或者周日晚上提前约个时间视频聊天,同学们分享自己的居家幸福片段,亲手制作的美食,拍摄的美图,制作的手工作品,每日打闹的宠物朋友,可爱的弟弟妹妹,我也从中摸索出了大家的心理状态,更有利于进行引导交流。

居家期间,我发现群里的同学们的内心美好而又敏感的心灵,他们的作品被表扬和被认可时,能接二连三的不断地表现自己,希望也被老师看见和欣赏。有一次聊天时,看他们分享家里的宠物,我说我想养黑猫,隔天两个同学就在群里分享自己发现的小区的小黑猫,被同学们关心着,我也感动了。这样一种可爱又富有灵性的心灵,为什么不能成为居家生活中的小朋友和大朋友的交往呢?我想到在现代的师生关系里,最重要的一条是能够互相理解,走入彼此的世界,我们的身份不单只是学生和老师,更可以是生活中的交往者、信息的互相流通者,并且借着课下的网络,还可以共同讨论一些大家感兴趣的问题,对于各自小区疫情的讨论,居家无聊的排解方法,对于山顶洞人群名的深入了解,都成为我们共同的话题。这样真实而自然地交往,难道不也是一种学习吗?

我想,网课学习,学生最大的困难不是自律,首先是学习接受变化,我要承认这是学生的心理需求,宜疏通,不宜堵塞,宜敞开信息,不宜武断决定,在长期居家的环境下,一个被无聊情绪困扰的孩童,无法集中精力投入学习之中,而情绪的产生来源于缺少沟通,所以网课期间,最底层的问题是建立师生的积极沟通,平衡线上学习与课余交往的需要,鼓励在家庭里培养积极的生活情趣,在良好师生关系,家庭关系之上,建立一种积极的互动氛围。

转自:“科研课题”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