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本期推送的是 CHILD ABUSE & NEGLECT 期刊2022年10-11发布在web of science上的部分成果。《儿童虐待与忽视》是一份国际性的跨学科期刊,发表关于儿童福利、健康、人道主义援助、司法、心理健康、公共卫生和社会服务系统的文章。该杂志认识到,儿童保护是一个持续发展的全球关注问题。因此,该杂志旨在对那些在财富、文化和正规儿童保护系统性质方面各不相同的国家的学者、政策制定者、相关公民、倡导者和专业从业人员有所帮助。
这是社论前沿第S3196次推送
微信号:shelunqianyan
01
Examining relationships between positive and adverse childhood experiences with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indicators in a low-income adult sample
在低收入成人样本中检验积极和消极童年经历与身心健康指标之间的关系
背景:关于积极和消极童年经历(PCEs和ACEs)的新兴研究表明,这两者对成人健康都很重要,但对童年经历影响成人健康的途径却知之甚少。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1)检验羞耻如何调节童年经历和健康之间的关系,以及PCEs是否调节ACEs、羞耻和成人健康之间的关系。
参与者和地点:样本由206名18-55岁的低收入成年人组成,他们生活在西部山间社区。
方法:参与者在当地食物银行和社区中心招募,这些地方为低收入居民提供各种服务。每位参与者都完成了一份15-20分钟的调查。使用结构方程模型(SEM)框架对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羞耻在ACEs和PCEs与抑郁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在中低PCEs的参与者中,ACEs与羞耻和吸烟直接相关。在PCEs高的参与者中,ACEs与羞耻、抑郁或压力无关,ACEs与烟草使用的关系减弱。
结论:羞耻可能是童年经历影响成人健康的一个重要途径。此外,促进高水平的PCEs可能会减轻早期逆境对成人健康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童年不良经历,积极的童年经历,羞愧,成年结果,心理健康
作者:Novilla, LK (Novilla, Lynneth Kirsten) ; Broadbent, E (Broadbent, Eliza); Leavitt, B (Leavitt, Barbara); Crandall, A (Crandall, AliceAnn)
DOI:10.1016/j.chiabu.2022.105902
出版时间:DEC 2022
已索引:2022-10-28
02
Association between weight status and bullying experiences among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in schools: An updated meta-analysis
儿童和青少年体重状况与校园欺凌经历的关系:一项最新的荟萃分析
背景:体重状况和欺负经历之间的联系已经得到很好的证实,但是关于超重或肥胖和儿童青少年欺负行为之间的联系却知之甚少。目的:这项研究的目的是提供最新的证据,说明体重状况与学校儿童和青少年受欺负之间的关系。
方法:2019年12月12日之前发表的所有文献均来自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和PsycINFO数据库。优势比(ORs)和相应的95 %置信区间(CIs)用于测量效应大小。使用随机效应或固定效应荟萃分析合并结果,并进行敏感性分析以探索潜在的异质性调节因子。
结果:该荟萃分析包括26项关于肥胖、超重和欺凌之间关系的研究。总体而言,肥胖儿童和青少年比健康体重的儿童和青少年经历欺凌的几率更大。肥胖(或symbolscript 1.46,95 % CI:1.31-1.62)和超重(或symbolscript 1.24,95 % CI: 1.17-1.32)的儿童和青少年比正常体重的同龄人更有可能经历欺凌。关于性别,肥胖男孩比肥胖女孩经历欺负行为的风险更高(OR symbolscript 1.40,95 % CI: 1.30-1.50)。同样,超重的男孩比超重的女孩经历更高的欺凌行为风险(OR symbolscript 1.19,95 % CI:1.06-1.34)。
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必须保护儿童和青少年免受欺负,特别是那些肥胖超重的儿童和青少年,并且需要有效的策略来减少儿童和青少年在学校中的欺负行为。
关键词:体重,欺凌经历,元分析
作者:Cheng, SX (Cheng, Sixiang) ; Kaminga, AC (Kaminga, Atipatsa Chiwanda) 等
DOI:10.1016/j.chiabu.2022.105833
出版时间:DEC 2022
已索引:2022-10-28
03
Adverse childhood experiences, sexual orientation, and depressive symptoms among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 An ecological framework analysis
中国大学生童年不良经历、性取向和抑郁症状:一个生态框架分析
背景:大量证据表明,不良童年经历(ACEs)预示着日后生活中负面健康和行为结果的高风险。然而,以往的研究大多忽略了个体的心理社会特征和环境应激源的影响。
目的:本研究旨在调查LGB(女同性恋者、男同性恋者和双性恋者)和异性恋新兴成人中ACE的患病率,以及在调整不同水平的因素后,ACE暴露的不同模式与抑郁症状之间的联系。
对象和地点:以中国厦门市928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
方法:应用潜在类别分析法识别ACEs的模式。在控制了个人特征、家庭、学校和社会层面的因素后,进行了一系列回归分析来检查ACEs和抑郁之间的联系,以及ACEs是否与性别认同相互作用来影响抑郁。
结果:超过35%的参与者报告他们经历过至少一种类型的中度到极端的童年虐待,那些被确定为LGB的人报告了更高水平的ACE暴露。基于评分和聚类方法的更高水平的ACE暴露与中国新兴成人中更高的抑郁风险相关。然而,ACEs和抑郁之间的联系并没有因为性别认同而显著减弱。
结论:研究结果强调了早期筛查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重要性,特别是在性少数群体中,并根据生态学背景提供量身定制的干预措施。传统的评分方法和数据驱动的方法都可以有效地检测ace的累积效应。
关键词:儿童期虐待,心理健康,性别认同,中国新兴成年人
作者:Chen, MT (Chen, Mengtong) ; Tian, NQ (Tian, Naiqi) ; Chang, QS (Chang, Qingsong)
DOI:10.1016/j.chiabu.2022.105881
出版时间:DEC 2022
已索引:2022-10-28
04
Dimensions of childhood maltreatment and adult risky behaviors: Differential affective and inhibitory control mechanisms
儿童期虐待和成年期危险行为的维度:不同的情感和抑制控制机制
背景:虽然儿童期虐待被认为是导致无数不良结果的一个强有力的风险因素,但我们对这种风险在整个生命周期中传递的机制的理解仍然存在重大差距。
目的:根据最近的维度模型,本研究的目的是检验儿童期虐待的独特维度如何通过认知控制和情感过程在正负价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与成人危险行为相关联。
参与者和地点:我们的样本由110名社区成年人组成(男性/年龄= 31.92/10.58岁,男性占52.7%)。
方法:参与者完成了抑制控制的神经心理学测试和儿童期虐待的自我报告措施,最近的成人危险行为和情感处理指数。
结果:调节中介分析显示,儿童期的忽视和虐待经历表现出与成人危险行为相关的独特的风险传递机制。具体来说,抑制控制和奖励相关过程的中断与童年剥夺背景下的成人风险行为相关(95%CI = -0.166/-0.002),而负面情感过程与童年威胁背景下的成人风险行为相关(95%CI= 0.015/0.157)。
结论:研究结果为儿童期虐待的新维度理论提供了经验支持,并表明不同的调节过程受到这些早期生活经历的影响,这可能会将风险带入成年。
关键词:情绪反应,预期的快乐,认知控制
作者:Bounoua, N (Bounoua, Nadia) ; Sadeh, N (Sadeh, Naomi)
DOI:10.1016/j.chiabu.2022.105877
出版时间:DEC 2022
已索引:2022-10-28
05
Unique and interactive effects of parental neglect, school connectedness, and trait self-control on mobile short-form video dependence among Chinese left-behind adolescents
父母忽视、学校联系和特质自我控制对中国留守青少年手机短视频依赖的独特交互影响
背景:手机短片在中国青少年中越来越受欢迎。手机短视频依赖已经成为中国青少年,尤其是留守青少年面临的一个紧迫问题。然而,以前的研究集中于一般的手机依赖,而忽略了特定类型的手机依赖。很少有研究探讨了手机短视频依赖的环境和个体预测因素。
目的:基于理论和实证证据,本研究考察了父母忽视、学校联系和特质自我控制对中国留守青少年手机短视频依赖的独特和交互影响。方法:对618名11 ~ 15岁的留守青少年进行匿名自陈调查。应用SPSS的PROCESS宏进行数据分析。
结果:在留守青少年中,父母忽视与手机短视频依赖正相关,而学校连通性和特质自我控制与手机短视频依赖负相关。对双向互动的检验表明,学校连通性和特质自我控制可以缓冲父母忽视和留守青少年移动短格式视频依赖之间的联系。然而,自我控制不能调节学校连通性和手机短片依赖之间的联系。此外,父母忽视、学校联系和特质自我控制三方面的交互作用对手机短片依赖有显著影响。学校联系对低特质自我控制的留守青少年的调节作用强于高特质自我控制的留守青少年,而特质自我控制对低学校联系的留守青少年的调节作用强于高学校联系的留守青少年。
结论:本研究结果有助于揭示手机短视频依赖的复杂机制,并为留守青少年手机短视频依赖的预防和干预提供全面而具体的实践建议。
关键词:父母忽视,学校连通性,自我控制特质,移动短视频依赖,留守青少年
作者:Liu, QQ (Liu, Qing-Qi) ; Tu, W (Tu, Wei) ; Shang, YF (Shang, Ya-Fei) ; Xu, XP (Xu, Xiao-Pan)
DOI:10.1016/j.chiabu.2022.105939
出版时间:DEC 2022
已索引:2022-11-13
06
Resilience during times of enduring challenge: Brazilian Child Protection Professionals' resilience and psychological distress one year into the COVID-19 pandemic
持久挑战时期的复原力:巴西儿童保护专业人员进入疫情新冠肺炎一年后的复原力和心理压力
背景:新冠肺炎疫情对儿童保护专业人员的影响是广泛的。关于这些专业人士如何应对疫情危机及其对他们福祉的影响的证据很少。
目的:我们试图分析在巴西新冠肺炎疫情一年后,恢复力的预测因子是否发生了变化。具体来说,我们研究了CPPs的弹性,因为疫情的压力从急性应激源演变为更慢性和更持久的应激源。
参与者和地点:来自巴西五个地区的263名CPP参与了这项研究。参与者的平均年龄为40岁,平均在他们的领域有13年的经验。
方法:CPP在2021年3月至4月期间通过专业社交媒体渠道招募,以完成在线调查。CPPs回答了关于他们对工作条件、心理压力和复原力的看法的问题。调查问题取自2020年分发的前一份调查。
结果:我们重复了我们早期在疫情的研究结果:CPPs的弹性行为模型显示即使进入疫情一年也有良好的适应指数。尽管如此,在这个模型中,与个人弹性行为的个人重要性相关的路径并不显著。未满足的弹性需求显著预测了普遍的心理压力。
结论:随着疫情的进展,CPPs揭示了一些变化的弹性需求。结果显示,满足复原力相关的需求是减少这一群体的心理压力的关键。这项工作增加了关于CPPs在国际挑战中的心理压力和复原力的研究不足的文献。
关键词:虐待儿童,新冠肺炎,心理弹性,儿童保护
作者:Goldfarb, D (Goldfarb, Deborah) [1] ; Zibetti, MR (Zibetti, Murilo R.) 等
DOI:10.1016/j.chiabu.2022.105925
出版时间:DEC 2022
已索引:2022-11-13
转自:“社论前沿”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