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科技大学 肖凯教授课题组 招聘博士后、博士、科研助理、交流学生
因课题发展需要,南方科技大学“仿生多尺度离子基神经拟态器件”实验室招聘博士后、博士、科研助理、交流学生若干。
智能生命中信号的产生和处理是通过纳米尺寸的离子通道控制离子传输,在微米尺寸的神经元上产生动作单位,进而在宏观神经网络中实现信号传递和信息存贮。可以说,智能生命的语言是“离子”,而人工智能的语言是“电子”。为了构筑高通量、低能耗的新型人工智能体系,突破智能生命和人工智能信息交流的壁垒,“仿生多尺度离子基神经拟态器件”实验室将向智能生命学习,通过仿生的手段构筑无机、有机、聚合物等仿生纳米通道,探究限域纳米空间内可控离子传输的机制;构筑基于离子传输的仿生神经元,实现动作电位的产生及传导;构筑离子基神经网络,实现类生命体的信号传递和信息存贮;在构筑仿生多尺度离子基神经拟态器件的基础上,最终实现“人工智能-生物智能”无障碍沟通的目标。研究方向设计柔性电子器件、生物电子器件、神经拟态器件、智能传感、微纳米流体、MXene/GO二维材料、多孔材料、脑机接口等多学科交叉领域。
科研背景要求:
1. 材料化学:具有MOF等多孔材料、Mxene/GO等二维材料、离子导电聚合物等研究背景者优先。
2. 器件制备:具有生物电子/柔性电子器件、微纳电子器件、微纳流体器件、神经拟态器件、可穿戴器件、智能传感等研究背景者优先。
01 博士后
应聘条件
具有博士学位;发表过 SCI文章;具有良好的科技英文读写能力;对科研充满热恩情;有志于从事科研。
岗位待遇
博士后年薪35万左右(含广东省补助15万元及深圳市生活补助6万),并按照深圳市有关规定享受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此外还享受过节费、餐补、计划生育奖励、高温补贴、免费体检等福利待遇。特别优秀者可以入选校长卓越奖励计划,年薪可达41.5万(含广东省及深圳市补助)。学校为每位博士后提供在站期间2.5万元的学术交流资助。依据自身符合的条件,可申请广东省博士后人才专项支持计划(2年100万)。
02 博士
应聘条件
1. 申请人具有生物医学工程、化学、材料、生物、器件加工等相关背景;本科/硕士毕业于985/211/双一流学科优先;
2. 乐观积极,具备强烈求知欲、英文读写能力者优先,有科研经历积累者优先,发表过高档次文章者优先;
岗位待遇
南科大独立培养硕博生将为入选者提供优厚的奖学金,硕士约5万/年,博士约10万/年。同时,课题组还和澳门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招收联合培养博士,境外联培项目按照境外奖学金额度资助,授予境外大学学位。实验室将积极提供海外交流学习机会,优秀者将被推荐至德国、英国、美国、瑞典、新加坡、澳大利亚知名学府进行交流学习。
03 科研助理
应聘条件
具有985/211或者双一流建设高校本科以上相关专业学历;发表过科研论文或参与过科研项目;对科研工作充满热情;有志于进一步攻读硕士/博士生者;具有良好的科技英文读写能力。
岗位待遇
科研助理月薪5000元起(本科)或7500元起(硕士),基于能力、经验及表现调整;享受过节费、每月餐补、高温补贴、免费体检等福利待遇;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住房公积金及住房补贴待遇;优选支持入选者申请本课题组博士研究生或者推荐到国内外一流大学就读。
04 交流学生
应聘条件
申请人为生物医学工程、化学、材料、生物、器件加工等相关专业在读硕士或者博士生;
乐观积极,具备强烈求知欲、英文读写能力者优先,有科研经历积累者优先。
岗位待遇
可根据学生自身情况给与一定的生活补贴;实验室会全面培养入选者的各方面能力,包括科学研究、论文发表、仪器平台搭建、基金撰写等;支持参加国内外相关会议;毕业后优先留组攻读博士学位/工作或推荐到相关单位工作。
申请方式
请申请人直接将申请材料发送至:xiaok3@sustech.edu.cn,
邮件主题请注明:"姓名-学校/工作单位-申请岗位"。
申请材料包括:
1. 个人简历
2. 代表性论文及其他能够证明本人成果与能力的材料
应聘材料将予以严格保密,初选合格者会尽快安排面试,如未通过简历筛选,恕不回复。
导师简介:
肖凯 南方科技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 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洪堡学者,国家级高层次人才获得者(海外)。2012年于吉林大学获得学士学位,2017年于中科院化学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导师为江雷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工程院外籍院士)。2017-2020在德国马普胶体界面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合作导师为Markus Antonietti教授(欧洲科学院院士、瑞典科学院外籍院士);2020-2021加入德国莱布尼茨固体与材料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合作导师为Oliver G Schmidt教授(德国科学院院士)。2021年10月加入南方科技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建立“仿生多尺度离子基神经拟态器件 ”实验室(Lab of bioinspired multiscale ionic neuromorphic devices)。实验室负责人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第一和通讯作者30余篇,包括Nat. Commun. (2篇), Natl. Sci. Rev. (1篇), Angew. Chem. Int. Ed. (5篇), Adv. Mater. (3篇), JACS (1篇,共一)等;撰写Wiley 出版社百科全书《Kirk-Othmer Encyclopedia of Chemical Technology》其中一章节。现为Chinese Chemical Letters青年编委。获德国“洪堡学者”奖学金、中科院优秀博士毕业论文、中科院院长优秀奖、朱李月华奖学金、唐敖庆化学奖学金、国际纳米科技与纳米医学峰会优秀青年科学家等荣誉和奖励。课题组网站:http://www.xiaokai-group.cn/。课题组自2021年9月成立,已经以南科大为第一单位在Nat. Commun., Adv. Sci., CCS Chemistry, ACS Nano等杂志发表多篇文章。
转自:“科研doge”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