镍在用于甘油电氧化制氢和增值化学品的PtNi双金属电催化剂中的作用
2022/11/21 9:08:43 阅读:488 发布者:
2022
题目
Role of Ni in PtNi Bimetallic Electrocatalysts for Hydrogen and Value-Added Chemicals Coproduction via Glycerol Electrooxidation
2022
期刊
ACS Catalysis
2022
全文速览
甘油电氧化反应以低电位绿色生产氢气和有价值的化学品,是有前途的减少化石燃料使用的策略。对于该反应,催化剂应该能够在一个相对负电位下激活甘油分子,并具有快速的动力学以达到高电流密度。同时,它还应对所需的阳极化学产物,即C3化学物,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其中研究较多的是铂基催化剂,但纯铂材料存在着反应活性低和CO中毒的问题。研究发现引入镍之后,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
文章采用一种简单有效的溶剂热制备PtNi双金属纳米颗粒电催化剂。改变两种金属的比例,发现PtNi2具有最高的甘油氧化活性和最低的中毒率。利用电化学和光谱表征,展示了强烈的甘油吸附在表面Ni物种上的直接证据,这为PtNi电催化剂增强活性的机制提供了基本的见解。PtNi催化剂中的Ni含量和均匀的合金结构对C−C断裂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较高的Ni含量可以促进部分C−C键的断裂为乙醇酸和甲酸酯,而PtNi2中分布较均匀的Pt−Ni则可以促进甘油完全氧化为碳酸酯。
2022
结果与讨论
三种类型的PtNi双金属纳米粒子在DMF中采用一步溶剂热法合成。将Pt(acac)2 和Ni(acac)2完全溶解到DMF,120℃下加热得到纳米颗粒,再加入商业碳,进行退火得到催化剂,按不同金属比例分别标为PtNi1, PtNi2和PtNi3。通过TEM观测其形貌,可以看到具有面心立方结构,且晶面间距与纯Pt相比减少,说明PtNi符合双金属合金结构,与XRD结果一致。EDS mapping显示两种金属均匀分布。
进行x射线吸收光谱表征。双金属PtNi材料的整体XANES形状与铂箔和Pt/C相似。双金属PtNi催化剂的白线值比Pt/C催化剂的白线值小,说明Pt在双金属结构中更易被氧化,Pt的EXAFS拟合结果表明,从PtNi1到PtNi3, Pt - Pt对配位数呈下降趋势,说明富铂局部区域较少,而PtNi2的Pt - Ni对配位峰最高,说明该样品中的原子配位最均匀,与上述STEM研究一致。
Ni在PtNi催化剂的大部分光谱特征与之前报道的PtNi合金纳米颗粒相似,并与NiO部分匹配。从PtNi1到PtNi3, Ni氧化态增加。Ni EXAFS拟合结果表明,随着Ni含量增加,Ni - O键增多,表面Ni原子在与大气接触时更容易被氧化。
所有PtNi催化剂中的Pt - Pt原子距离小于Pt/C中的Pt - Pt原子距离,表明制备的PtNi纳米颗粒均为双金属合金结构。PtNi2中Pt - Ni配位程度最高,而PtNi3中,较高的Ni含量产生氧化Ni富集的表面,暴露的Pt位点较少。
在CV扫描过程中可以观察到两个分离的氧化峰,在前半圈扫描中的氧化峰来自于甘油氧化。电流密度选择在所有催化剂的峰值电位,进行质量归一化,PtNi2表现出最高的质量活性。经过2 h的测试,PtNi2的质量活度与商用Pt/C相当。PtNi催化剂的峰值电流大小在典型的Pt基材料的范围内,但它们所需的峰值电位比大多数其他类似材料都要低。
对性能最佳的PtNi2催化剂上这些物种的性质作为电位函数进行了系统分析。进行原位同步辐射,在1 M KOH或1 M KOH/0.1 M甘油中,电位增加到1.7 V vs RHE。在Ni k边,1M KOH电解液中存在明显的电位依赖性变化,在低电位区变化较细微,但在1.7 V时变化明显。这种转变是由于Ni(OH)2转变为NiOOH甚至更高氧化态NiOO。
相比之下,在相同的阳极扫描条件下,在甘油存在的情况下,Ni - XANES的光谱几乎相同,表明氧化态没有明显的变化。
在Pt l3 -边缘重复同样的实验,在没有和存在甘油的情况下,并没有显示出这种变化,证明了由于甘油分子与表面Ni物种之间的强烈相互作用,即阻止了在更多正电位下Ni氧化态的增加的Ni(OH)x岛,这种变化是Ni的特征。
Ni(OH)2和NiOOH在可见光范围内表现出不同的吸收性能,这与催化剂中氧化还原的变化直接相关。在1 M KOH中,PtNi2在0.27到1.85 V vs RHE的阳极扫描过程中观察到这种行为,显示出相同的Ni(OH)2→NiOOH氧化还原转变。在加入甘油后,没有检测到光学吸收特征,这与操作数XAS中的观察结果一致。PtNi2中均匀分布的Pt - Ni原子诱导了最优的*CO和*OH吸附强度,从而显示出最高的活性。
在所有电位大于0.7 VRHE时,催化剂中Ni的含量越高,对乙醇酸的法拉第效率越高,表明PtNi纳米颗粒中较高的Ni含量促进了部分C−C键的裂解,可能是通过修饰Pt表面的*CO和*OH结合能实现的。Ni的存在不太可能改变生成甘油的反应途径。进行原位红外测试,从羰基(~ 1590 cm−1)和碳酸盐(~ 1400 cm−1)带的相对强度来看,与PtNi1和PtNi3相比,PtNi2的碳酸盐带相对强度更高,推断出PtNi2表面可以有效地催化三碳结合几何形态下的C−C键完全裂解,从而降低CO中毒,提高稳定性。PtNi纳米颗粒的Ni含量在调节反应路径和动力学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在电催化剂中加入更多的Ni将降低部分C−C裂解的势垒,从而提高对乙醇酸和甲酸盐的选择性。
转自:“科研一席话”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