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脂血症应激下肝脏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
2022/11/30 10:05:58 阅读:151 发布者:
文章导读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一种以肝细胞内大量的甘油三酯累积为特征的慢性肝病。从单纯的肝细胞甘油三酯过度积累和脂肪变性(NAFLD),到整个肝脏甘油三酯积累导致的肝细胞损伤和慢性持续性炎症(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最后到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甚至肝细胞肝癌。
近年来,有研究者建议将NAFLD更名为代谢相关脂肪肝(metabolic-associated fatty liver disease, MAFLD),因为肝脏在脂质和糖代谢中起着核心作用,其与代谢综合征密切相关。高脂血症是代谢综合征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在长期高脂血症应激下肝脏如何向NAFLD转变目前尚不清楚。
本研究首先构建高胆固醇饮食喂养诱导的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同时联合降脂药物(他汀类药物和抗pcsk9抗体)建立降脂组,通过组织学分析和血清学分析明确了肝脏脂肪性变和全身系统性变化(图1)。
图1 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肝脏组织学分析和血清学分析
进一步通过对肝脏组织进行基于高效质谱的蛋白质组学分析,研究者发现差异蛋白除了可以明显富集在脂肪酸降解、糖酵解/糖异生、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和线粒体功能障碍相关通路以外,多种警报素(alarmins)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图2),而且这种变化无法完全通过停止高脂饮食联合降脂药物(他汀类药物和抗pcsk9抗体)被逆转。
图2 警报素在动脉粥样硬化模型肝脏组织中的变化
结论展望
警报素和线粒体功能失调在NAFLD的发生发展中可能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其机制需要进一步研究。
本文“Hepatic Alarmins and Mitochondrial Dysfunction under Residual Hyperlipidemic Stress Lead to Irreversible NAFLD”在期刊Journal of 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Hepatology上发表,DOI:10.14218/JCTH.2022.00128
投稿:2022年3月16日;修回:2022年6月6日;接受:2022年6月12日;上线:2022年7月14日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Felicia Antohe
罗马尼亚科学院细胞生物学与病理学研究所蛋白质组学系主任,主要从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等相关研究。发表SCI论文70余篇。
第一作者:Luminita Ivan
罗马尼亚科学院细胞生物学与病理学研究所蛋白质组学系研究员
本文翻译整理:张袁光炎
转自:“华誉学术”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