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研究 | 一文读懂数字经济要素测算
2022/11/30 10:46:40 阅读:202 发布者:
数字经济已成为学术界和实际部门的关注热点,中国知网以数字经济为词条,相关文章接近8000篇(截至2022.11.24),然而,作为定量研究的基础,数字经济核算方法的优化可能会成为论文的创新点之一,发表在统计研究上的这篇文章通过对数字资产进行界定和分类,结合现有资本服务测算方法,构建数字经济要素核算框架,进而测算数字资本服务总量。
【现有核算体系的问题】
理论上,要素投入是生产活动的前提和起点,要素投入结构是解析经济增长动力格局的重要基础。传统统计体系无法真实、有效地捕捉数字经济活动,虽然一些学者对数字经济测度问题开展了有益探索(如蔡跃洲,2018;许 宪春和张美慧,2020;陈梦根和张鑫,2022),但现有文献很少从数字经济视角考察要素投入结构特征,有关数字要素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缺乏定量研究。因此,从要素结构视角考察我国经济特征具有重要理论与实际意义。
【文章思路】
文章从数字经济发展路径出发,借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和美国经济分析局(BEA)的数字经济核算思路,基于投入产出序列表,构建数字经济要素核算理论框架,对我国数字经济角的要素投入开展实际测算及应用分析,为建立和完善我国数字经济测度理论提供参考。
本文根据数字经济的演进特征,厘清数字资产的分类和统计方法,建立了数字经济要素核算理论框架,并结合投入产出技术,测算和分析了2002-2018年我国经济要素结构及其变化趋势,并采用分行业固定效应面板模型开展数字经济要素对全社会各个产出的影响研究。
【文章贡献】
文章贡献主要在于:
一是建立数字经济要素核算理论框架,提出了数字资本服务测算的方法,从数字资本与非数字资本角度测算了我国2002—2018年的全社会资本服务总量及其结构(包括数字硬件、数字融合硬件、数字软件、数字融合软件、建筑物、机器设备、其他资本等7类);
二是基于异质性劳动力特征,以劳动工作小时数为基础,构建了样本期内我国的实际劳动投入矩阵(3维98类劳动投入矩阵);
三是建立行业层面面板模型,考察了数字经济要素对行业产出的影响。
转自:“社科学术汇”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