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国际教育学部主办《汉语国际教育学报》第十辑论文摘要 (二)
2022/11/23 13:45:50 阅读:220 发布者:
疫情期间中外硕博士同上一门专业课教学案例记录和分析
李胜梅
摘 要 本文实录一个教学案例,并进行课后反思。中外硕博研究生同上一门专业课,教学对象作为最重要的教学结构要素,呈现出差异化和多元背景。根据所记教学案例,教师尝试对教学目标进行分级设计,对教学内容进行分层处理,采用分层教学、师生互动、教师指导下的生生互动,尽力发挥差异和多元之间的互补和促进,从而完成教学任务。疫情期间,教学时间、教学空间、教学媒介等其他教学结构要素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教师利用现有教学资源,线下课堂与线上教学平台同步展开,课堂系统讲授与课外微信群师生随时讨论有效结合,线上适时引导、层层推进为线下课堂教学预热、加热,为学生的课程归属感持续保温,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关键词 研究生专业课 差异化教学对象 线上线下融合教学 师生互动 生生互动
从东西方学习者的需求看汉语作为二语写作教材的专业性
吴 双
摘 要 汉语作为二语写作教材应该以训练语言为目标还是以达到交际目的为目标?应该是“鱼”还是“渔”?定位出发点应该准确。从东方的日本空海和西方的威妥玛、夏德等二语学习者所重视的书面交际实用性看,专业性乃是汉语作为二语写作教学的立课之本,也是新时期写作教材应该具备的理念。学习者只有在尝试完成真实的写作任务的过程中,才能获得专业写作知识和技能,为其将来开展跨文化交际活动储备良好的写作交际技能。
关键词 汉语作为二语写作教材设计 东西方学习者 写作需求 专业性
第二语言能力标准文本类型选择的考察与分析
王鸿滨 赵力慧
摘 要 对阅读文本类型进行科学划分,使学习者在阅读多种文本类型的基础上完成阅读任务,是进行分级阅读能力描述的基础和前提。本文对七部第二语言能力标准文本类型选择进行考察与分析,以期为汉语第二语言能力标准中文本类型的选择提供建议。
关键词 第二语言能力标准 阅读能力 文本类型 考察与分析
留学生汉语学术写作中的身份与声音发展叙事研究
—以一名俄罗斯研究生为个案
王梦笛 黄建滨
摘 要 随着学历留学生的规模逐渐扩大,他们在专业学习中的汉语使用以及从中表现出的身份与声音发展逐渐受到关注。基于Ivanič的身份理论框架,突破固有的学术写作研究范式,通过日记、邮件、论文、采访等资料,本文对一名俄罗斯在华留学生展开纵向叙事研究,结果发现学习者汉语学术写作能力的发展伴随着文本内外身份与声音的多重转变,这证实了“自传式自我”“声音”“读者眼中的作者”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术写作之间的相互联系与作用。本研究对其他在华留学生的汉语写作学习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同时,本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也为汉语写作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关键词 汉语学术写作 学历留学生 身份认同 声音 叙事研究
本刊为学术集刊,每年两期,实行双向匿名评审制度,审稿周期为三个月,接受汉语或英语投稿,热诚欢迎广大汉语国际教育同仁为本刊赐稿。
编辑部地址:北京语言大学教一楼1201室
通信地址:100083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15号
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国际教育学报》编辑部
投稿邮箱:hygjjyxb@blcu.edu.cn
电话:+86 10 82303720
本文来源:汉语国际教育学报
转自:“汉教学苑”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