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刘琳琳 | 传统武术:聚天下英才,展传承风采——由赵文卓空中踢剑探讨武术宣传发展方向

2022/12/1 17:26:31  阅读:499 发布者:

以下文章来源于体育学评论 ,作者刘琳琳

近日,由央视录制、武英级运动员赵文卓先生表演的国庆特别节目《水龙吟》爆火网络,其中讨论度最高的,莫过于短短几秒的空中踢剑动作。目前对这个动作的态度,集中分为两派,一派坚定地认为中华武术,无所不能,赵文卓老师这个动作是武英级运动员实力的体现;另一派则坚定地认为此动作太难,绝非人力可以完成,也不符合物理学物体运动规律,因此肯定是剪辑特效的功劳。此节目引发全民热议,成功之处不仅仅体现在赵文卓先生踢向空中的双手剑,还体现为武术宣传的开山之剑。

普通人对武术难度的认知,无外乎以下几种:你能我不能,我能你也能,我能你不能,我不能你也不能。在李小龙、成龙、李连杰等功夫巨星盛行的年代,在影视特效技术尚不成熟的时代,人们对于武术的标准要求非常高,不管武打过程中出现多么难的动作,人们都默认为这是一个真实且可完成的武术动作。那时的江湖侠肝义胆,百花齐放,故事的主角有老实敦厚的郭靖,以降龙十八掌死守襄阳,终成侠之大者;有天残地缺的杨过,一掌黯然销魂,一念殊途同归;有乐观善良的段誉,从少年白纸一张,到六脉神剑登顶;有优柔寡断的张无忌,虽年少惊变,但终挪移乾坤。那时的武器可以是风华绝代花无缺手中一把不起眼的折扇,可以是心狠手辣东方不败手中一根纤细的绣花针,可以是骁勇善战秦叔宝手中的镀金熟双铜锏,可以是忠肝义胆杨家将手中的十二杆金枪。但近些年随着影视圈中武术动作演员的减少,武术技击动作逐渐演变为转圈等舞蹈动作与威亚的结合,新一代观众对武术动作的要求越来越低,真正专职习练武术的人也越来越少,这种现象逐步导致人们对武术动作难度标准的降低,看到稍微难一些的武术动作,人们就会认为我做不到那别人就也做不到或者我喜欢的明星做不到,那肯定这个世界上就不会有人做到。其实人们忘了武术本身就是一项创造奇迹的运动,而赵文卓先生的这次空中踢剑重新让人们感受到了武术运动神奇的魅力。

本次宣传的成功之处不仅仅在于展示武术的魅力,更重要的是引起了观众的探索欲和学习欲。以往的武术宣传大都集中于表演,用高超的功力收获观众的掌声与赞扬,但看过便看过了,很难引起后续的讨论,也很难吸引观众习练武术。但本次赵文卓先生空中踢剑不仅展示了武术的力量与美,更激起了人们的好胜心,在网络上吸引了很多武术传承人挑战,人们为了证明自己对空中踢剑真实性或虚假性的判断是准确的而不断尝试该动作,同时展示出更多让人惊艳的武术套路。这让观众们意识到了武林高手在现实世界中依然存在,并逐渐认同很多普通人无法完成的高难度武术动作本就是只有武者中的佼佼者才能做出的这一观点。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讲话中提到,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传统武术的发展也应如此。短视频平台中很多武术博主平时也有展示很多有难度的武术动作,但讨论度有限,而赵文卓先生这样的功夫巨星在央视舞台上靠一个动作便引发全民大讨论,进而引发学习武术的热潮,这影响力不可忽视。如何打造更多的功夫巨星,如何为功夫巨星提供更多展示的平台,如何更好地提高功夫巨星的影响力,便是传统武术宣传时必须要考虑的问题。传统武术传承能人很多,需先“聚”后“用”,为传统武术传承者提供创造自身价值的平台,如创建武术传承者榜单平台,将门派、传承人、兵器、功法均体现于榜单平台中,同时伴随视频展示,定期切磋评比,创意宣传,吸引更多观众关注,在此过程中,打造观众选出的人气王作为功夫新星,大力培养,之后靠其影响力反哺武术发展。

传统武术“气质”百变,不仅仅有“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的气魄,也有“铁马照山河,寒衣伴楚歌”的孤寂,还有“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的情怀,发展传统武术不仅仅要宣传武术动作技术,更要重视“人”的宣传,重视“文化”的宣传。动作是表象,文化是内涵,人是载体,以载体通过动作表现内涵,不断提升“人”的影响力。

“人才是第一资源”,天下英才再聚日,千百传承待用时。汇集能人力量,树立文化自信,促进传统武术传承发展换发生机,携手为中华文化繁荣复兴注入新鲜活力。

个人介绍:

刘琳琳,女,中央财经大学助理研究员,武术爱好者,注册国际高级礼仪培训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曾获得中国辽宁国际传统武术大赛太极拳竞赛套路二等奖,第四届辽宁传统武术大赛24式简化太极拳一等奖,陈氏太极拳竞赛套路一等奖。

转自:“武术与科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