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科研领军高校,再为“神舟”护航——哈工大
2022/12/15 14:36:52 阅读:385 发布者:
北京时间2022年11月29日23时08分,搭载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五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将三名航天员——费俊龙、邓清明、张陆送上太空。
神舟
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的第27次飞行任务,也是进入空间站阶段后的第4次载人飞行任务。此次发射成功,标志着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和建造阶段规划的12次发射任务全部圆满完成!
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行任务,是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的最后一棒,也是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第一棒,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在这条历时三十年的中国航天事业发展之路上,航天员、空间站、核心舱、载人飞船、运载火箭、测控通信、空间实验室等各项任务环环相扣,在各项任务中,都有中国高校输送航天工程人才、承担关键性技术难题和科研任务。
在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行任务中,哈尔滨工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立下不可磨灭的功劳。
“
科研成就
哈工大人的航天贡献
天宫一号是我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于2011 年 9 月 29 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它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迈入中国航天“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第二阶段。在天宫一号研制期间,为解决飞行器在太空中的对接任务,哈工大图像信息技术及工程研究所李金宗教授课题组给“天宫一号”装上了“眼睛”-成功研制出了 CCD 光学成像系统(CCD 标识与定位系统)
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是继天宫一号后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二个空间实验室,于2016年9 月15 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天宫二号”空间机械手由哈工大研制。
“长征七号”火箭在海南文昌成功首飞,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和新一代运载火箭研制取得重大突破。在这一壮举背后,哈工大多项技术成果发挥重要作用。
“长征五号”在海南文昌发射场一飞冲天,实现完美首飞。哈工大机电学院工业设计系青年教师朱磊参与其设计。
从“试验一号”到“紫丁香一号”,哈工大成为国内唯一一所研发小卫星七战七捷的高校。谈起这七颗小卫星,哈工大人无不自豪,分别是:“试验一号”、“试验三号”、“快舟一号”、“快舟二号”、“紫丁香二号”、“吉林一号光学 A 星”、“紫丁香一号”。
不管是“天宫”“长征”“嫦娥”“玉兔”还是“卫星”哈工大人在中国航天领域持续发光发热,为祖国航天事业拼搏奋斗,造福人民。哈工大对于中国航空航天事业的贡献远不止于此,还有太多太多的默默无闻,奋力在科研工作岗位上的哈工大人,他们不懈奋斗的航天工匠精神,让“航天梦”的实现更加铿锵有力。
下面简单介绍几位哈工大优秀毕业生也是从事航空事业相关的哈工大人:
曾任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李继耐
长征二号F火箭系统总设计师---刘竹生
绕月探测工程总指挥---栾恩杰院士
原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航天局局长---许达哲。
神州载人航天飞船系统总指挥---尚志。
KM6总设计师---黄本诚。
长征二号丙火箭总设计师---范瑞祥。
嫦娥二号卫星总设计师---黄江川。
“天宫二号”总设计师---朱枞鹏。
哈工大对于中国航空航天事业的贡献远不止于此,还有太多太多的默默无闻,奋力在科研工作岗位上的哈工大人,他们不懈奋斗的航天工匠精神,让“航天梦”的实现更加铿锵有力。
还有很多毕业于哈工大的杰出毕业生,在中国航空航天领域担当重任。无数的哈工大毕业生风雨兼程,共同谱写着航空航天事业的新画卷,为祖国的繁荣昌盛书写着新篇章。
信息来源:哈尔滨工业大学官网
转自:“易美云学术”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