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西北大学张健健课题组发表生物硫醇触发型近红外荧光硫化氢供体的构建及在创伤愈合中应用

2022/11/29 17:57:22  阅读:567 发布者:

 创伤性皮肤缺损会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如果没有适当的再生,可恶化为致命创伤,因此,创伤修复是目前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伤口愈合是一个持续的、高度协调的多组织动力学过程,包括三个重叠的阶段:炎症期、纤维组织增生期和基质重塑期。其中,适度的炎症反应可以保护伤口,促进伤口愈合。然而,过度的炎症反应可导致免疫功能障碍,从而抑制伤口愈合,甚至对患者造成威胁生命的问题。因此,可以通过平衡免疫反应和调节炎症途径设计安全、有效和可行的策略来加速伤口愈合。

 研究已经证明作为一种内源性信号分子的H2S可促进创面愈合,它是通过诱导一些细胞保护机制来调节缺血/再灌注损伤。因此,开发具有调节伤口部位H2S水平能力的分子可能有助于控制炎症反应,促进伤口早期愈合。此外,小分子H2S供体的研究和开发对于了解伤口愈合的机制至关重要,有助于优化介入治疗。

  近日,Acta Materia Medica杂志青年编委、西北大学张健健副教授等报道了一种生物硫醇激活的近红外荧光H2S供体PRO-ST,用于实时可视化H2S释放。与之前报道的供体相比,其特点是可控制释放H2S,且效率更高(高达73%)。此外,PRO-ST成功地解决了供体H2S与主荧光产物不在同一路径产生的缺陷,提高了之前H2S供体的性能。更重要的是,在H2S转化方面,PRO-ST可以被多种生物硫醇刺激剂激活,避免了单一刺激物的过度消耗,保持了局部氧化还原平衡。此外,PRO-ST在生物系统中具有实时抗炎和原位促进伤口愈合的能力,这表明PRO-ST可作为生物系统实时抗炎和伤口愈合促进的先导供体,并在皮肤创伤的临床治疗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这项工作为H2S供体的设计提供了新思路,也有助于理解炎症的潜在机制和优化治疗策略。这一成果近期以research article的形式发表在Acta Materia Medica上,题为“Biothiol-triggered H2S release from a near infrared fluorescent H2S donor promotes cutaneous wound healing(DOI 10.15212/AMM-2022-0032),与之相关的成果发表在Anal. Chem., 2021, 93, 4894-4901。课题组硕士研究生赵鑫悦和东华大学丁梦斌为该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张健健为通讯作者。这项研究的开展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面上)、青海省盐湖资源化学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等项目资助。

论文信息:Xinyue Zhao, Mengbin Ding, Lulu Ning, Fang Yuan, Jingchao Li, Yuan Guo, Yuguang Mu, Jianjian Zhang* Biothiol-triggered H2S release from a nearinfrared fluorescent H2S donor promotes cutaneous wound healing. Acta Materia Medica, 2022, DOI 10.15212/AMM-2022-0032.

原文链接:

https://www.scienceopen.com/hosted-document?doi=10.15212/AMM-2022-0032

转自:ISE学术前沿”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