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学术成果】孙帅:西方民主合法化“自我”与非法化“他者”的政治陷阱批判

2022/11/21 8:53:13  阅读:334 发布者:

西方民主合法化“自我”与非法化“他者”的政治陷阱批判

作者:孙帅

《思想教育研究》202210月刊

作者简介

孙帅,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副教授,曾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访学,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教育青年项目等多项课题,在《马克思主义研究》、《思想教育研究》、《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国外理论动态》、《当代中国史研究》等核心期刊发表多篇文章。

封面&目录(滑动翻阅)

论文简介

西方“民主-威权”二分法建构实际上是西方社会合法化“自我”与非法化“他者”的过程。他们误导性建构西方政治体系与非西方政治体系的对立化,把以竞争性选举为代表的西方政治体系打上“民主”的标签,把非西方政治体系标上“威权”的标签,在建构西方“民主”话语合法化的过程中,企图在世界范围内形成对西方“民主”的话语认同,同时形成对非西方“威权”政治体系的拒斥。

一、西方民主合法化“自我”的哲学悖论与现实主义困境

(一)西方民主合法化“自我”的哲学悖论

1、西方民主话语对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原则的遮蔽

西方“民主-威权”二分法政治建构,其目的在于合法化西方民主制度,把西方民主制度作为民主的规范与代表,拒斥非西方政治制度,企图以西方民主垄断世界政治发展道路的解释权。但是西方民主制度的实质是通过权威性的契约,在象征意义上制造出来的政治合法性。这种合法性是人为创造的,并非自然而有的。西方国家的民主化政治推演忽视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价值理念存在的特殊性,它们忽视了民族国家的差异性与资本主义存在的特定条件性,违背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原则,陷入了逻辑推演与现实发展相悖的误区。

2、西方民主话语的唯心主义哲学悖论及其对阶级性的遮蔽

西方民主的唯心主义哲学基础脱离了物质实践,提出了形式上超阶级、超时空的制度与价值,但其实质遮蔽了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西方社会政治实践的阶级性。西方民主制度中的身份政治和政治合法性具有一定的迷惑性,但是其本质是为资本主义社会正名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西方政治中合法性与非法性的判定是经过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人为”培育塑造的。西方政治合法性带有深刻地资本主义社会的烙印,它与西方社会的宗教文化、种族主义、社会传统有着密切的联系。西方政治中的阶级关系并不会因为话语的掩饰而消失,西方政治的价值取向与政治目的始终服务于资产阶级。

因此,西式民主制度既不具有普遍性的存在意义,也不具有天然的正义性,其以普遍性遮蔽特殊性、以抽象性遮蔽阶级性的逻辑推演方式存在内在悖论。西式民主制度唯心主义的哲学基础决定着其理论的现实脆弱性,其引以为傲的闭环逻辑在现实的社会发展中困境重重。

(二)西方民主合法化“自我”的现实主义困境

西方民主不仅存在合法化“自我”的哲学悖论,还存在现实主义发展困境。西方民主的哲学悖论反映着其发展的地缘局限性、理念虚无性与阶级虚伪性,其现实主义悖论体现了西方民主在现实社会关系中的脆弱性。西方社会中身份政治、民粹主义、保守主义等政治思潮不断涌现,社会矛盾交织出现,西方由于经济不平等造成的政治极化现象不断突显,西方民主的功效正在呈现边际减弱的趋势。西方民主并没有达到善治的理想,西方国家正面临治理困境与民主衰退危机。

首先,西方国家把竞争性选举定义为衡量社会是否民主的标准,程序合法性凌驾于政绩合法性之上,西方国家对民主程序原则的关注超越了民主的效能原则,以致西方国家出现程序性民主繁荣,而实质性民主缺位的怪相。其次,二战之后随着西方国家传统阶级政治的衰落,社会少数群体的呼声越来越高,身份政治在西方国家泛滥。身份政治在强调边缘群体利益的同时,加剧了社会群体内部的分裂,共同的社会认同与政治认同日益减少。再次,西方民主国家近年来经济衰退、失业问题严重,被身份政治所忽略的少数底层群体出现生存困境,大量失业的白人蓝领阶层对生活前景迷茫。此时,以保护劳工、反对移民、反对全球化等为代表的西方民粹主义浪潮涌现,西方国家政治政策与政治文化出现极化现象。最后,西方民主是政治权力与资本权力的合谋,西方社会中的社会权力被边缘化。西方民主对于底层人民来说是有限制性的民主。西方民主源于资产阶级革命,是具有阶级性的民主,其目的是为了保护大资产阶级的利益,西方国家底层人民的政治参与和政治民主一直是被限制的对象。西方民主出现的种种困境表明,西方民主无法解决自身的发展难题,更不适合照搬到其他国家。

 二、“民主-威权”二分法政治诉求批判

追溯西方社会“民主-威权”政治二分法的历史发展,可以联想到“文明等级论”中的“文明-野蛮”二分法,其隐含话语都是要发生“野蛮”向“文明”、“威权”向“民主”的转变。它们的本质特征都是以西方国家为价值尺度,对非西方国家进行价值判断,企图促使非西方国家发生政治变革,以满足西方国家的价值标准。这种分类方法否定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多样性与多元化,企图把西方国家的价值判断强加给非西方国家,使人类历史的发展迎合西方国家的发展需求。

“民主-威权”二分法暗含着“历史终结论”与“民主转型范式”的政治表达,其根本指向在于把西方民主作为人类政治文明的终极形态,把非西方政治制度作为过渡性的政治形态,企图促使其他国家发生向西方自由主义民主制度的政治转向。针对西方的政治全球化推广诉求与话语陷阱,我们党和国家的领导人有着清醒的认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管不管用、有没有效,实践是最好的试金石。”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过程人民民主对人类政治文明的贡献

尽管西方政治话语体系以“威权主义”教条主义地看待非西方政治体系,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过程人民民主却以民主的有效性以及治理的有序性向世界证明了社会主义民主的生机与活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过程人民民主超越了西方民主的发展困境,坚持唯物史观,摒弃了唯心主义政治哲学的虚假性特点,坚持把全体人民作为民主的主体,实现了民主程序与民主绩效的统一,呈现了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新形态。

西方对中国政治体系“威权主义”的刻板印象,反映了西方政治话语以他者身份观察中国政治实践的误区,他们从西方视角出发分析中国政治体系的内部关系,其立足点在于西方政治的权力主义与个人主义价值立场,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民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追求,这与西方政治价值观有着本质不同。西方社会以西方话语体系解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出现视角错位的误区,其“权威主义”解读结论不符合中国的政治发展事实。

相比西方身份政治利益关系的多元化与西方民粹主义利益关系的狭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具有一致性的共同利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实现了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有机结合,这为人民当家作主奠定了经济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经济基础也决定了集体主义与国家利益优先的价值理念,这与西方极端个人主义的政治理念具有很大差异性。西方国家在极端个人主义价值理念的引导下,其民主政体倡导的极端自由化、多党性、竞争性,演变为政党争端与政治无序化,形成了对社会发展的阻力,西方政党政治陷入发展困境。西方政治与西方社会的无序化,使得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陷入困境,但是资产阶级始终是西方民主政治的当权者与获利者,西方民主加剧了社会的撕裂化与两极化,这与人类政治文明的价值追求所差甚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的价值理念相统一,追求政治民主理念与政治治理效果的一致化,以集体主义和国家主义的价值理念为先导,追求社会的共同富裕与人民幸福,契合了绝大多数人民的利益,避免了西方政治的极化现象,实现了国家社会发展与人民利益的一致性。

四、人类政治制度是否民主的评价标准

民主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的过程,西方竞争性选举制度只是民主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类型,但却不能包括民主的全部类型。民主化不等于西方化,西方政治话语所谓的“民主-威权”二分法,是以西方政治文化与政治诉求所表达的话语来匡定其他国家政治发展的目标和取向,其目的是要夺取民主的国际话语权。政治制度是否民主只能由社会实践和人民来评判,不能由西方国家和西方话语体系来评判。西方政治话语用政体合法性或民主合法性来取代政绩合法性的方式不符合人类社会的发展目标。

转自:“社科大科研处”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