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浙江大学李正龙教授团队诚聘研究人员、博士后

2022/11/24 10:40:57  阅读:155 发布者:

浙江大学李正龙教授团队诚聘研究人员、博士后

一、团队负责人简介

浙江大学李正龙教授团队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生物质预处理和三素分离,生物质转化制备航空燃油、化学品和材料、二氧化碳电催化转化等领域。

李正龙,浙江大学求是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人才计划入选者,浙江省人才计划入选者。现担任浙江大学衢州“两院”生物基化学品研究所所长。目前研究方向主要致力于生物质、CO2等低碳资源的利用,合成绿色可再生能源、化学品和材料方向。曾带领团队围绕“碳减排”领域开发了新型生物基乙醇制可再生航空燃油和化学品、混合法生物质转化等多项关键核心技术。科研成果曾获橡树岭国家实验室技术产业化奖、橡树岭国家实验室津贴奖、技术创新奖等诸多奖项。近五年来先后主持美国能源部项目等10项。曾担任美国能源部下属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生物质催化转化团队带头人,担任美国能源部生物质催化指导委员会委员(仅两位华人科学家入选)等。

二、浙大衢州“两院”和生物基化学品研究所简介

浙江大学工程师学院衢州分院、浙江大学衢州研究院(简称浙大衢州“两院”)由浙江大学与衢州市人民政府共同发起筹建,于20181228日正式揭牌成立,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任其龙担任院长。2020年获批认定为浙江省新型研发机构,2022年获批建设浙江省高端化学品技术创新中心,获批高端医用聚合物材料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

截至20229月,浙大衢州“两院”共有教职工193人,其中科学与技术人员127人,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级人才计划入选者7人,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入选者15人;含教授28人,“百人计划”研究员7人,副教授12人,专家1人,特聘研究员22人,特聘副研究员35人。现已招录具有博士学位研究人员128人,2019-2022年共招收硕士研究生133人。

浙大衢州“两院”始终秉承“学科-人才-产业”一体化发展理念,紧密对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主动服务地方产业需求,聚焦化工、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资源环境、分子智造工程、生物基化学品等与衢州主导产业相关的研究领域,设立电子化学品研究所、专用化学品研究所、特种聚合物研究所、新能源材料研究所、生物医药研究所、工业生态研究所、分子智造工程研究所、生物基化学品研究所等八个研究所,并建有分析测试中心和中试实验实训基地,形成了“8+1+1”全链条科研布局。现已获批国家级项目34项,省部级项目9项,培育孵化企业5家,与衢州当地企业签订横向技术合同54项,总金额超过3800万元,申请各项专利共165项,发表高水平论近400篇。

浙大衢州“两院”对接衢州产业,开展技术攻关,促进企业转型升级,积极探索集科学研究、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于一体的极具特色的校地合作新模式,力争建设成为全国领先的产、教、研融合发展的创新创业平台,国际一流的集教学科研于一体的化工材料研究中心!

生物基化学品研究所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抢抓生物质化工发展的良好机遇,致力于木质纤维素生物质的预处理和分离、平台化合物的催化转化、生物基化学品催化附值、木质素的高值化利用、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基材料和高值化学品等研究,目标建成一流的生物质化工产业化平台,全面促进衢州生物质化工的绿色健康发展。

李正龙教授团队依托浙江大学和浙大衢州“两院”研究平台,拥有顶尖的实验设备、研究平台及工作条件,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因研究工作需要,拟招聘博士后若干名(浙江大学/浙大衢州“两院”),研究人员若干名(浙大衢州“两院”),本招聘通知长期有效,直至招到合适人选为止。

研究人员(浙大衢州“两院”)应聘要求及岗位待遇

【岗位研究方向及应聘要求】

1. 学科方向:催化/化工/化学/能源/林产化工/农业工程/有机化学/高分子等相关学科方向

2. 工作经历/研究经历

n  木质纤维素生物质的预处理、分离

n  平台化合物的催化转化

n  生物基化学品催化附值

n  生物基小分子(醇、甲烷、二氧化碳等)利用

n  木质素的高值化利用

n  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基材料和高值化学品

n  生物基材料

n  技术经济分析和全生命周期评价

n  反应器和过程模拟

3. 岗位职责

n  承担科研与实验室管理工作

n  协助合作教授指导本课题组博士和硕士研究生的科研工作

n  科研成果具有落地可能性

4. 岗位应聘要求

n  具有化工/化学/能源/林产化工/农业工程等相关学科博士学位(含应届博士毕业生)

n  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同行公认的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过较高水平的研究论文或有相关的科研经历

n  良好的职业道德、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突出的研究发展潜力和合作精神

n  可全职在衢州工作,年龄一般不超过45周岁,特别优秀者可放宽要求

5. 岗位待遇

n  工资及福利待遇按浙大衢州两院有关规定执行,年薪20-50

n  科研支持经费:150-200万元

n  购房补贴、安家补助:160

n  子女教育:按照衢州市有关政策安排就读学校(幼儿园)

n  其他:特别优秀者可申请浙江大学兼聘

【申请方式】

招聘将坚持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原则。凡符合招聘岗位要求且有意向者,请准备以下申请材料:

个人简历;

代表性论著全文;

面试时提交3封专家推荐信(需含硕博导师的推荐信)

应聘者请将相关材料投递至联系人邮箱(李老师):zhenglongli@zju.edu.cn,邮件标题注明“浙大衢州两院+研究人员申请+姓名”,符合要求者,将尽快安排面试。应聘材料将予以严格保密。

博士后(浙大/浙大衢州“两院”)应聘要求及岗位待遇

【岗位研究方向及应聘要求】

1. 岗位研究方向

岗位1 热催化方向

研究内容:新催化材料(单原子、二维材料等)的合成、表征与测试,木质素催化解聚和单体转化(热催化或其它催化方法),生物质平台化合物的催化转化,有机小分子催化转化等

专业要求:化工/林产化工/化学/能源/农业工程等相关专业方向

岗位2 生物质转化方向

研究内容:生物质预处理(低共熔溶剂预处理等);生物质催化转化与全组分利用(木质素优先等);生物质光催化、电催化;木质素高值化利用;纤维素半纤维素基材料和高值化学品;生物基材料;技术经济分析和全生命周期评价等

专业要求:化工/林产化工/化学/能源/农业工程等相关专业方向

岗位3 电催化方向

研究内容:二氧化碳、含氧有机物的电催化转化

专业要求:化工/电化学/材料/环境等相关专业方向

同时,我们也非常欢迎有其他相关意向研究方向的优秀青年研究人员(需有相关化工、催化研究背景)申请与交流本岗位。

2. 岗位应聘要求

获得(或即将获得)海内外知名大学化学工程/化学/农业工程/材料等相关学科的博士学位,有热催化/光电催化/生物质转化等背景的优先考虑

具备较强的科研创新能力、团队协作精神,有流利的英语写作表达能力,以第一作者发表过高水平学术论文,能独立开展课题研究和撰写中英文论文

工作勤奋、积极进取,有良好的中英文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与合作导师一起申报国家及省部级科研基金或科研课题项目

年龄在35周岁以下,身心健康,能够全职从事博士后工作

课题组和美国知名高校及科研院所保持长期合作关系,鼓励博士后开展国际合作研究和交流,实现合作共赢

岗位待遇

 浙江大学博士后

工资及福利待遇按国家和浙江大学有关规定执行,年薪25-35万,一人一议,视博士后工作业绩再给予丰厚的绩效和科研奖励

提供一流的实验与科研条件,支持个人职业能力提升计划,包括(1)鼓励参加国内外高水平学术会议和短期交流学习,(2)支持申报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引进项目、博士后科学基金以及其他国家与地方的科技项目

人事关系转入学校的学科博士后在站工作满2年及以上者,可申报学校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并择优留校

可申请租住学校教师公寓(优惠价格租赁)

提供浙江大学统一的其它福利待遇(子女入托等,详情请参见浙江大学博士后申请相关网页)

 浙大衢州“两院”博士后

薪酬体系:研究院年薪(10万)+衢州市人才政策支持(博士后生活补贴:每年25万元(免税),补贴期限:2年)+课题组补助,优秀者薪酬40+

员工福利:五险一金、定期体检、租房补贴、人才公寓、人才津贴等

提供一流的实验与科研条件,支持个人职业能力提升计划,包括(1)鼓励参加国内外高水平学术会议和短期交流学习,(2)支持申报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引进项目、博士后科学基金以及其他国家与地方的科技项目

工作业绩突出、满足研究院公开招聘研究人员任职条件者,出站后可直接聘用到浙江大学衢州研究院科研岗位工作,享有相应引进人才待遇:安家补助、购房补贴(共160万元)和人才津贴等

【申请方式】

招聘将坚持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原则。凡符合招聘岗位要求且有意向者,请准备以下申请材料:

l 个人简历(包括荣誉奖励、发表论文等);

l 佐证材料 (2篇代表性论文全文、获奖证明等)

l 两位专家推荐信(面试后提交);

应聘者请将相关材料投递至联系人邮箱(李老师):zhenglongli@zju.edu.cn,邮件标题注明“姓名+博士后应聘”,符合要求者,将尽快安排面试。应聘材料将予以严格保密。

转自:iPlants”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