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潘超云/姚书忠/王伟发现上皮性卵巢癌的潜在治疗新靶点
2022/11/24 9:57:14 阅读:231 发布者:
WEE1已成为上皮性卵巢癌(EOC)的一个有吸引力的靶点,但EOC细胞如何改变对WEE1抑制的敏感性尚不清楚。
2022年11月15日,中山大学潘超云,姚书忠及王伟共同通讯在 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IF=19)在线发表题为“Targeting ODF2L is synthetic lethal with WEE1 kinase inhibition in 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 model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表明靶向ODF2L和WEE1激酶抑制在卵巢上皮癌模型中具有合成致死作用。该研究通过RNAi筛选细胞周期机制相关基因,作者发现在EOC细胞中,靶向ODF2L与WEE1激酶抑制是合成致死的。在体外的EOC细胞系和体内的异种移植中,敲除ODF2L可使细胞对WEE1抑制剂AZD1775的处理产生强烈的敏化作用。
机制上,ODF2L丢失对WEE1抑制的敏感性增加伴随着累积的DNA损伤。ODF2L允许PKMYT1 (WEE1的一个功能冗余激酶)募集到CDK1/cyclin B复合体中,从而在WEE1被抑制时限制CDK1的活性。临床上,ODF2L的上调与患者源性EOC细胞中CDK1活性、DNA损伤水平和对WEE1抑制的敏感性相关。此外,ODF2L水平预测了EOC患者衍生的异种移植瘤模型中对WEE1抑制的反应。包裹ODF2L siRNA和AZD1775的肿瘤靶向脂质纳米颗粒联合治疗可协同抑制ID8卵巢癌同基因小鼠模型的肿瘤生长。总之,这些数据表明,抑制WEE1对低表达ODF2L的EOC细胞是一种有前途的精确治疗策略。
最近,蛋白激酶WEE1已成为EOC和其他多种实体肿瘤的一个有吸引力的靶点。WEE1通过使CDK1失活,在维持S-期和G2/M 期 DNA损伤检查点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据推测,EOC细胞很容易受到S-期和G2/ M期DNA损伤检查点的抑制,这是由于TP53突变引起的异常p53信号,而TP53突变是人类EOC的主要遗传改变,它取消了G1检查点,并使EOC细胞对S-期和G2/M期DNA损伤检查点的依赖性增强。
然而,尽管一些研究表明,抑制WEE1选择性地杀死p53缺陷的癌细胞或使其对化疗增敏,但另一些研究发现,单药治疗或化疗增敏的抗肿瘤效果与p53状态无关。多项研究表明mTOR激活状态显著影响癌细胞对WEE1抑制的敏感性,而Pfister等人报道H3K36me3缺陷的癌症对WEE1抑制非常敏感。因此,决定癌症特别是EOC对WEE1抑制敏感性的机制尚不清楚。
机理模式图(图源自 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 )
在真核生物中,蛋白激酶PKMYT1和WEE1是功能冗余的,它们都可以通过直接磷酸化CDK1来抑制CDK1/cyclin B复合体。WEE1磷酸化了Y15上的CDK1,而PKMYT1磷酸化了T14和Y15上的CDK1。可以预期,PKMYT1可以补偿WEE1的功能损失,从而促进对WEE1抑制的抵抗力。然而,一些研究报告称,单独敲除或抑制WEE1足以废除S-期和G2/ M期DNA损伤检查点,而不依赖于PKMYT1,而其他研究表明,PKMYT1的上调提供了对WEE1丢失的抗性。因此,PKMYT1抑制WEE1后对S-期和G2/ M期DNA损伤检查点的挽救依赖于上下文环境。在细胞周期调控中,PKMYT1如何有条件地与WEE1协调以维持S-期和G2/ M期DNA损伤检查点,目前尚不清楚。
在本研究中,通过细胞周期机制相关基因RNAi筛选和多学科方法,作者发现ODF2L是卵巢癌中抵抗WEE1抑制的核心驱动因素。ODF2L允许PKMYT1募集到CDK1/cyclin B复合体上,并在WEE1抑制时通过PKMYT1介导CDK1的磷酸化。该研究还提供了一种有前景的治疗策略,以ODF2L为靶点,显著提高卵巢癌对WEE1抑制的敏感性和克服耐药性。
原文链接:
https://www.jci.org/articles/view/161544
转自:“iNature”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