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传热点案例|“斯人”还是“是人”?一字之差引热议
2022/12/12 17:25:58 阅读:147 发布者:
案例概述
近日,有网友发文《出大事了,我们这个时空的时间线似乎被人动了!》称,其记忆中早年学的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却发现现在的课本成了“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10月26日,从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编辑部获悉,该出版社从1961年收录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课文以来,历套教材文章一直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从未有过“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不过“斯”和“是”两个字,都表示“这”的意思。
案例分析
对自我而言,他人的确认不可能绝对可靠,相对来说唯有自我的记忆更为可靠。要知道,此刻无论是对自我记忆的怀疑还是笃信,只要产生了这个思考就可以证明此刻自我的存在,而曾经的过往若是无法通过自我的记忆或者他人的确认来证实,自我就无法确信曾经的自我存在,以至于对曾经的自我产生极大怀疑甚至否定。这种自我怀疑及否定若不能得到有限改善,个人必将长期处于焦虑和苦恼之中。
为解决此问题,个人势必要对造成自我怀疑和否定的诱因进行挑战,要么通过分析彻底否定诱因,要么给此诱因提供一个合理的解释,此合理即在无法直接否定诱因的情况下能消除或减轻自我怀疑和否定。
回到此事,众人开始不相信一直皆是“是人”,对自我记忆产生强烈的怀疑,于是寻找历年教材以证明曾出现过“斯人”就属于否定诱因的行为。而之后所谓的“阴谋论”、“曼德拉效应”等则是明显寻求合理解释。
“阴谋论”容易理解,既是阴谋,那就不是自己错误而是有人刻意使我相信自己错误,故自己记忆没有问题,那些过往都是自我真实的经历而不应怀疑和否定,此即对自我怀疑和否定的消除。
“曼德拉效应”则表明众人与我相同,既然众人皆如此,那极大可能就是人之天性如此,自我的怀疑和否定就是人人的怀疑和否定,本性如此,就不应再为此纠结,除非否认自我的人性,这就是对自我怀疑和否定的减轻。
所以,因此事件,为解决自我怀疑和否定引发的焦虑和苦恼必然会对此诱因进行强烈争论。
知识点
集体记忆 曼德拉效应
转自:“新传记忆面包”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